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芬·威爾遜不僅是美國維斯卡亞機械制造公司的CEO,還是全美最具影響力的機械制造工程師。但他的求職之路,是從清潔工開始的。
20 世紀80 年代起,維斯卡亞公司就極負盛名,學機械制造的史蒂芬和幾名同學從哈佛大學畢業后,非常希望能進入這家公司工作,便一起給該公司寫了自薦信。自薦信很快被退回,該公司表示,他們并不準備聘用只有理論知識而沒有實踐經驗的人。那幾名同學遭到拒絕后,紛紛應聘別的公司,很快進入管理階層,史蒂芬卻依舊把眼光停在那家最能讓他發揮才智的公司上。
一次,史蒂芬在農場里幫父親收割向日葵,發現因為雨水多的緣故,有好多葵花子在植株的頂端發起了芽。父親開玩笑地說:“這些葵花子這么迫不及待地發芽,結果只有死路一條。想發芽開花,必須鉆到泥土里去才行。”聽完這話,史蒂芬忽然想到了什么。
回家后,史蒂芬把自己的文憑塞進抽屜,然后又來到維斯卡亞公司,表示愿意不計報酬為該公司提供勞動。
史蒂芬的做法讓他的同學們大為不解。這樣一個人才,竟然在掃地的崗位上工作。而史蒂芬卻在日常的工作中越來越意識到,這份在別人眼中不屑一顧的工作,會讓他擁有某種便利條件。他在日復一日的到處走動打掃衛生的過程中,細心觀察了該公司各部門的生產情況,并一一詳細記錄。半年以后,他發現該公司在生產中有一個技術性漏洞。他花了近1 年的時間做設計,依靠工作中積累的大量統計數據,最終想出一個足以改變現狀的方法。
一次,公司的許多訂單因為產品質量問題紛紛被退回,拿不出高質量的產品,公司將要蒙受巨大的損失。公司董事會召開緊急會議商量對策,會議整整進行了6 個小時,仍舊沒有結果。這時史蒂芬揣著自己的想法敲響了會議室的門,他對總經理說:“我要用10分鐘時間改變公司!”
史蒂芬對出現的問題做了合理的解釋,并在工程技術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觀點。最后,他拿出產品的改造設計圖。這個設計恰到好處地保留了產品原有的優點,同時又能避免出現問題。
10年之后,史蒂芬不僅榮升為維斯卡亞公司的CEO,個人財富也躋身美國富豪榜前50 名。并先后出版了6套機械制造專著,其中最著名的《機械制造業基層管理》還入選美國的3所大學教材。
史蒂芬的同學們時常羨慕地問他是怎么做到這一切的,他的回答總是讓人似懂非懂:“我只是把自己當成一顆種子鉆進了土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