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江市第二人民醫院 蘇先華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這是自然界四季的特點,同時也是我們養生所要遵循的原則。“冬藏”藏的就是陽氣。冬季日照時間短,自然界中陽氣減少。人體要對抗嚴寒,體內的陽氣損失增加,所以必須設法把我們的陽氣盡量保存好,這就是“冬藏”的意義。那么,如何“冬藏”才是正確的呢?“冬藏”有3個境界。
《黃帝內經》云:“冬三月,早臥晚起,必待日光。”冬季萬物蟄伏,動物進入冬眠狀態,人體的陽氣也應該閉藏避免耗損,因此,冬三月的起居活動應該是早臥晚起,多睡眠少運動,減少熱量的損耗,保護陽氣。早睡,順應陽氣收藏,以養臟腑之氣。晚起等待日出,則可躲避嚴寒,以防傷陽。
冬季氣候寒冷,人體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明顯增加。同時,寒冷的冬季也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時期,受寒會導致咳嗽、哮喘等。因此,冬季要注重身體的保暖,具體要做好4暖:
①頭暖。中醫認為,頭為諸陽之會,人體手足三陽經均會聚于此。頭部受寒邪侵襲,很容易引發傷風感冒、頭痛、面癱等,甚至會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發病。所以,寒冬外出時,一定要戴一頂保暖性能好的帽子。
②背暖。背是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循行的主干線,為人體陽中之陽。寒邪通過背部入侵機體,可引發呼吸系統和心腦血管疾病,故背部保暖尤為重要。防止背部受風感寒,可以加穿貼身棉背心,女性可以佩戴一條坎肩,既可彰顯美麗氣質,又有保暖作用。此外,老年人在中午太陽好的時候,可以曬曬背部,這樣,既能驅寒,亦能促進鈣的吸收。
③腹暖。脾胃為后天之本,屬陰,不慎感受寒邪的話,易出現胃脘痛、腹瀉、消化不良等脾胃系統疾病。因此,飲食上要注意避免攝入寒涼之品,可適當進食牛肉、羊肉等高熱量、高蛋白類食物。
④腳暖。相對頭部來說,腳屬陰,陽氣偏少,血流緩慢,且皮下脂肪薄,保溫性能差,腳受涼后,不僅易生凍瘡,還會誘發感冒、扁桃體炎、氣管炎等疾病。因此,冬季要保持鞋襪干燥,盡量穿厚一點的襪子。
這里的精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它是我們體內所有精微物質的總稱,包括生殖之精等氣、血、津液等。這些精微物質對人體極為重要,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正常進行的物質基礎。冬季保養好這些精微物質,不僅有利于維護健康、防止病邪侵襲,而且可為來年的身體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礎。
冬季藏精除了要減少性生活的頻度,還要防止氣、血、津液的耗散。所以冬季要避免大運動量的鍛煉或工作,因為勞則耗氣,同時大量出汗也會耗氣傷津。但這種說法并不是主張冬天不鍛煉,而是應注意兩點:一是不主張太早晨練;二是不能運動到“汗流浹背”。應循序漸進,運動有度,不能驟然運動,避免大汗淋漓,鍛煉后及時擦干汗液,著干燥衣物。對于中老年人來說,特別是患有呼吸道、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不宜晨練,因早晨氣溫低,寒性收引,血管易收縮,氣血運行不暢而使原有疾病復發或加重,此時,可以選擇傍晚進行鍛煉活動。在冬日里適當的散步、慢跑都是不錯的運動選擇。
為了保證冬季陽氣伏藏的正常生理活動不受干擾,精神調養首先要求精神安靜。為此,《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有“冬三月,此為閉藏……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之說。通俗地講,就是人們在冬季要保持精神安靜,要想辦法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動,最好能做到含而不露,同時還要加強自我調適,養精蓄銳,這樣才有利于來春陽氣的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