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江油市第二人民醫院 余露娟
抗生素,指由細菌、霉菌或其他微生物在生長過程中所產生的具有抗病原體或其他活性的一類物質。自1940年以來,青霉素應用于臨床,現抗生素的種類已達幾千種,在臨床上常用的亦有幾百種。其主要是從微生物的培養液中提取或者用合成、半合成方法制造。其分類有以下幾種——
β-內酰胺類:青霉素類和頭孢菌素類的分子結構中含有β-內酰胺環。近年來又有較大發展,如硫酶素類、單內酰環類、β-內酰酶抑制劑、甲氧青霉素類等。
氨基糖甙類:包括鏈霉素、慶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新霉素、核糖霉素、小諾霉素、阿斯霉素等。
四環素類:包括四環素、土霉素、金霉素及強力霉素等。
氯霉素類:包括氯霉素、甲砜霉素等。
大環內脂類:臨床常用的有紅霉素、白霉素、依托紅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麥迪霉素、交沙霉素等。
抗真菌抗生素:如灰黃霉素。
抗腫瘤抗生素:如絲裂霉素、放線菌素D、博萊霉素、阿霉素等。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如環孢霉素。
由于抗生素可用于治療各種感染性疾病,有的人就將抗生素作為萬能藥,不管得了什么病,都用其治療。雖然濫用抗生素并非患者本意,但由于對抗生素相關知識的不了解,很多人都或多或少地陷入了一些使用抗生素的誤區,這就是很多抗生素被濫用的源頭所在。針對這種現狀,筆者將簡單剖析使用抗生素的5大誤區。
抗生素不直接針對炎癥發揮作用,而是針對引起炎癥的微生物起到殺滅的作用。消炎藥是針對炎癥的,比如常用的阿司匹林等消炎鎮痛藥。
多數人誤以為抗生素可以治療一切炎癥。實際上抗生素僅適用于由細菌引起的炎癥,而對由病毒引起的炎癥無效。人體內存在大量正常有益的菌群,如果用抗生素治療無菌性炎癥,這些藥物進入人體內后將會壓抑和殺滅人體內有益的菌群,引起菌群失調,造成抵抗力下降。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生的局部軟組織淤血、紅腫、疼痛,過敏反應引起的接觸性皮炎、藥物性皮炎以及病毒引起的炎癥等,都不宜使用抗生素來進行治療。
抗生素只能用于治療敏感性細菌引起的感染,起不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不能用來防病。用抗生素預防感染,等于給細菌打預防針,誘導細菌的抗藥性。
抗生素使用的原則是能用窄譜的不用廣譜,能用低級的不用高級的,用一種能解決問題的就不用兩種,輕度或中度感染一般不聯合使用抗生素。在沒有明確病原微生物時可以使用廣譜抗生素,如果明確了致病的微生物最好使用窄譜抗生素,否則容易增強細菌對抗生素的耐藥性。
不少人認為抗生素“越新越好”“越貴越好”。其實每種抗生素都有其自身的特性,優劣勢各不相同,一般要因病、因人選擇,堅持個體化給藥。比如紅霉素是老牌抗生素,價格便宜,它對于軍團菌和支原體感染及百日咳具有相當好的療效,而像價格非常高的碳青霉烯類的抗生素和三代頭孢菌素卻對這些病沒有什么療效。
這個誤區里,最需要注意的是:頭孢類藥物,或者甲硝唑類藥物,一定不要和酒精類食物同時使用,否則可能會引起“雙硫侖”反應,是有生命危險的。尤其是有些家長可能會給孩子吃酒釀丸子、酒心巧克力,甚至有的家長會錯誤地選用酒精擦拭身體的方式給發燒的孩子降溫,這些都有可能讓吃過抗生素的孩子接觸到酒精,需要特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