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鄧凌云(武昌工學院藝術設計學院)
作為民辦高校的武昌工學院,廣告專業于2009年開始招生,由于起步較晚、創辦時間不是很長,廣告學專業的一些課程體系、教學內容與方法等方面尚存在許多的問題和不足,加上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對廣告學專業的教學提出新的要求,目前,對廣告學專業的課程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在互聯網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廣告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實需要具備知識結構合理、實踐動手能力強的復合應用型廣告策劃與設計人才,特別是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互聯網新媒體相關理論與實踐的人才,因此廣告策劃與設計的教學培養亟需根據廣告市場的變化而變化。
(1)課程設置內容交叉、重復率高。廣告策劃與設計課程群中包含廣告策劃與設計、廣告文案寫作、廣告學概論、平面廣告綜合設計幾門課程,其中廣告策劃與設計課程中有關廣告概論、廣告文案、廣告媒體等內容與廣告文案寫作、廣告學概論中的相關內容存在重復,不僅浪費了大量的課時,也會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十分不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
(2)課程設置與教學內容設計未能與時俱進。由于主客觀原因在課程設置上缺乏創新,課程不論是教學大綱還是教材都相對落后于時代發展,特別是在廣告策劃設計實踐課程的設置與互聯網新媒體相關理論與實踐十分匱乏,如新媒體廣告、互聯網設計課程,在舊版的課程設置中幾乎沒有涉及。
(1)現有教學重廣告策劃理論知識的教授,輕廣告策劃與設計能力的培養。教師上課理論講授課時比重過大,學生實際到手進行廣告策劃與設計的課時偏少;此外一些承擔廣告策劃與設計課程的教師沒有實際的廣告策劃與設計經驗,只能空講廣告策劃與設計的理論,紙上談兵,教學效果不好。
(2)實踐課程內容的設置與實施不科學,在廣告策劃與設計實踐教學上存在著理論教學與實踐環節脫節,學生的實踐作業設置與廣告公司(企業)廣告策劃與設計的實際工作要求脫節等問題,需要對實踐環節進行改革。
(3)課程評價體系不科學。現有的評價體系基本是采用試卷式考試來進行,重理論知識的考查,對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考查沒有體現在評價體系里,高分數不等于高能力,考的好不等于學生就具備了了廣告策劃與設計的實踐動手能力。
(1)探索與當前互聯網+廣告市場相適應的廣告專業人才培養新模式,全面提高廣告學專業的教育教學質量和水平,培養符合市場需求的現代廣告專業策劃與設計人才。
(2)編寫“互聯網+廣告策劃與設計”課程模塊教學大綱和模塊內各課程教學大綱;建立模塊內課程構建體系,形成從課程模塊到具體課程教學的目標鏈;
(3)實現模塊內課程資源的共建共享,消除課程之間的簡單重復。
(1)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根據本教學課程群的特點,完善修訂人才培養方案,使群內各課程更適應本專業教學的需求,充分展現各門課程自身特色,同時實現這些課程的資源共建與共享。
(2)課程內容設置優化改革。按照確保學生基礎知識、專業技能、職業素養整體提升的要求,注重課程群內相通或相近的專業基礎課程和相關或相近的專業技術課程建設,系統構建專業群課程體系。加強群內專業課程內容整合,實時引入互聯網+的新知識、新技術、新成果,動態更新教學內容。具體課程改革設置如表1。

表1
本課程群模塊中以《廣告策劃與設計》課程為核心,去掉該課程中關于廣告概論、廣告文案、廣告媒體的內容章節,本課程要按照專業專業核心課程的建設標準來建設。《廣告文案寫作》已經建成核心課程,同時也是校級視頻公開課,資源已經比較完備,在本課程群中主要是根據互聯網新媒體的發展變化及時補充新的內容,增強網絡廣告文案寫作相關部分內容,根據廣告策劃策略需求組織廣告文案寫作教學內容。《廣告學概論》作為專業基礎課程,在講授廣告學基本原理與理論同時,要重點講述幾個與廣告策劃密切相關的廣告理論如定位理論、USP理論、品牌形象理論、整合營銷傳播理論。《平面廣告綜合設計》除了完成平面廣告設計的基本操作教學外,尤其需要強化學生有關互聯網+背景下的實用廣告設計方面的教學內容。
本課程群還要根據互聯網發展變化,新增《新媒體廣告》《UI界面設計》兩門課程,《新媒體廣告》以豐富的新媒體廣告案例為教學材料,了解主要的新媒體形態,企業品牌網站的廣告傳播模式,線下視頻廣告、內容植入廣告、網上商店、網絡環境廣告等廣告形態,培養學生的新媒體廣告的運用能力,提高學生的新媒體廣告綜合素質,幫助學生學會使用傳播學理論去透析新媒體廣告的形態和特質,把握新媒體廣告的發展的動態、特點及趨勢,對學生掌握廣告學專業知識、培養本科層次應用型人才目標具有重要的意義。《UI界面設計》從心理學、人機工程學、設計藝術出發,通過學習硬件人機界面與軟件人機界面方法、理論與設計實例,使學生掌握UI界面設計入門知識,提高移動媒體應用能力,了解市場發展方向,適應多方面客戶需求,為廣告策劃與設計工作打下基礎。
(3)教學方法和手段改革。深入開展項目教學、案例教學、模擬教學,以練為核心,真正實現“教、學、練”三維一體。采用翻轉課堂、加強核心課程建設,群內建成3門以上體現本專業特色的優質核心課程。
(4)課程考核改革。改變過去課程考試以試題為主的形式,降低客觀題的比重,理論考試采取靈活多變的形式,重點考核學生對基本理論的理解與運用能力。增加動手實踐操作方面的考核,廣告策劃與設計需要學生在基本理論指導下,能夠策劃、設計出實用的廣告方案與作品出來,能夠解決現實問題。實踐考試題目來源于現實案例,如大廣賽、企業命題。
(5)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按照群內課程資源共建共享原則,建設數字化教學資源。依據專業教學標準和從業標準,建設包括教學大綱、教案、PPT、案例、素材、試題庫、優質授課視頻在內的專業教學資源庫。強化數字化教學資源應用,建立健全一線教師應用數字化教學資源進行教學的機制,探索建設網課、微課。
(6)實踐教學體系建設。強化實踐教學,避免理論與實踐教學脫節或是實踐課淪為理論課的課堂練習的重復。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廣告策劃綜合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充分“動腦、動手”,培養真正符合互聯網+需要的應用型廣告專業人才。
(7)課程群教師建設。建設一支較高水準、專業優勢互補的課程群教學隊伍。課程群要努力培養能把握本專業發展動態,有較強的教學和實踐能力的專業帶頭人及教學團體。
為保障課程群內教學資源的完善,本課程群將采用模塊化教學,具體如下:
選擇國內最為優秀的廣告策劃與設計的教材作為理論教材,不求大牌名師教材,符合專業發展方向、具有專業水準且符合我校實際的教材作為教學教材,與此同時,積極組織該課程群的雙師型教師團隊的師資力量自編教材,教材內容從與理論到實踐,要革除現有教材的問題與不足,體現互聯網新媒體思維,將廣告策劃與設計的理論與廣告策劃與設計的實踐很好的結合起來。
從廣告策劃與設計的課程群中選擇部分核心課程,安排課程群教師團隊中的優秀教師授課,進行課程錄制,制作成視頻課程并發布到本課程群的網站,既可以方便學生上網學習,又可以方便其他教師觀摩教學。尤其是各課程群模塊中的核心課程:《廣告策劃與設計》《廣告文案寫作》《廣告學概論》和《UI界面設計》。目前,廣告學專業教學實驗室已經建設竣工,具備的錄課條件,我們要充分發揮實驗室的作用,為廣告策劃與設計課程聯動改革服務。
在建設與完善廣告策劃與設計專業課程學習網站資源的基礎上,不斷拓展網絡教學資源,積極通過微課、慕課等一些渠道,學習借鑒他人的教學經驗與成果,合理合法的利用他人的資源為我服務,發動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特別是學生實踐過程中的優秀作業項目可以拍成微視頻,收錄到學習網站,充分發揮互聯網+背景下廣告策劃與設計的專業特色。
(1)編制出科學而系統的聯動課程教學大綱。
(2)形成成熟的課程群教學數據庫,包括成體系的課程群課件、教案、課程作業庫、測試題庫、教學參考資料庫等。
(3)形成以項目教學、案例教學、翻轉課堂等教學法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形成以理論知識考核與實踐能力考核并重的課程評價模式。
(4)實現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的有機結合。實現聯動課程與本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相結合。
(5)形成較為系統的聯動課程改革科研模式,得到相應的科研成果。
(6)參與課程聯動項目的教師實現個人職業能力的提升,包括教學能力、科研能力和職稱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