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
摘要:在配電網電力工程技術改造中,應根據我國電力系統的供電范圍和用電量,深入挖掘配電網電力工程技術的可靠性因素,在研究配電網電力技術可靠性因素時,應充分考慮配電網技術的可靠性因素應及時找出不足,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促進配電網升級換代,保證供電系統的穩定供電,使配電網電力工程技術成熟發展,滿足當代人的需求。
關鍵詞:電力系統;配網電力技術;穩定性
電力產業,是目前我國社會得以穩定發展的一項支柱性產業,因此在發展中,需要重視其配網電力工程技術的可靠性,以此來有效的保證電力系統的正常運行。在具體的實踐中,我們需要根據其技術應用中較常存在的問題,例如:電網設計缺乏合理性。配網的電壓較低、供電設備較為落后、對于設備維護管理的水平較低等,不斷進行其可靠性的解決研究,以此來促進我國電力事業的長遠發展,促進社會的穩定健康發展,促進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
一、配網電力工程技術概述
配網系統,其主要指的是在電力網中,發揮著電能分配作用的網絡,其具備著開環運行的特點。其按照電壓的等級,可以將分為三種類型:高壓配電網,即為35~110KV;中壓配電網,即為6~20KV;低壓配電網,即為220KV,或者380KV。根據配電網,其具體的線路不同,又可以分為三種類型:架空配電網、電纜配電網,以及架空電纜混合配電網。配網電力工程技術,就是根據相關的電網設備的數據,以及用戶的電力使用數據,電網接線的地形圖數據,進行有效的融合,之后進行資源的合理配置,從而實現對配網系統監督、管理的技術。該項技術在實際應用中,存在著各個環節無法進行有效協調的問題,因此需要對該項技術加強研究,不斷提高配網監督管理的可靠性。
二、影響配網電力工程技術可靠性的問題分析
1.電網設計不夠科學合理
雖然我國的電力建設經過了幾十年的快速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從目前情況看我國的電力系統建設技術水平還不夠完善,在管理方面、設計方面以及規劃等方面都存在著問題。例如對于電網的建設過程沒有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分析,造成電網設計情況和實際情況具有比較大的差距,這就對電力供需情況有較大的影響,直接降低了配網電力工程技術的可靠性。
2.外部因素的影響
現階段我國社會處在快速發展時期,這就造成了電力系統的建設跟不上巨大的電力需求以及電力消耗。為了能夠最大程度上滿足社會各方面電力快速增長方面的需求,某些地區在已有電網架構的基礎上進行了相應的改造,作出了相應的增加。但是電網架設工程具有一定的復雜性,需要消耗很長的時間來實現,這就造成了網架增加的速度遠遠跟不上社會對于電力需求的速度。
3.閃絡對于配網電力工程造成的影響
在電力系統運行過程中,電力線路中設備的絕緣件會長時間的承受較大工作電壓,絕緣件的表面會隨著時間的累積存在著嚴重的污垢,在表面污垢達到相應的含鹽量后,只要遭遇到氣候潮濕的情況就會引起閃絡。在比較差的工作環境下,電路絕緣件在長時間的使用后一定會出現老化的情況,這就造成了線路的耐受電壓較正常情況低,這也比較容易造成閃絡的情況。另外,絕緣部件在受到了大量污物污染后抗沖擊性能會有較大下降,如果受到雷電以及內過電壓的影響也會發生閃絡。閃絡問題不但會影響到配電網的正常運行,甚至會造成人們生命財產方面的安全問題。
4.過電壓對于可靠性的影響
對于配電網當中的電氣設備來說,在其運行過程中一定會遭受到工頻電壓、內部過電壓和大氣過電壓等的作用,尤其是在環境條件比較惡劣的情況下,會使得早期建設的設備存在很多問題,爬行距離不足,這就給電網的安全運行造成了較大影響。在傳統的配網電力工程當中都是通過針式瓷瓶來進行電路絕緣的,其對于雷電感應過電壓的承受能力有限,受到過電壓后就會立即失效,對配電網的安全運行有較大影響。
三、提升配網電力工程技術可靠性的方法分析
1.建立智能網絡,提升用戶用電可靠性
智能網絡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并且可以方便地實現擴容,具有自適應性,包括識別應用、服務靈活、快速響應、自動防御和優化。建立起智能網絡不但能夠有助于運營商降低總成本、提高網絡效率并增加業務靈活性,同時具有“可控、可管、可查”的功能,這樣在用戶電費快用完時就能夠通過網絡向用戶發送消息,以便其及時繳費。
2.對于電壓等級進行合理的簡化防止過電壓
從目前來看我國的電網還是采用較為傳統的降壓方式,主要就是逐一降低電壓等級。此種降壓方式相對比較麻煩,需要降壓的次數較多。隨著降壓次數的增加,操作的步驟就會增加,就會增大電力設備的使用頻率,會消耗大量的人力以及電力,同時也會嚴重消耗電力設備,降低其使用壽命。所以需要對電壓等級進行合理的簡化來降低消耗,提升配電網的運行效率,有效提升配網電力工程技術的可靠性。
3.加強電網設計的合理性
(1)技術方面合理設計。要按照配網當地具體情況來進行合理規劃,要考慮當地天氣、污染程度以及風力風向等條件來設計電氣方面性能;要考慮桿塔、金屬、導線的受力情況以及穩定性來設計機械性能。選擇配電線路時要充分考慮當地的規劃,要最大程度上確保線路設計的短、直,減少耕地占用。
(2)安全方面的合理設計。首先要確保配電線路滿足電氣以及機械性,同時可以安設相應的接地裝置以及避雷裝置,并且在進行設計時要充分考慮每個桿塔的距離和線路交叉跨越距離等。
4.對于外部影響因素進行處理,提升配網電力工程技術可靠性
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時代的進步,越來越多的高樓大廈出現在我們的城市當中,再加上和樓房相配套的其他設施等都會對密集的電網系統安全造成較大影響,這些問題嚴重影響到配電網的可靠性。為了能夠滿足城市快速發展的要求,為了能夠有效提升配網電力工程的技術水平,需要對配電網的供電模式進行有效優化。我國傳統配電網建設主要采用的是架空線路方式進行的,一般情況下將供電電壓系數設定在0.4kV、10kV以及35kV,主要采用的是直饋供電的方式。此種供電模式相對于現代快速發展的電力需求來說是比較落后的,所以急需對現有供電模式進行優化。
四、結語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電力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重要影響。因此,電力企業應不斷提高配電網電力工程技術的可靠性,確保人們的生活不受客觀因素的影響,同時給人們帶來良好的生活體驗,有效促進我國電力工業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武峰.配網電力工程技術可靠性研究[J].中國電力企業管理,2019(03):34-35.
[2]張海峰.配網電力工程技術可靠性的相關思考[J].決策探索(中),2018(11):53.
(作者單位:鄂爾多斯市和效電力設計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