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一秀 劉瀟檀

摘要:變電站在國家發展的進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為解決目前變電站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分析、探討了電氣自動化技術對變電站的發展影響。通過探究智能變電站接入系統方案和電氣自動化主變壓器接地方式,分析電氣自動化技術對智能變電站的主要影響,并探討電氣自動化在智能變電站發展中的應用。通過仿真實驗獲取數據,并對比傳統方式和電子自動化技術在推進變電站智能化過程中發揮的作用。實驗數據表明,在變電站電量和負荷探測的準確率中,電子自動化技術比傳統技術高10.48%。
關鍵詞:智能變電站;電氣自動化;電量負荷探測
引言
從傳統變電站供電角度出發,通過新型技術創新、研究變電站發電,以電子自動化技術收集和模擬電力信息,推動電力事業的不斷發展。電氣自動化技術應用于變電站勢在必行,且變電站智能化是社會進步的關鍵所在。
1智能變電站接入系統方案設計
智能變電站的研究離不開電子自動化技術。變電站物質的屬性電量及負荷一般需要匯入地下,防止傷害工人。智能變電站有效接地方案中,如果變電站的單一電極接地處發生故障,此時變電站的接地電壓相對為零,三相線電壓不變,非故障相對地電壓而言將升高萬倍。考慮到經濟性和可靠性,電子自動化技術變壓器運作過程中,中性點不直接接地。它具有如下三方面優勢。第一,可以采集整理變電站的數據,且得到的電力數據是多路電壓同步采集的數據和電流瞬時值。第二,電子自動化技術采集變電站數據后,能夠處理數據,使其轉換成變電站接地系統更容易識別的標準格式。第三,將變電站帶電物質的屬性和負荷傳入監系統。利用自動化采集監控變電站,實現變電站接地系統的智能化。變電站接入系統方案的優勢主要在于可以直接采集變電站的電壓、電流瞬時數據,且自動化接入系統中的最佳配合接口——電子互感器接口。通過配合,自動化接入可以直接通過光纖實時接收變電站傳感器輸出的采樣報文。如果接入采集的數據有失真或失步現象,轉成數字數據傳送后會干擾監測保護設備的判斷,從而產生錯誤動作。此時,自動化應具有判別失效信號的能力,同時記錄故障數據,確保數據傳送更加真實有效,且輸出的采樣信息可保證數據的有效性和整體的采樣響應延時等。
2智能變電站電氣自動化技術的應用實現
變電站智能化得益于電氣自動化技術。在電氣自動化技術的推動下,智能化變電站的發展技術將趨于成熟,而電子自動化技術能夠使變電站智能化。變電站電氣設備的智能化是常規變電站的主要特質。變電站智能化意味著設備全面智能化,而接入系統的深入將全面載入電氣自動化技術,從而監控變電所,全面控制升級后的設備。變電站智能化與人工智能不同。變電站智能化是將變電站設備原本的模擬數據經過自動化處理發生改變,之后通過變電站光纖網絡進行傳送。變電站智能化的體現不僅僅局限于處理電網數據,還能夠了解設備的實時狀態。電氣自動化技術應用于智能變電站,能夠更加全面地了解接入系統的安全性。
3實驗論證分析
為了保證本文提出的智能變電站電氣自動化技術的有效性,設計了如下的仿真實驗。3.1實驗數據準備根據取樣地變電站物質的電量負荷情況,統計自動化技術和普通技術對智能變電站物質的電量負荷影響,如表1所示。
3.2實驗對比分析上述實驗準備就緒后,比較傳統變電方式電子自動化技術的采集數據。由表1數據可知,相同狀態下的智能變電站,對比變電站物質的電量和負荷,發現電子自動化技術與傳統變電方式相比,可以合理處理變電所物質的性質及性能。
4結論
我國人口眾多,且對電力的需求日益增多。因此,需要電氣自動化技術融入電力生產中,使變電所具備智能化功能,進而推動電力事業的發展。因為我國資源分布不均勻,電力結構和重要物質負荷之間距離過大,影響變電站的智能化。所以,需充分利用電氣自動化,將能源預測及屬性分析放在首位,以降低電力輸送時間,加強輸送效率,加快社會發展。
參考文獻:
[1] 谷雷,丁躍兵,房昊.智能變電站電氣自動化技術的分析與應用[J].輕松學電腦,2019,000(026):P.1-1.
[2] 侯姍.智能變電站電氣自動化技術的分析與應用[J].通信電源技術,2018,35(012):52-53.
[3] 劉江龍.智能變電站工程中的電氣自動化設計及應用[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9,000(009):171-173.
(作者單位:國網河北省電力公司保定供電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