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 周 颋
大家都知道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難以治愈,而且隨著病程的延長,將會出現很多慢性疾病,包括眼底、腎臟、神經等。這些慢性疾病極大地損害人體的健康,影響生活質量。但是從身體健康到診斷糖尿病有一個漫長的過程,一般需5~10年,甚至更長。在發病的過程中有一個很重要的過程就是“糖尿病前期”,即患者血糖已經出現異常,但還未達到診斷糖尿病的標準。
為什么要把這個階段拿出來單獨說?因為在這個階段一些與血糖升高相關的疾病的發病率已經開始升高。南方醫科大學的一項大型薈萃分析發現,與血糖水平正常的人相比,處于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在未來十年的腦血管疾病(CVD)風險和全因死亡率都更高。近期在BMJ(英國醫學會)在線發表的薈萃分析總結了來自歐洲、亞洲和北美超過1000萬人的129項研究,發現糖尿病前期患者的全因死亡率、CVD、冠心病、中風風險分別增加了13%、15%、16%和14%。在已經患有動脈粥樣硬化性CVD的患者中,患有糖尿病前期的風險更高:在中位隨訪期間,全因死亡率、CVD和冠心病的風險分別增加36%、37%和15%。最終得出了糖尿病前期患者心腦血管風險增高的結論。
而根據目前的患病率估計,到2030年我國將有4.7億人處在糖尿病前期。如果能夠在糖尿病前期開始關注、提前預防,這部分人完全有可能逆轉糖尿病,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和因心腦血管疾病導致的死亡風險。可以說,成功干預這一龐大的人群可能對公共健康產生重大影響。
所以,有條件的糖尿病高危人群應該篩查糖尿病前期。目前,很多單位會進行常規體檢,但是常常只查空腹血糖;而實際上,很多糖尿病前期是以餐后血糖升高為主要表現,空腹血糖可以正常,這樣就可能漏掉很多餐后血糖高的人群。由于餐后血糖檢查相對比較麻煩,不好操作,為了減少漏診我推薦同時查糖化血紅蛋白。
處于糖尿病前期的人,通過干預可能逆轉病程,這是預防糖尿病的最后機會,具體方法包括——
減輕體重:肥胖是引發胰島素抵抗的一個重要因素,減輕5%~10%的體重能明顯降低糖尿病的患病風險。
堅持運動:每周至少要運動5次,每次30~40分鐘,每周至少運動150分鐘,可選擇快走、慢跑、跳舞、游泳、騎車等。大量研究表明,運動可在機體胰島素分泌不足或作用減低的情況下加強對葡萄糖和游離脂肪酸的攝取和利用,提高肌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便于糖的利用,減輕胰島β細胞的負擔,糾正胰島素相對不足帶來的糖代謝紊亂。
改善飲食:可以選擇地中海飲食(以蔬菜水果、魚類、五谷雜糧、豆類和橄欖油為主的飲食)或低碳飲食(在飲食中嚴格地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增加蛋白質和脂肪的攝入量)模式,避免甜食、甜味飲料和精制谷類,增加堅果的攝入,補充鉻和維生素D。
使用藥物:藥物在逆轉糖尿病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但不應作為首選的方法。在臨床上多使用二甲雙胍來改善胰島素抵抗,對預防糖尿病有一定作用。
其他:減輕壓力和應激;改善睡眠;戒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