⊙田 茹
有這樣一種灸法,過程如表演雜技一般:“火龍”在人體背部盤旋,好似真龍護體。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醫院主任醫師房繄恭介紹,這叫火龍灸,又稱“長蛇灸”,由艾灸演變而來,因點燃時外形好似蛟龍翻騰而得名。
火龍灸的原理是根據患者病癥的辨證,配伍不同藥物,借助艾絨溫熱的藥力及火的溫暖作用,加上經絡、穴位和生姜的作用,采用穴位、經絡、艾灸、藥物“四位一體”結合的方法,具有“因病而治”“因人而治”的特點,能夠有效祛除侵擾機體的陰寒邪氣,因此,被譽為“養生保健第一灸”,尤其適合在春夏兩季開展。
房繄恭介紹,火龍灸的施灸部位主要選取督脈和膀胱經。其中,督脈為人體“陽脈之海”,總督一身之陽氣,充足的陽氣是人體抗御風寒濕等外邪侵襲的必要條件;膀胱經上分布的各個背腧穴是治療相應臟腑病癥的重要穴位,具有補養五臟六腑的功效。火龍灸恰恰滿足了補養陽氣和調理五臟六腑這兩點要求。
火龍灸對于調理體質、治療以下疾病尤其適宜:女性手腳冰涼、宮寒不孕、月經不調、痛經等,男性疲勞乏力、陽痿早泄、性功能減退,老年人常見的骨關節病、體虛易感冒、關節肌肉酸困疼痛等。
在特定穴位施灸可以更有針對性地治療相關臟腑的疾病。比如通過火龍灸在肺腧穴施灸可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慢阻肺等呼吸系統疾病,在心腧穴施灸可治療心血管疾病,在腎腧穴施灸可治療腎病和骨病等。
房繄恭提醒,施灸部位和所用藥物的選擇以及操作的火候、手法、時間等,都是決定療效的關鍵因素,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根據每個人的不同體質、不同病情,辨證施灸。
具體操作方法:沿患者脊柱均勻鋪一層藥粉,蓋上桑皮紙,再鋪一層寬厚2厘米左右的生姜蓉,上面再鋪一整條首尾相接的艾絨,并捏成圓柱體;同時點燃“頭、身、尾”3處艾絨,以達到激發人體正氣,驅除病邪的作用。每次治療時長約60~90分鐘,治療后患者背部會出現一條潮紅的印記,幾個小時后可自行消退,不必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