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血管與介入科主任 李慶東/營養科副主任 馮長艷
今年初,央視著名主持人趙忠祥因病離世,令無數人悲痛不已。據公開報道,他是因腿部不適前往醫院就醫,結果發現患有鱗狀細胞癌。這種腿部不適就是我們今天要談的下肢深靜脈血栓。
目前,臨床已證實多種常見惡性腫瘤與下肢深靜脈血栓密切相關,包括胰腺癌、胃癌、惡性腦瘤、卵巢癌、腎癌、肺癌以及轉移性癌等。有統計數據顯示,癌癥患者占新診斷靜脈血栓患者總數的20%以上,發生靜脈血栓的風險是非癌癥患者的6倍。所以,腫瘤患者應格外注意防范此病。
血栓栓塞是一種動脈或靜脈中形成了血凝塊而導致的潛在致死性疾病,久坐不動、年齡大于60歲、長時間住院、手術或骨折創傷,以及腫瘤等多項因素都可能誘發。血栓栓塞一旦形成,將會減緩或者阻斷正常的血流,甚至脫落移行至其他器官,造成嚴重后果。
靜脈血栓栓塞(VTE)包括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DVT)及肺動脈栓塞(PE),是惡性腫瘤患者常見的一種并發癥,發生率為4%~20%。尤其是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更是導致腫瘤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為腫瘤自身可以分泌一些物質,導致血液成分發生改變;此外,腫瘤引起的免疫機制的反應,也可以產生一些物質,如白介素-1和腫瘤壞死因子,使機體的抗凝機制失效;腫瘤本身或其轉移的淋巴結也可以壓迫靜脈導致靜脈血回流障礙,血流停滯,進一步促進血栓的形成。
那么,腫瘤患者該如何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血栓“喜靜怕動”,所以患者在體力允許的情況下,要積極活動身體特別是下肢,以促進血液循環,一定要避免久坐和久臥。需要長期臥床的患者,在沒有藥物禁忌癥的情況下,可以采用藥物預防,也可配合使用梯度壓力襪、足底靜脈泵等方式進行預防。除此之外,患者要戒煙戒酒,多喝水,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如果已經出現血栓,那就需要進行相應治療,包括溶栓治療、手術取栓、機械血栓清除術以及抗凝治療等。具體治療方式建議聽從醫生指導。
合理飲食,以清淡、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為宜;少吃甜食、動物內臟、油膩食物;粗細糧搭配,多吃蔬果,有助于防止腸道中的膽固醇吸收,可降低血液黏度,防止血栓形成。另外,許多食物對防治血栓形成有幫助,比如——
大蒜和洋蔥:大蒜素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還能降低“壞膽固醇”,升高“好膽固醇”。洋蔥含有前列腺素A,能擴張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量;洋蔥還含槲皮酮,它可抑制血小板凝聚,促進纖溶系統功能。
西紅柿:西紅柿含有多種活血化淤成分,比如果膠可降低膽固醇,黃酮素有抗凝作用,番茄因子能防止血小板聚集,維持血管壁的彈性,防止動脈粥樣硬化,改善血液循環。
魚類:無論是深海魚、淺海魚,還是淡水魚,都含有對抗血液凝固和血栓形成的EPA和DHA不飽和脂肪酸,因此吃魚有預防心腦血管病的功效。建議每周吃魚2~3次,每次150~200克。
豆豉或納豆:豆豉中含有大量能溶解血栓的尿激素,可有效預防血栓的形成,對改善大腦的血流量和防治老年性癡呆很有幫助。納豆因其含有納豆激酶,能夠預防因血栓引起的心梗和腦梗。需要注意的是,豆豉鹽分含量偏高,每日食用量建議不超過50克,如果在菜品中加入豆豉,還應減少烹調用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