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志華 于朋
進入秋季之后,氣溫會逐漸下降,連陰天增多,會導致棚室內濕度增大,利于晚疫病的發生。晚疫病菌喜適溫高濕環境,通常晝夜溫差增大,相對濕度超過80%時易發病,并且發病后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傳播,因此應該提早預防,避免流行。
葉片上病斑多從夜間或葉緣開始發生,形狀不規則,呈暗綠色水漬狀,后逐漸變成褐色,邊緣不明顯,病斑上無輪紋。
棚室內濕度大,非常利于晚疫病的發生,建議菜農根據天氣情況,盡量早通風,勤通風,最大限度地降低棚室內的濕度。此外,根據棚內土壤的干濕程度,適當澆水,陰雨天前不澆水,避免棚室濕度較高,病菌感染植株。
此外,植株長勢弱時抗病性差,也容易發病,因此澆水時可隨水沖施微生物菌劑、甲殼素、海藻酸類功能性肥料,養護根系,活化土壤,提高植株長勢及抗病能力。
晚疫病菌的孢子可以通過氣流和水滴傳播,從葉片或莖稈的傷口、皮孔入侵植株,條件適宜時3-4天發病。因此入秋后,整枝摘葉時要格外小心,尤其是碰到連陰天時,盡量不要進行整枝操作,最好選擇連續晴天時進行,操作完后要及時噴灑殺菌劑保護傷口,促進愈合,避免病原的侵入和傳播。
晚疫病病原菌可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一旦發現棚室有病株,建議及時拔出,將病葉病果等病殘體一并帶出棚外集中處理,然后進行全棚噴藥防治,如霜尿錳鋅、甲霜靈錳鋅等,植株上下以及地面都要噴勻,徹底殺滅殘留病菌,防止病原菌進一步傳播、侵染。
如果連續使用同一種藥劑進行防治,病原菌很容易產生抗藥性,因此可以選擇多種晚疫病防治藥劑交替使用,如烯酰嗎啉+丙森霜脲氰等。
教你一招
秋季連陰雨天氣,大棚蔬菜該如何管控,才能保持高效生產呢?下面教您一招。
1.注意控水排濕。切勿大水漫灌,以免增加大棚室內濕度,引發病害;及時在溫棚后墻設置排水溝,使積水迅速排出;防止雨水進入大棚,或外來雨水從地面進入棚內,增加濕度引起徒長。
2.對處于結果期的蔬菜,及時蔬花蔬果。連陰雨天來臨之前,對長勢較弱或結果較多的植株,及時采收,并適量疏花疏果。連陰雨期間不要整枝打杈,以免傷口不好愈合而得病。
3.噴施葉面肥和生長調節劑,促進植株生長。持續陰雨天后,采取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和稀釋糖水的辦法,增強蔬菜幼苗抵抗力,同時噴施植物生長調節劑,促進植株盡快恢復生長。
4.防蟲防病。盡量不要噴霧,可用百菌清煙靂劑熏棚防病或用異丙威煙霧劑,敵敵畏煙霧劑熏棚治蟲。
5.晝夜通風,降低濕度,減輕病害,下雨時除外。
6.加固好大棚。大風大雨天氣要及時察看棚室,防止大風大雨吹塌壓壞大棚。
7.連陰突晴后,視情對菜苗進行覆蓋,避免強光直射,造成幼苗失水萎蔫甚至死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