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東海 肖進偉
摘 要:隨著我國國力和國家經濟水平的進步,我國的各項技術也都在進步著,比如一些大型器械的制造工藝,還有眾所周知的計算機信息技術等等。貨運對于我國的經濟發展也有著很大的影響,如果國家和國家之間的交通方便,就非常有利于我國各項商品的出口,增加我國經濟的收入。所以在各項交通工具發展成熟的今天,也開始研究在海上形式的船舶,打造屬于我國獨特的現代化造船模式。
關鍵詞:現代造船;造船模式;生產技術;布局
船舶,作為我們國家對外傳輸商品和對外交流的比較重要的交通工具,現代化的造船模式在現在的社會飛速發展。但是船舶的制造在現在社會主要是以單件或者是小批量的生產,而且制造船只的步驟和技術相對比較復雜,所以對船只的生產企業造成了一些難題。在綜合國力都在提高的今天,我國也在慢慢地發展工業化經濟;由于船舶不能大批量的生產,各個船舶制造所相關的一些生產活動在一起聚成了船舶的制造工業。船舶的制造需要擁有高超的技術、大量的資金還需要大量的勞動力等,這些因素在某些不同程度上都對國家工業經濟發展有著影響。
1 船只的造船模式演變
船只究竟起源于哪里,至今也無法說明,但是在古代埃及這個國家的一些文物上畫的有船只的圖樣,由此可見在古代埃及時期就很有可能出現了船只,不過大多都是使用的帆船或者是多槳船,當時埃及的船只主要航行在尼羅河附近。在16世紀的時候,就出現了甲板船,隨著甲板船的出現,也帶來了大航海時代。當然回歸整體,中國在使用船只的時間上也是很長的,在16世紀之前我們國家就一直屬于世界上的領先地位,特別是到了明朝時期,我國的制造船只事業便到達了鼎盛時期,為鄭和后來下西洋做了非常強大的物質上和造船技術上的保障。當時鄭和所使用的船只,據一些歷史記載船只的長度和寬度在現在社會大概長一百多米,寬六十多米,并且分四層船艙,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在海上行駛的船只,一艘船即可容納上千人。
我國在古代的時候就已經是當代世界上造船技術和航海的“領航者 ”,在春秋時期便出現了制造船只的工廠,可以制造出打仗使用的船只;在漢朝時期,出現了一些帶船舵的樓船,在之后繁榮的各個朝代我國的各種船只制造技術都有不同程度的發展和突破。
有大部分學者認為在殷商時期,便已經出現了風帆;因為學者認為在甲骨文中的“凡”字就是現代漢字中的“帆”字,假設商朝時期的人們在船只上設置風帆,利用風力吹動風帆來讓船只行駛,并且在商朝時期已經擁有了成熟的紡織技術,所以說在商朝時期有制作帆船的原料也不是不可能的。
2 造船工業中的工作組織組成
造船事業是一項龐大的事業,需要耗費一定的人力和財力。對于造船這一工業群體,都擁有生產經營的自主選擇權,和一些人力財力的使用權,使從事經營制造船只的人員有一些選擇上的自由性。劃分工作人員進行具體的工作,形成分工明確以提高工作效率。不論是生產人員還是設計人員,都應該保證可以不斷地完善和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并可以不斷提高造船系統的優良性。設計部門應該按照固定的任務做好生產的準備,提前設計好生產所需要的船只設計圖紙、各種船只資料和信息;而生產部門則按照設計部門所作出的設計資料進行生產,謀劃造船的策略,組織并加以生產。
長期活躍在生產線上的工作人員,在現代造船模式下,應該跟隨社會發展,讓自己具有新的思想和不斷進步的專業工作技術:生產線上的管理人員應該具備全局觀念和較強的管理能力及協調溝通能力,而不是說在某一項制作技術上非常專業的人,實行分工明確的方式進行分工種的作業,以避免工作人員在工作時的效率被限制;而在流水線上的工作人員,應該不斷地加強自身的專業技能知識和專業操作技術,以提高自身工作能力,使整個制作工作提高效率;各個部門的工作人員都應該加強責任意識,確保工作安全順利地進行。
有生產就一定會有銷售,但是由于造船過程的復雜性,船只不能大批量的生產,不像其他的交通工具比如汽車、公交等代步工具一樣可以面向大眾進行大批量的生產,造成了生產結構極不穩定,給均衡的生產帶來非常大的困難。由于造船業的特殊性,開展了以銷售來決定生產的銷售模式,就是說訂單有多少,就生產多少,相當于預定生產。既然先預定再生產,自然下訂單的業主也會提出比較多的要求,所以造成生產的船只品種比較多。
船只的制造是需要在買家和廠家簽訂合同之后,開始讓設計人員按照買家的要求進行設計,并作出生產所需要的材料資料;并且充分地把人員、各種設備和流程安排的合理化,使工作使用的資源更廣泛地發揮其作用。
3 我國現代造船所面臨的困難
比較先進的企業制造船只的理論和制造船只時候的實踐經驗相總結在一起就是“現代造船模式”。‘那么之所以可以阻擋我國造船的原因是什么呢?可能在從表面上看的話,現代化的造船模式并不是很復雜,而且學習現代造船模式和采用現代造船模式用不了太多的時間;但是事實上我們國家在這十幾年來,造船模式的改變都是很難的。周邊一個較小的國家,造船業起步比我們國家還要晚,但是在現在看來,那個小國家的造船水平和制造船只的效率卻已經可以和一些發達國家相比較。
我們國家在制造船只行業困難一直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制造船只的一些企業,因為一些利益上的關系,企業本身不愿意轉變造船的模式,沒有加大造船業發展的想法。因為造船企業屬于國有獨資和國家控股的企業,所以在制造船只的企業經營沒有動力,沒有利益的驅使很多的企業自然動力就不夠強。只有在企業管理人員有動力,有壓力的時候才會考慮進行企業改革,使企業進步。
4 現代化造船模式的應用
一艘船的制造需要很多的小零件,零件雖小但是作用很大,需求量也是很大的。 首先可以利用一些小零件的相似這一點進行小批量的生產,以此達到小數量零件的大批量生產,可以到提升造船效率的作用。
把船只的建造分成幾個階段進行制造生產;首先先按照從外到內、船殼、船舾、船只外表的涂漆等步驟進行制造。 其次給參與船只制造的工作人員進行區域分工或者工作類型等進行分工。
5 現代生產模式闡述
現代化的生產模式設計使在日本國家先進行建立起來的理念,主要是為了追求最高效的船只制造和制造船企業的管理方法。 在傳統老舊的造船模式中,制造什么樣子的什么款式的船取決于船只設計者的理念和船只設計者想要制造什么樣的船;怎么制造船只則是通過一些工藝部門通過一下工藝性的操作解決這個問題的。
現代化造船模式的計劃和管理的特點主要是分成各個等級和各個階段進行管理制造。現代化造船模式和傳統的造船模式所采用的按照批量進行統一的、集中的設計計劃存在著很大的差別。
現代化造船模式下體現出了船只的設計思想和建造的策略還有管理思想的三者合一的系統性結合。現代造船模式的基礎則是成組性技術等比較先進性的船只制造工程的技術和比較科學性的管理方式,目標則是實現提高制造船只效率,制造船只質量和制造出的船只安全水平的不斷提高等。所謂的現代化的造船模式就是優化理論進行指導,利用先進的制造船只技術原理,按照區域性的組織進行船只上層的建筑、船只表面的涂裝,以此實現船只制造設計、船只的制造生產管理的一體化等高效率的制造船只。
6 結束語
一個高效率、高質量的制造船只工程一定是必然處于一個卓有成效的管理體制下建立的,一個非常健全的管理制度體系,使用優秀的制造船只技術負責人,落實各項管理責任制,轉變傳統的船只制造模式才能更好地提高造船高品質的效率。
參考文獻:
[1]晉克嶺,梁小平.基于“現代造船模式2.0”分段完整性檢驗研究[J]. 船舶標準化與質量,2016(06)
[2]謝登旺,謝文利,林萍,邢東超,李大千.以總段為中間產品的現代造船模式[J].造船技術,2017(05)
[3]杜瑩.現代造船模式跨壁壘[J].中國制造業信息化,2012(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