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油田化學劑貫穿于石油生產全過程,是實現油田儲層改造、增產和殘余油開采的一項重要手段。隨著采油工藝的技術進步,油田化學劑種類越來越多,使用范圍越來越廣,用量越來越大。目前,企業管理者大多只關注原油及其一些顯而易見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往往忽略油田化學劑的毒性及健康危害。
關鍵詞:油田采出水;油田回注水:工藝研究
一、油田化學劑現狀
目前國內各油田在用的油田化學劑標準包括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石油企業標準、生產企業標準,其中生產企業標準占比超過90%。由于油田化學劑生產企業標準的質量認證屬于第二方認證,因此標準較差,尤其是許多生產企業熱衷于新名詞、新代號等概念產品的炒作,復配產品多,創新產品少,加之監管缺失,導致油田化學劑產品質量混亂,這為油田化學劑的危害識別及安全使用帶來了很大風險。
由于我國現有法規標準未強制要求在化學品安全說明書(MSDS)中對油田化學劑產品真實成分進行說明,因此許多油田化學劑生產廠商基于配方保密的要求,在其產品MSDS中只公布了產品所屬類型,未公布產品的具體組成及成分信息。基于以上問題,企業管理者往往對油田化學劑的毒性及健康危害知之甚少,因此缺少必要的職業衛生防護措施。
二、油田化學劑分類及毒性、健康危害分析
2.1壓裂用化學劑
壓裂用化學劑用于油氣田增產的壓裂工藝,可分為水基壓裂液、油基壓裂液、泡沫壓裂液和陽離子聚合物壓裂液等。
水基壓裂液添加劑包括增稠劑、交聯劑、殺菌劑、破膠劑、乳化劑、絡合劑、蒙古土穩定劑及助排劑等。其中,增稠劑主要是香豆膠、提丙基肌膠等,屬于天然植物膠,健康毒性較小。交聯劑主要是四珊酸鍋、叔丁基過氧化氫、棚交聯劑、錯棚復合交聯劑、有機珊交聯劑等,除四棚酸鍋和叔丁基過氧化氫對皮膚、眼睛等具有剌激性外,其他均屬交聯劑,健康毒性較小。殺菌劑主要是甲醒和二澳基氨丙酷肢,二者均對眼睛、呼吸系統和皮膚有剌激作用。破膠劑主要是過硫酸鍍和高腆酸餌,二者對皮膚秸膜具有較強的刺激性和腐蝕性。乳化劑主要是失水山梨醇單油酸醋,又稱斯盤80,屬于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健康毒性較小。絡合劑主要是三乙醇股,具有弱堿性,有一定刺激性。整合劑主要是擰攘酸(又稱拘橡酸),具有一定刺激性。蒙古土穩定劑主要是氯化餌,其健康毒性較小。助排劑主要是燒基苯磺酸鍋、氟表面活性劑、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等,均屬于表面活性劑類物質,其健康毒性較小。
泡沫壓裂液添加劑主要包括增稠劑、起泡劑、殺菌劑、交聯劑。其中,增稠劑(起丙基瓜肢等)、起泡劑(椰子酷二乙醇膠等)健康毒性較小,殺菌劑(二硫氨基甲燒)對皮膚、蒙古膜有刺激性,可引起灼傷,其急性毒性大鼠經口LD50約50mg/嶼,大鼠經皮LD50約43mg/kg,交聯劑(有機錯或無機錯酸性交聯劑)缺少相關毒理學數據,其單體錯具有一定毒性。清潔壓裂液添加劑主要包括黠彈性表面活性劑和VES清潔壓裂液添加劑(氯化餌),其中蒙古彈性表面活性劑主要是長鏈脂肪酸衍生物季鍍鹽表面活性劑,其健康毒性較小。
2.2油氣集輸用化學劑
油氣集輸用化學劑包括破乳劑、緩蝕劑、降蒙古劑、清蠟劑、防蠟劑等,其中破乳劑、緩蝕劑主要是一些共聚物、縮合物等,其健康毒性較小。油氣集輸用降蒙古劑主要是指稠油降蒙古劑,包括乳化類稠油降蒙古劑、脂肪醇聚氧乙烯酷(AEO)等。其中,原油乳化降蒙古劑的主要成份是表面活性劑,其健康毒性較小。
油氣集輸用清蠟劑主要包括油基型清蠟劑、水基型清蠟劑、乳化型清蠟劑、投棒清蠟用清蠟劑。其中,油基型清蠟劑主要由煤油、苯(甲苯)、乙二醇丁醋、異丙醇和膠型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等組成,以上物質均具有一定的毒性,長期接觸可引起嚴重的健康損傷。水基型清蠟劑主要由表面活性劑、互溶劑(正丙醇、異丙醇)、丁二醇乙醋、堿(氫氧化納、正硅酸鈾)等組成,其中丙醇具有剌激性,高濃度蒸氣吸人會出現頭痛、倦睡、共濟失調等癥狀;正硅酸鈾具有腐蝕性、強剌激性,可致人體灼傷。乳化型清蠟劑主要由甲苯(二甲苯)、聚氧化乙烯聚硅氧炕嵌段共聚物和水組成,其單體具有較大健康毒性。投棒清蠟用清蠟劑主要是金屬鍋、押,遇水生成強堿,具有強腐蝕性在,作業時應做好防護。
2.3水處理用化學劑
水處理用化學劑主要包括殺菌劑、緩蝕劑和阻垢劑等。目前,水處理用殺菌劑主要是以季鍍鹽為主的復配殺菌劑,主要包括有機醒類、氯代酣類及其衍生物、有機錫化合、含氧類化合物、雜環化合物殺菌劑等,典型的產品包括:十二皖基二甲基節基氯化鍍(1227),十二燒基三甲基氯化鍍(1231),十二燒基二甲基節基澳化鍍(新潔爾滅)等。以上殺菌劑均屬于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其健康毒性較小。
油田水處理用緩蝕劑包括有機類緩蝕劑和無機類緩蝕劑兩大類。有機類緩蝕劑是指藥劑本身是天然有機產物或者合成高分子,包括咪瞠琳酷膠、咪嗖琳季鍍鹽等;無機緩蝕劑主要是指以無機物為主要成分的緩蝕劑,包括陰極型復合緩蝕劑(硝酸輯、錮酸納及三聚磷酸鈾復配而成)、復合緩蝕劑(D-葡萄糖酸納、錮酸鈾和硫腮復配而成),以上物質健康毒性較小。
三、討論
油田化學劑的形態不一,有些是粉末狀固體,例如一些聚合物、縮合物等;有些是液態形式,例如緩蝕劑、破乳劑等。粉末狀固體的油田化學劑大多需現場配置后經泵注人井內,在這一過程中,若采用人工作業,現場配置人員會接觸到油田化學劑粉塵。雖然聚合物、縮合物本身健康毒性較小,但其中混雜了一定數量的單體,由于許多單體具有較高毒性,因此企業管理者應重點關注。對于液態的油田化學劑,其本身屬于一種混合物,本文主要針對其主要功能成分的毒性及健康危害進行了分析,由于此類大部分油田化學劑溶解于醇類、醒類、酷類等溶劑中,因此企業管理者還應根據MSDS或成分檢測分析其健康危害。
參考文獻:
[1]唐曉東,楊文倩,鄒雯炆,等.油田化學劑對石油加工過程的影響與對策研究(Ⅰ)[J].西南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32(2):138-144.
[2]甘霖,祁國棟,卜海,等.油田化學劑質量認證標準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J].石油工業技術監督,2017,33(3):17-20.
[3]卜海,張玉,高圣平,等.石油工業油田化學劑標準化188.
(作者單位:中油遼河工程有限公司)
作者簡介:王樹學(1966.10),性別:男;籍貫:黑龍江海倫;民族:漢;學歷:本科;職稱:中級工程師;職務:油田助劑檢測;研究方向:油田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