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_孫文賢
近日,省委改革辦印發《關于2019年我省全面深化改革考核評價情況的通報》,省科協被評為2019年度全面深化改革先進單位,這也是省科協連續三年獲此殊榮。
2019年,省科協在省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省委改革辦的有力指導下,堅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堅持問題導向、需求牽引,著力強“三性”、去“四化”,加快推進開放型、樞紐型、平臺型科協組織建設,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守正創新、拓展提升,不斷推動改革邁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實現新突破。
一是落實“接長手臂、扎根基層”要求,加強科協基層組織建設。基層一線科技工作者在省科協九大代表、委員中所占比例分別為77.7%和72.3%,全面落實了深改要求。高??茀f達37個,醫療衛生機構科協達14個,對高校、醫療衛生科技工作者的聯系更加緊密、渠道更加暢通。出臺推進企業科協工作改革創新發展和實施“一業一會”的指導意見,新建企業科協67家,園區科協13家,指導5個省轄市成立21家“一業一會”。鄭州市企事業科協達到160個,鶴壁市成立科技型企業科協聯合會,首批會員單位100余個。在鄭州、南陽、商丘等市探索推進反邪教工作向中小學校園、宗教場所、企業、基層法律服務站延伸,健全民間反邪教斗爭組織體系。
二是推動網上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設,拓展網上服務科技工作者功能。升級省科協門戶網站,網站信息及活動平臺點擊量超過200萬人次。建設省科協代表委員履職平臺,開發推廣科技工作者項目申報和服務平臺,所有項目均實現網上申報,成為網上聯系服務科技工作者的重要紐帶。推進全省科協系統網站、微博、微信公眾號、手機報建設應用,讓廣大科技工作者在網上找到組織、融入組織。新鄉實現所屬學會和縣區科協工作全部進網絡信息化平臺,“科普焦作”微信公眾號關注人數超過17萬人。
三是堅持上下聯動,系統推進改革。實行省轄市科協改革方案報備制度,17個省轄市、濟源示范區以及各縣(市、區)科協系統深化改革方案均已出臺。鄭州、洛陽、開封、安陽、漯河、新鄉、鶴壁、濮陽、信陽、駐馬店等市科協先后召開換屆大會,選優配強專兼掛相結合的領導班子,為科協事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組織基礎。以省委督導群團改革為契機,2019年年底全省149個縣(市、區)完成科協領導機構配備。安陽所屬9個縣(市、區)科協換屆吸納2000余名以“三長”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進入科協組織,駐馬店市6個縣區的鄉(鎮、街道辦事處)建立了科協組織并由“三長”兼任鄉鎮科協主席。四是加快事業單位改革,激發干事創業活力。協調解決省科技館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后財政供給體制調整問題,招聘新館建設亟需人才,為新館建成后管理運營奠定體制和人才基礎。河南科技報社持續加快新媒體發展,農家參謀雜志社繼續加快推進市場化改革,努力在服務“三農”工作大局中探索紙媒發展新路徑。研究制定省民協、省科技咨詢服務中心改革創新發展實施方案,支持其在鞏固傳統業務的基礎上拓展面向企業、政府和社會的服務領域。
在科協系統深化改革的引領帶動下,科協干部職工干事創業熱情進一步得到激發。始終堅持以科技工作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加大最美科技工作者學習宣傳力度,開展青年科技獎和“中原青年拔尖人才”等評選;積極搭建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的平臺載體,“一市一品”系列產業技術大會促成科技項目簽約金額近200億元,“百千萬創新驅動助力工程”推進25項關鍵技術協同創新項目成功實施,農村電商技能人才培訓覆蓋75.6萬人次;牢牢扛起提升公民科學素質的時代重任,省科技館新館建設主體結構如期封頂,組織科普大篷車走遍伏牛山貧困縣每個鄉鎮,推動“科普信息化工程”試點縣達到55個,吸引青少年參與科技教育活動500多萬人次;不斷提升服務黨委政府科學決策的能力水平,組織100多項重點學術交流項目和科技智庫調研課題,引進28位院士進駐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河南研究院,科協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能力進一步得到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