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煤炭價格指數已經跌至549 元/t,而部分貿易商對高硫煤按指數下浮5 元/t 進行交貨,其實際交易價格距離年度長協價格546元/t近在咫尺。分析看來,在需求低迷以及暫無利好因素支撐的情況下,煤價依然繼續下跌,并將創下近5年來煤價最低紀錄。
3 月中旬以來,大秦線和唐呼線日均發運量增至108萬t和19萬t,較2月份平均水平分別增加了28 萬t 和11 萬t,鐵路煤炭發運量接近正常水平。而與此同時,需求持續低迷,到達環渤海港口拉煤船舶數量卻是大幅減少。截至3 月20日,環渤海港口下錨船降至42艘,較3月初減少了32%。其中,秦皇島港和黃驊港下錨船分別只有8艘和12艘,而唐山各港下錨船只有1~3艘。
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主產區煤礦復工節奏有所加快,產量釋放進一步增加;加之交通恢復,汽運供應放開,煤炭上站恢復正常,助推主要運煤鐵路裝車數量出現大幅增加;而終端電廠庫存高位,需求真空,均在積極消耗自身庫存,并全力接卸到港的重船,北上采購的積極性下降。
下游沿海地區復工情況也在加快,電廠耗煤隨之改善,沿海六大電廠日耗已經升至54 萬t,較3月上旬日均增加了5~7 萬t。此外,進口煤管控力度加大,利好于國內煤炭市場;不過受制于電廠高庫存影響,耗煤小幅增加對市場走好幫助不大,進口政策的收緊,也暫時難改國內煤市的低迷態勢。此外,國家出臺了政策階段性加大減稅降費力度,但在市場供大于求的情況下,紅利轉移至買方,加深了煤價的下跌幅度,貿易商出貨節奏加快。本周,預計沿海動力煤市場將持續偏弱運行,煤價還會下跌。
盡管我國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國外疫情卻進入爆發期,全球經濟受到重挫,我國經濟不會獨善其身,能源行業和煤炭消費跌入低谷,煤價在谷底徘徊。全球疫情蔓延導致經濟嚴重受挫,電廠日耗持續不振,需求低迷;加之環渤海港口庫存回升,促使港口貿易商悲觀氣氛濃厚,加快貨物銷售,沿海煤炭市場供大于求,壓力不斷加大。國家出臺階段性加大減稅降費力度,港口也適度降低貨物港務費,運輸成本的降低增加了港口交易價格的下行空間,仍有貨在手的貿易商加快出清節奏,市場煤價格不斷探底。
受上游供應增加、進口煤涌入,港口、電廠庫存回升,以及下游復工緩慢、煤炭需求不旺等因素影響,煤炭市場由資源緊張迅速轉化為供大于求,壓迫煤價止漲企穩,并出現下跌。從2 月24 日開始,環渤海港口市場煤交易價格開始下跌,到3 月11日,跌破大型煤企月度長協價格559元/t以后,繼續下跌步伐。截至目前,煤價已累計下跌了27 元/t,中卡煤價格已經跌破年長協價格,高卡煤逐步向年長協靠近。預計煤價將于本周末跌至谷底,發熱量5500kcal/kg 市場動力煤價格將跌至546 元/t 附近后,企穩止跌。
3月中旬以來,下游復工復產處于恢復期,電廠日耗增長緩慢,需求低迷;加之港口煤價倒掛,終端采購及貿易商需求疲弱,煤礦出貨緩慢、庫存高位,產地價格繼續承壓下行。目前,上游供應基本恢復至正常水平,鐵路發運也接近正常水平,但下游需求還遲遲未到高位;在高庫存和低耗煤的情況下,整體煤炭市場供大于求壓力加大,悲觀氣氛濃厚。在庫存增加、拉運減少的情況下,消費企業繼續壓價采購,北方港口動力煤的購銷交割進入“指數下跌、報價下浮、交易價下跌”的交替下跌模式,現貨煤價不斷回落;在“買漲不買落”的心態影響下,高庫存之下的沿海地區市場采購大幅減弱。3月中下旬,沿海煤市繼續低迷、下游需求真空,港口煤價繼續延續弱勢。
多個利好消息將支撐港口煤價跌至3 月底,最晚4月初,有望企穩止跌。首先,各口岸嚴格控制進口煤,利好于國內市場;隨著復工的加快,電力、冶金等耗煤企業庫存下降后將再次把目光轉至國內市場,后續拉運量將增加。其次,長協價格在很大程度上對市場有托底作用;目前的現貨價格已經跌破月度長協,等到跌至年度長協價格附近后,受發運成本支撐,現貨很難再跌,會拉動電廠采購的積極性。再次,隨著疫情進一步得到控制,各地復工情況將繼續加快;疊加新一輪大規模基建的啟動,工業用電負荷將有所增加,電廠耗煤有望增長。預計3月底,最晚4月初,港口市場煤交易價格將止跌企穩;至于后期煤炭市場何時出現轉機、煤價何時上漲,還需關注下游需求的恢復和電煤的消耗情況。
此次突發的公共衛生事件,上游受影響明顯小一些,主產區煤礦復產情況快于下游;在上游生產加快恢復、鐵路運量增加之際,下游電廠日耗卻遲遲沒有出現大幅增加,始終保持在52~55萬t之間。電煤消耗太慢,再加上補充及時,少量進口煤到貨,促使電廠庫存出現大幅增加,拉運積極性下降。此外,產地煤價仍在繼續下跌,無法支撐港口煤價。
截至目前,全國重點電廠存煤7896 萬t,比2019 年同期增加1100 萬t,存煤可用天數26d。沿海六大電廠存煤1727 萬t,較2019 年同期增加了170萬t,而日耗卻同比下降14萬t;目前,存煤可用天數高達32d。按照目前的日耗,即使電廠停止采購煤炭,依然可以消耗1個月之久。
國家出臺相關政策,階段性加大減稅降費力度,港口也適度降低貨物港務費;但在市場供大于求的情況下,對賣方幫助不大,只是將紅利轉移至買方,加深了煤價的下跌幅度,貿易商出貨節奏加快。多個利好因素轉移至下游,促使煤價跌幅擴大。
目前,全國復工進程良好,各地均在有序推動重大投資項目開復工,部分冶金、建材等耗煤企業也將增加耗煤需求,但這些利好因素對3 月份的煤炭市場走好幫助很小。盡管沿海地區工業企業也在加快復產復工,但復工速度對電廠耗煤提振形不成有力支撐。截至目前,沿海六大電廠日耗有所升溫,但主要是依靠浙能電廠日耗的小幅增加來支撐,不足以改變市場行情。目前,大部分電廠都在消耗自身高位庫存,不僅市場煤拉運,還包括長協煤兌現率也在下降。盡管工業用電負荷會繼續小幅攀升,但隨著天氣的轉暖、傳統用煤淡季的到來和水電的恢復,火電壓力會有所減輕。此外,部分火電機組要進行淡季檢修,沿海電廠日耗增加后繼乏力。目前,無論是重點電廠還是沿海電廠庫存均在高位水平,且消耗緩慢。預計短時間內,下游難有大批量采購需求釋放;加之期貨也在下跌,沿海煤市形勢仍不樂觀。
現貨價格跌破561元/t月度長協價格之后,毫不遲疑,繼續下跌步伐。截至目前,5500kcal/kg市場動力煤實際交易價格已經跌至549 元/t,距546 元/t 大型煤企年度長協價只差一步之遙,并將創下近5年來煤價新低。目前,部分貿易商將部分高硫煤種按照指數下浮價格進行交易,預計會跌破年度長協。
受需求冷清、供應充足等因素影響,下游庫存接近飽和,以往長協煤托底作用逐漸弱化。往年需求低迷的情況下,煤價下跌在意料之內,一般跌破月度長協價格之后,會隨著市場煤性價比的提高詢貨出現增加,而出現拉運量恢復的現象,促使現貨企穩止跌。但從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遠比往年要更嚴峻。市場煤價格跌破月度長協煤價格之后,煤價可能繼續下跌,大概率將跌破年度長協是;在煤炭需求持續不振的情況下,煤價有可能跌至540 元/t。
隨著疫情逐漸得到控制,主產區煤炭生產出現大幅提高,大秦、朔黃、唐呼線運量接近正常水平。但下游需求并不樂觀,復工企業開工進程緩慢;加之天氣轉暖,居民用電減少,電廠日耗大幅上升的機會不多,疊加電廠之前積極存煤,已經形成高庫存,采購情緒較為低迷。
從長遠看,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內在向上的趨勢不會改變,隨著疫情逐漸得到控制,以及政府出臺一系列穩外貿政策措施付諸實施,效果逐步顯現。目前,各地的外貿企業復工復產進度加快,履約能力也在快速回升;其中,浙江、江蘇、上海等省、市的重點外貿企業已經全部復工,各地基建項目先后開啟,全國平均商業活躍度出現周期性小跳躍上升,中小城市恢復更快。此外,浙江、廣東珠三角地區下游終端水泥需求恢復明顯提速,企業日出貨量達到七成,3d時間增長20%左右;而“新基建”建設也將增加新動力,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巨大。
盡管電廠日耗逐漸恢復,但在電廠庫存高企,以及疫情尚未完全解除的情況下,各省市開工結構有所不同,整體耗煤動能依舊偏弱。預計在4、5 月份實現全面復工,屆時工業用電將得到提升,后續拉運積極性也將有所提升,港口煤價將恢復上漲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