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秋霞
俗話說“牙痛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足見牙痛是有多難受。但同是牙痛,起因卻很可能完全不一樣。想要緩解牙痛,先找出原因才能對癥治療。
專家介紹,牙痛是口腔科患者最常見的主訴之一。不同疾病導致的牙痛癥狀各有不同,常見的有以下幾種原因,牙痛的你不妨來“對號入座”,并了解一下如何才能擺脫疼痛的折磨。
牙本質敏感不屬于牙痛范疇,但不少人常將它描述為牙痛。牙本質敏感,也就是冷熱酸甜或摩擦(如刷牙)引起的牙齒一過性刺激痛。凡是能夠使牙齒外部結構(釉質、牙骨質)完整性受到破壞的牙體疾病,都可導致牙本質敏感,包括深齲、楔狀缺損、牙磨耗、牙折斷、牙齦萎縮、牙周治療后。
支招:如果是上述原因引起的疼痛,發現癥狀應及時尋求口腔醫生的幫助,對因治療。單純的牙本質敏感可以通過應用氟化物、脫敏劑、激光等改善;伴明顯牙體缺損的牙本質敏感引起的疼痛則更加要及時處理,以防造成牙髓病變。
牙髓炎導致的疼痛是主要的牙痛類型,通常是由牙齒齲壞范圍波及牙髓導致。這類牙痛部分情況是由牙齒重度磨耗、重度牙周炎侵犯牙根底部牙髓、牙發育畸形、牙折等所致。急性牙髓炎患者常感覺牙齒自發性、電刺般疼痛,不能準確定位牙齒,這種疼痛間斷性或持續性發作,并伴有冷熱酸甜刺激痛、夜間痛的癥狀,甚至有同側頭部的牽涉痛。而慢性患者癥狀較急性者輕微,而且通常能準確指出患病的牙齒。
支招:牙髓炎引起的疼痛,無論是急性還是慢性的,都需要及時就診,做根管治療,清除感染的牙髓。
當牙髓炎進一步發展成根尖周炎,即牙齒根尖部牙周膜和骨組織的炎癥,患者可以感覺到牙根部脹痛、咬合痛,初期還伴有牙齒浮出感,并且定位十分明確。急性患者通常會因劇烈脹痛和咬合痛而就診,而慢性患者則癥狀輕微,根部牙齦可能滲血、流膿。
支招:根尖周炎引起的疼痛,同樣需要做根管治療以去除感染來源,但病程恢復較牙髓炎慢。急性患者需要及時就診鉆開牙齒(即做“開髓引流術”),來釋放和緩解根尖部壓力帶來的劇烈疼痛。
當智齒不完全萌出時,牙冠周圍牙齦與牙冠之間容易積聚食物和細菌,引起炎癥急性發作,稱為智齒冠周炎。這類牙疼人群常感覺到智齒區域牙齦脹痛、有異味、張口度變小,嚴重者還伴有發熱、頭痛癥狀。
支招:遇到這種情況,應及時到醫院做消炎處理,并在合適時機拔除智齒。否則智齒冠周炎可能向鄰近松軟的軟組織間隙擴散,引發更大范圍的頜面間隙感染。
除了上述幾種常見原因,重度牙周炎、齦乳頭炎、牙縱裂、根折根裂、牙隱裂,以及外傷引起的牙震蕩等,也都會引起不同程度的牙齒咬合痛,甚至合并類似牙髓炎的癥狀。
此外,三叉神經痛、上頜竇病變有時可能被誤認為牙痛,需要及時找口腔醫生分辨疼痛的性質,才能有針對性地進行有效治療。
參謀貼士
牙齒外傷的預防
在疫情管控期間,如何避免一些突發口腔問題,比如牙齒的外傷呢?應當注意以下三點:
1.走路以及上下樓梯時應當專心致志,不要邊走邊玩手機,以防踩空導致磕碰而引起牙齒及頜面部創傷。2.假日里居家隔離時,避免用牙齒直接咀嚼過硬的食物,例如堅果殼、螃蟹殼以及各種骨頭,此外還要注意米飯中的小碎石子。平時不要頻繁地用牙齒啃咬堅硬的食物,以防在牙面上留下隱裂紋,繼而引起牙痛。3.切記勿用牙齒直接咬開酒瓶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