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 琛,趙 屾
(中國礦業大學徐海學院,江蘇 徐州 221008)
隨著當今社會的飛速發展,各類企事業單位的競爭日趨激烈,但這種競爭終歸還是屬于人才間的競爭,因此各類企事業單位對于人才的選擇標準也日益增高。在此背景下,高校畢業生既要能夠擁有過硬的專業技能和精深的專業知識,也要具有良好的就業心理。對于一直身處校園環境的畢業生來說,往往對就業的嚴峻形勢缺少全面的認識,多數處于“心理溫室”的大學生沒有過關于就業方面的心理素質鍛煉,因此針對畢業生不同的人格特質,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就業心理培養方法,至關重要。
九型人格是對人的性格研究的心理學理論和概念體系,美國學者唐.理查德.里索(Don Richard Riso)和拉斯.赫德森(Russ Hudson)的九型人格理論將人的性格分為:第一型—改革者;第二型—助人者;第三型—成就者;第四型—個人主義者;第五型—探索者;第六型—忠誠者;第七型—熱情者;第八型—挑戰者;第九型—和平者九種基本類型[1]。同時他們將這九種類型分為三組,分別是以情感為中心并由助人者、成就者和個人主義者構成的情感三元組,以思維為中心并由探索者、忠誠者和熱情者構成的思維三元組,以及以本能為中心并由挑戰者、和平締造者和改革者構成的本能三元組(如圖1)。我們每一個人都會屬于某一組中的某一類基本型,但是當人受到某種外界因素干擾時,人格類型會發生一定的“轉化”。[2]九型人格理論憑借著系統全面的理論體系,和詳細而科學的調查問卷,因此九型人格理論具有較高的適用性。九型人格理論在國內高校也已被運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劉天航采用九型人格方法分析出了95后大學生的人格類型,洛陽師范學院的馬錦華也同樣采用九型人格方法分析了大學生的信任問題.這些都充分說明九型人格理論對于研究大學生人格特質及探究就業心理輔導方法的可行性。

圖1 九型人格中的三元組
本文的調查問卷在唐·理查德·里索(Don Richard Riso)和拉斯·赫德森(Russ Hudson)設計的九型人格問卷基礎上,對個別問題進行修改獲得。由于其設計的調查問卷題目數量達到144項,包含的調查內容較為全面,其信度、效度及內容一致性方面具有較高水平。[3]參與本次調查的對象是由徐州兩所全日制民辦本科獨立院校近600名2015級畢業生組成。最終收回有效問卷452份,并獲得如下數據(如表1、圖2所示)。

表1 2015級畢業生人格調查總體情況匯總表

圖2 2015級畢業生人格調查總體情況
從調查問卷的統計結果可以看出,多數2015級畢業生的人格類型屬于第九型、第五型、第四型和第六型,分別占調查總人數的30.97%、25.66%、15.27%和14.16%。
根據Riso和Hudson的理論,并結合2015級畢業生的學習和生活的特點,從不同人格類型的正常態、反常態和極反常態三方面分析其人格特征。
從正常態方面看,擁有“第九型”人格的畢業生多數能具有穩重、真誠、不做作的品質,對于在實習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人或事具有較強的包容心,這也一定程度上,使得其面對新工作職位或新工作環境時,有著較強的接受能力。
從反常態方面看,該型畢業生有時有著較為嚴重的“拖延癥”,在校學習期間難以受本能驅使,遇到不易解決的困難時,易產生自暴自棄,[4]并將原因轉嫁于“命運”,忽視尋求外界的幫助,通過和部分求職學生和實習學生溝通了解到,當期求職連續失敗或在工作中遇到挫折時,此種狀況更為明顯。當這種反常態影響到其人際交往,使得自己無法傾訴時,該型畢業生易產生焦慮、抑郁等消極情緒。
“第五型”人格畢業生的正常態往往表現為具有較強的理解能力,充滿好奇心,擁有較強的創新能力。該型畢業生在校園的生活中往往具有良好的人際關系,也能夠憑借自身良好的交流溝通能力在實習過程中獲得周圍同事的認可。通過對基本信息的統計,多數“第五型”畢業生也曾有學生干部工作經歷,實習報告成績也較為優秀。
在反常態方面,該型畢業生易受興趣度的影響,當對某項工作興趣不高時,易出現注意力難以集中的情況。“不易接受他人的建議”、“愛鉆牛角尖”也是“第五型”畢業生在實習過程中遇到難以解決的困難時易產生的反常態,同時也易導致爭論或嘲諷,部分該型畢業生交流中獲知,甚至有時會與同事發生激烈爭執,從而對工作產生厭惡。處于極反常態的“第五型”畢業生,甚至會用脫離現實的角度看待眼前的問題,有的認為自身今后的發展都變得不再重要,陷入思維的死循環中,漸漸地出現抑郁的心理狀況,嚴重者甚至出現輕生的念頭。
處于正常態的該型學生通常表現出較為樂觀的性格,有較強的自主意識,對未來的就業有著良好的憧憬。他們善于言談、幽默風趣的交往特點也讓他們在學校生活和實習工作中擁有較為良好的人緣,也使得身邊的人愿意信任該型學生。憑借自身樂觀性格和善于交往的特點,“第六型”學生往往是良好的合作者。
但在反常態的下的該型畢業生,會因為不能按照預期的計劃完成工作時,往往會產生過度焦慮的狀態,并伴隨著難以排解的壓力,脾氣開始變得原來越差,甚至對今后的就業產生厭倦。當這種反常態狀態日益嚴重,轉化為極反常態時,該型畢業生會有極度自卑、迫害妄想的傾向,甚至導致精神分類,無法再進行工作。
該型畢業生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能夠自我反省,是易受情感影響群體。對于身邊遇到困難的同學會表現出較強的同情心,實習期間也經常為同期生提供幫助使得該型畢業生易受到別人的尊重。生活中也容易受周圍環境的感動。工作中的該型學生表現出富有個性、善于展現自我的一面,擁有這較強的表現能力。
而反常態的“第四型”學生也是因為易受周圍環境的影響而導致過分在意他人的看法,并積極取悅他人。當無法合理處理負面環境影響時,該型學生會易于表現出過分的敏感和暴躁的情緒特征。極反常態下的該型學生甚至從此自暴自棄,并對人生產生絕望。
對于該型畢業生,輔導員在日常的就業心理培養中,應善于鼓勵,讓處于反常態階段的畢業生積極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和感受,尤其是當其在職業選擇或者實習階段遇到迷茫或困難階段時,引導學生尋找合適的方法傾訴、排解自己的消極情緒,幫助學生能夠充分的、客觀的進行自我分析,為其找到合適的解決求職及實習過程遇到的困難。同時積極建立與該型學生之間的信任關系,鼓勵學生勇于將自己的想法向輔導員表述,避免該型畢業生將困難獨自承受。該型學生也會因為剛剛入職時,為了盡快的融入新的工作環境,過分的討好同事,使得自己陷入煩躁、焦慮,因此培養該型學生擁有理性的包容能力,不能單純為了良好的人際關系而過分與人為善,放棄自己的為人原則,進而迷失自我。
針對該型學生在就業初期易出現的“三分鐘熱度”,工作熱情和效率逐漸下降的情況,輔導員應注重關心和培養其對于工作的專注度、意志力。在教育過程中盡量避免“大道理”的灌輸,而應結合對該生專注度對其職業生涯的有利面為起點,切合實際的和其交流。同時以其身邊擁有較好就業經歷的學生為案例,對其進行引導和鼓勵,使其能夠更形象的體會和增強自身的意志力。
針對“善于挑釁”的狀況,應當幫助該型學生學會如何在實習期間,在新的環境中和同事建立良好的信任,提醒其在日常的工作中學會善于傾聽他人合理的建議。在剛入職期間,不要過高的預估自身的能力,勤學善問,學會與同事在工作中互助合作,避免因高估自己而獨自面對難以完成的工作任務。同時要囑咐學生日常生活中要積極參見同事之間舉辦的集體活動,這往往是將自己融入新集體的良好機會,也為同事之間的互相了解、建立信任,提供良好的平臺。
從該型畢業生日常的學習生活狀況來看,“焦慮”是他們經常遇到的問題,為此,首先提醒該型畢業生在工作中遇到問題時要以平和的心態面對,引導學生冷靜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并與其一同尋找問題的解決方法,從根源上化解學生的焦慮,并將其焦慮轉化為工作的動力。其次,對于其因焦慮導致的憤怒的情緒,輔導員應幫助畢業生找到合理的排解情緒的途徑。引導初入職場的畢業生,嘗試依靠可以信賴的朋友,并與其多交流,舒緩自己焦慮的狀態,提醒其不要在職場中為了迎合新環境而過分的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毫無原則的討好同事,而放棄自我。
該型畢業生較易收到外界環境的影響,甚至在剛入職期間,會因為同事或領導的批評、評價變得自暴自棄。而導致該型畢業生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其對自身嚴重缺乏自信。但對于“第四型”畢業生的自信培養,應提前至其求學期間開展,鼓勵其在這段時間積極參加有關演講的競賽或者講座、表演類活動,逐漸引導其將注意力從“他人的目光、評價”轉移到自身上來。其次,對于已經達到“自暴自棄”狀態的畢業生,輔導員應在其實習期間要及時對其思想狀態有所記錄,將其列為心理重點關注對象。在此期間,主動引導學生學會暫時的遠離矛盾點,適當的回避會引發自身消極狀態的外部因素,幫助其制定科學的學習、工作、生活的計劃,以及適合自己的階段性目標,以逐步幫助其建立自信,走出“自暴自棄”的狀態。
初入職場的畢業生在就業心理方面存在的問題易被忽視,這些剛從“溫室”中走出的學生,在適應職場環境的過程中,往往會在心理上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通過這一過程考驗的學生將對自身今后的職場道路有促進作用,但如果自己不能以合理的方式調節,將陷入因消極心理轉態導致的就業困境與恐懼的狀態。通過“九型人格理論”細分畢業生的人格類型,有針對性的開展就業心理指導,幫助畢業生將人格特質維持在良好的正常態下,從而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