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洪才
摘要:典型化是教學藝術設計的一種基本方式。發掘教育對象、教學內容、教學方式中具有個性的本質特征,并加以藝術強化和生發,就能比較成功地創造出教學藝術的典型。
關鍵詞:教學藝術;本質特征;典型化
中圖分類號:G63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04-0149
藝術典型的生命在于它的特征性,在于組成典型形象本質的那些個別標志。特征具有兩種屬性,一方面它的外在形象是極其具體的、生動的、獨特的;另一方面它通過外在形象所表現的內在本質又是極其深刻和豐富的。特征是生活的一個凝聚點,現象和本質在這里相連,個別與一般在這里重合,形與神在這里聯結,意與象在這里聚首,情與理在這里交融。
只有抓住最富有特征性的東西,并加以藝術強化和生發,才能夠比較成功地創造出典型。可是,把握事物的特征并非易事。俗語說,一俊遮百丑。一個人或者一件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有時會掩蓋其本質特征,從而造成人們認識上的障礙。我們見一名學生考了高分,就會判斷他是一名優秀的學生,而忽視他的生理、心理、品格等方面的狀況;相反,見一名學生考試不及格,就會判斷他是一名差生,而忽視該生其他方面可能具有的巨大潛能。是否能夠發現特征,是否能夠發現其中最本質的特征,是教學藝術典型創造的關鍵。
一般來說,事物的本質特征,不在于它與其他事物相似的共性特征,而在于它與其他事物不同的個性特征。就一個人而言,具有人的共性是他生存的基礎,無此就無法得到社會認同;而本身的個性決定了他存在的獨特價值,無此就會被淹沒在群體之中。教學實踐中要努力發掘教育對象、教學內容、教學方式中具有個性的本質特征。對學生,要善于發現和發展他的優勢智能,使之在自己最擅長的方面有所成就;對教學內容,要善于發現和發揮它的優勢項目,使之在學生的知識、能力、品格形成過程中起到獨特的作用;對教學方式方法,要善于捕捉和適應師生的優勢傾向,使之發揮較高的教學效益。
讓我們通過案例來看看如何實現教學的典型化。
案例之一,個性特征的典型化。
一位教師給學生上科學課。具有詩人氣質的教師,手里拿著一個杯子,杯子里面是透明無色的液體。教師一邊用手輕扇杯口,一邊在教室里走動,同時提示學生聞一聞水中有沒有香味。走了兩圈之后,讓全體學生做出判斷。除一名學生之外,所有學生都舉手表示聞到了香味。
這位沒有舉手的學生站起來,說:“我真的什么味道也沒有聞到。”教師把杯子舉到嘴邊,喝了一口,然后激動地告訴大家:“這是剛倒的礦泉水。這位同學最值得自豪的不是他良好的嗅覺,而是他在所有人的意見和自己都不一致的時候,仍然敢于堅持自己的正確意見。在他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一種最為可貴的精神,實事求是、力排眾議的科學精神。”這時,全班學生都投來驚羨的目光。
實事求是這種典型性格,通過這詩化的事件將其凸現于學生面前,強烈地震撼每一名學生。不僅這一名學生的科學精神得到了肯定和強化,而且也在其他學生的心底留下深深的烙印。
案例之二,教學內容的典型化。
有一名成績優秀的學生,苦于每次數學考試都會有少數題目出問題,于是父母托人找到了一位教授來輔導。教授每星期輔導一個小時,把每次考試和練習中的錯題進行詳細分析。一學期結束了,學生數學考了滿分。
家長逢人就夸:“到底是人家教授水平高,把所有內容全給講會了。”教授說:“在一百分中,我只有幾分的功勞,因為我根本沒有系統地講解書本上的內容,只把學生存在問題的地方進行了輔導。”
這位教授的高明之處,就在于他找準了該生最具特征性的問題。這樣的輔導,切中了該生學習的要害,因而具有很高的效率。
案例之三,教學方法的典型化。
為了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姚烺強參考戰爭學的突破點理論和文章學的焦點理論,提出語文閱讀教學的一點突破教學法。他認為,在一篇課文中,或一詞,或一句,或一段,或標題,或開頭,或結尾,或人物的動作,或人物的語言,或人物的心理,或某一細節等等,凡能牽動全文的,就可考慮作為教學這篇課文的突破點。
關于突破點的選擇,他認為,要選擇初戰確能告捷的點,要選擇與課文各部分有密切聯系的點,要選擇最能突出課文中心的點。具體來講,可以將突破點歸納為六型十二式。六型,一是字詞型,二是語句型,三是段落型,四是題目型,五是篇章型,六是表達型。十二式,篇章型中的開頭突破式、結尾突破式、照應突破式、過渡突破式;表達型中的人物行動描寫突破式、人物語言描寫突破式、人物正面描寫突破式、人物心理描寫突破式、人物肖像描寫突破式、環境描寫突破式、細節描寫突破式、文末議論突破式。
一點突破教學法有三個基本步驟,預習了解面、提問引出點、抓點牽動面,形成面——點——面的基本程序。
抓住了問題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從一點尋求突破,由點到面,是這種教學法的特征,成為一種典型的教學方法。如果在學習姚先生的同時,又不囿于內容的局限,把視野投向廣闊的語文世界,看到人文精神、讀寫能力、學習方法等諸多可以特征化的對象,那么語文教學的六型十二式就能得到不斷發展和豐富。
邱學華老師在嘗試中開展教學,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成為這種教學法最本質的特征,這個特征又在實施過程中得到反復強化,因而更加突出,形成了典型的教學法。
杜郎口中學課堂教學運用自學、展示和反饋的方式來組織教學。這種獨特的教學組織形式,不僅具有鮮明的個性,更暗合了學生的學習心理,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因而形成了典型的杜郎口課堂教學法。
一名專業比較成熟的教師,都有體現自己獨特個性的典型的教學方式方法。正因為如此,教學出現了各具特色的風格,形成了異彩紛呈的教學流派。
因為教學過程涉及的對象繁多,教學典型的種類也是多種多樣的。不管從哪一方面著手,只要能揭示教學的本質特征,并用較好的形式把這種特征鮮明生動地表現出來,就可以說成功地創造了教學典型。
教學的典型化,建構與協調了學生的身心結構。我們看到,在教學典型的作用下,學生在性格、能力、知識、方法等方面都不斷地得以發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吳江實驗小學21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