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1年煤鋼焦中長期合同洽談銜接會在太原舉行。山西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胡玉亭,中國煤炭工業協會黨委書記、會長梁嘉琨,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駱鐵軍,中國煉焦行業協會會長崔丕江等出席開幕式并講話。山西焦煤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趙建澤,太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高祥明分別代表焦煤和鋼鐵企業發言。太原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張新偉致歡迎詞。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紀委書記張宏主持開幕式。
胡玉亭在講話中指出,此次洽談銜接會是保障煤鋼焦供應鏈穩定、維護市場健康運行的重要舉措,對于推動煤炭上下游企業高質量發展、構建煤鋼焦產業鏈新發展格局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2020年以來,山西省大力推動煤炭企業戰略重組,形成了晉能控股集團和山西焦煤“雙航母”領航的新格局。將有效發揮山西能源產業“雙航母”在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中的重要作用,有力促進煤炭行業穩定發展,也將更好地服務下游行業。同時希望產運需各方以此為契機,加強交流、深入合作、實現共贏發展。
梁嘉琨在發言中指出,協會將繼續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服務行業,服務企業。希望各煤企要做好煤炭這篇文章,創新進取,為全行業安全、高效、綠色、智能發展貢獻力量,奉獻社會、造福廣大煤炭職工。
各行業協會、煤企、鋼企代表圍繞大會主題進行了發言,提出了意見建議。開幕式結束后,參會企業將進行為期4天的自主供需洽談。
本次會議由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中國煉焦行業協會、中國煤炭運銷協會、太原市人民政府主辦,中聯煤炭銷售有限公司承辦,以山西焦煤為主席單位的中國焦煤品牌集群成員企業協辦。來自全國各地的149 戶煉焦煤、鋼鐵、焦化、路港航企業齊聚龍城參加會議。會議以“誠信、穩定、協同”為主題,就推動煤鋼焦一體化發展、構建煤鋼焦產業鏈命運共同體、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進行分析研判、獻智獻策,旨在推動構建煤鋼焦上下游企業之間誠實守信、長期穩定、合作共贏、協同發展的市場化機制。
日前,全國煤礦快速掘進現場交流會在陜西榆林召開。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名譽會長王顯政,國家煤監局行業安全基礎管理指導司司長孫慶國,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孫守仁,陜煤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嚴廣勞,陜西煤礦安全監察局副局長高紅斌,陜西省應急管理廳二級巡視員何備戰,榆林市副市長張勝利,陜西省煤炭工業協會會長朱周岐,中國煤炭機械工業協會理事長楊樹勇,中國工程院院士康紅普,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雙明,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國法,陜西省能源局副局長問永忠,陜煤集團副總經理王世斌,陜煤集團榆北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肖緒才,總經理石增武等領導出席本次現場交流會。來自各級煤炭行業管理部門、煤炭行業協會,各相關企業負責人及媒體代表共500 余人參加會議。會議由中國煤炭工業協會行業協調部副主任鐵旭初主持。
嚴廣勞在會上致辭,他代表陜煤集團對會議的召開表示祝賀,對長期以來給予陜煤集團支持和關心的專家學者和企業表示感謝。他表示,陜煤集團將一如既往地在煤炭產業發展上尋求突破,加大煤礦智能化建設力度,全面推進煤礦智能化建設邁上新臺階,為實現企業健康發展奠定基礎。
張勝利代表榆林市委、市政府對與會的領導和全體參會人員表示歡迎。他強調,榆林市政府將按照《榆林市煤礦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筑牢安全、環保兩條底線,推進煤炭行業“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無人化”建設,積極探索傳統煤炭行業智能化轉型創新模式,為煤炭行業實現安全、高效、智能、清潔、創新、融合發展開辟新路徑。
孫慶國在講話中表示,掘進智能化是制約煤礦智能化建設的瓶頸問題,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同志要求,采取各種措施推進煤礦智能化建設。他指出,面向“十四五”,國家煤礦安監局將繼續加大包括掘進智能化在內的煤礦智能化建設和煤礦機器人研發應用工作。推動有關部門將煤礦智能裝備列入國家發展“十四五”規劃,加大對煤炭行業“工業互聯網”建設的支持,開展煤礦機器人和智能裝備系統集成創新,推動煤礦高質量發展,推進煤礦智能化建設向更加全面、可靠、協調、更高水平發展,提升廣大礦工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實現煤礦安全生產形勢根本好轉。
孫守仁以《解放思想開放創新全面構建安全高效綠色智能的現代化煤礦掘進新體系》為題,作了主旨報告。報告回顧了煤炭行業掘進發展成就和經驗,分析了問題,并針對“十四五”時期如何打造現代化煤礦掘進新體系暢談了思考。他指出,煤炭行業歷來十分重視掘進工作,經過多年來的沉淀發展,探索并實踐了符合我國煤礦條件的掘進模式,有效保障了煤炭安全高效開采,掘進裝備生產經營模式得到了持續擴大,重大技術裝備研制成果顯著,特別是近年來,依托現代科學技術,煤礦智能掘進取得了明顯進展。結合當前煤炭行業發展情況,他闡述了掘進工作的重要性,深入分析了掘進工作存在的不足和短板,提出未來要建立堅持安全掘進,增強安全保障能力;堅持高效掘進,全面提升掘進效率;堅持綠色掘進,建設美麗礦山;堅持智能掘進,建設智能化煤礦的現代化煤礦掘進體系。通過不斷解放思想,堅持礦工至上,推動開放創新,加快裝備升級,促進管理提升,優化系統設計,進一步提升煤礦掘進的科學化水平。
最后,他表示,要以此次快速掘進現場會為契機,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堅持自主創新的核心地位,加快形成以國內煤炭市場大循環為主,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的發展新格局,積極構建安全、高效、綠色、智能的現代化煤礦掘進新體系,全力打造安全可靠、系統優化、裝備先進、管理科學、綠色低碳、智能快速的掘進新局面,進一步提升煤礦掘進科學化水平,努力為支撐“十四五”煤炭工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
來自煤炭行業的專家學者、企業代表,紛紛圍繞煤礦快速掘進技術研究成果、具體做法和實施路徑,進行了主題報告和研討交流,既有各自領域的研究成果、設計理念和管理經驗,也融合了他們的創新實踐和思考,明確了當前發展形勢下,煤礦快速掘進工作的創新方向和前沿理念。
王顯政在總結講話中表示,陜煤集團近年來的高質量發展,為行業的改革發展提供了好的經驗、好的做法,是煤炭行業改革發展的一個縮影。他結合當前煤炭工業發展形勢和“十四五”發展趨勢,闡述了煤炭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形勢和新要求。他指出,煤炭行業發展要堅持朝著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方向邁進,從理念上重視快掘工作,不斷加強科技創新和研發投入。企業在高質量發展的同時,也要精心打造特色企業文化軟實力,為企業謀發展,為員工謀福利。要從保護員工職業健康的角度出發,加強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強化煤礦粉塵治理,為職工提供良好的作業環境,保障員工身體健康。要以煤炭安全綠色智能化開采和清潔高效利用為主攻方向,深入研究煤炭行業轉型升級發展的重點、難點問題,探索新的思路、方法和途徑,促進煤炭行業發展由生產型向生產服務型轉變,實現煤炭由傳統能源向清潔能源轉型發展。要保持煤炭基礎能源的地位不動搖,以創新,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從開采到加工、利用,全產業鏈都要實現綠色清潔。
會后,與會代表和嘉賓,到榆北小保當礦業公司、曹家灘礦業公司,現場參觀了煤礦智能化快速掘進技術發展成果展。
日前,煤炭行業對標管理工作推進會在陜西西安召開。會議圍繞落實國務院國資委《關于開展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的通知》精神,圍繞“對標一流合作共贏”主題,分析煤炭行業對標管理工作現狀,研討建立行業對標工作機制。國家能源集團、中煤能源集團、山東能源集團和陜西煤業化工集團4家單位在會上作了經驗交流。
據介紹,煤礦智能化建設不斷加快,在提升生產力的同時,也在引發生產組織方式的變革和人員結構的調整。近幾年,我國煤炭企業積極開展對標管理,推進結構調整與重組,發展質量明顯提升,但與建設國際一流能源企業的目標和當前智能化建設的要求仍有較大差距。
與會專家指出,對標提升行動是煤炭行業應對當前全球疫情沖擊、經濟形勢持續下行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自身核心競爭力、沖擊世界一流的關鍵抓手。為此,中國煤炭工業協會針對煤炭企業對標過程中遇到的共性問題,發揮行業政策、科技、信息、數據、平臺等優勢,建立煤炭行業對標工作機制,搭建煤炭行業對標平臺并建立煤炭行業標桿中心,舉辦對標管理線上線下專題報告會等,幫助煤炭企業解決尋標難、學標難的問題,助力煤炭行業打造世界一流企業。
煤炭行業標桿中心同時揭牌。煤炭行業標桿中心由中國煤炭工業協會與陜西煤業化工集團共建,陜西煤業股份有限公司負責具體承建工作。該中心將作為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的二級機構,擔負包括建立行業標桿評價標準體系、幫助企業找準學習標桿路徑、打造行業對標管理范式等6 個方面的主要職責。
本次會議由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主辦、陜西煤業化工集團協辦、陜西煤業股份有限公司承辦。
近日,在智能化礦山創新發展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國法提出了5G+智能化煤礦巨系統概念,并介紹了5G+智能化煤礦巨系統的技術進展。
王國法表示,煤礦是一個開放、復雜的巨系統,有上百個子系統,各子系統之間層次邏輯交叉,并與周圍環境之間存在物質、能量、信息的交換。煤礦又與外部市場、生態環境等相關聯。基于此,5G+智能化煤礦巨系統架構概念應運而生。
5G+智能化煤礦融合了5G、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邊緣計算、云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并重塑開拓設計、地測、開采、掘進、運輸、通風、洗選、安全保障、生態保護、經營管理等內容,使其具有自感知、自決策、自執行的基本能力,實現巨系統的協同智能化運行。
5G+智能化煤礦巨系統的總體架構為一平臺(智能化管控平臺)、一張網(5G 融合通信網絡)、一片云(企業云大數據)、一視圖(4D-GIS)和十大應用系統,以“智能化生產決策控制+機器人作業”為實現路徑。
據了解,5G+智能化煤礦巨系統建設已有一些推進經驗。以5G+高效融合網絡及精準位置服務系統為例,地面建成5G+北斗精準定位系統,可滿足露天開采和地面礦區的智能化應用需求;井下建立5G+融合定位系統,通過5G+UWB 定位、毫米波雷達感知和車載SLAM等技術,為井下人員定位、輔助運輸、車輛調度等提供高精準的實時位置服務。目前,該系統已在張家峁礦業公司成功應用,實現了柴油車、電池車等從輔助運輸車庫到井下全程無人駕駛。
據介紹,張家峁礦業公司14301 回采工作面和15212 掘進工作面已經投用了雷達激光點云測距儀。該裝備可將激光測距儀與智能綜掘、智能回采技術深度結合,改變了傳統的手動上圖,每分鐘更新測量數據,在一張圖上實時顯示掘進和回采位置,實現了進尺數據的自動化采集。
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消息稱,2020 年1-10 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83.78萬億元,同比下降0.6%。采礦業主營業務收入30894.5億元,同比下降10%。
其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5934.8 億元,同比下降10.7%;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401.1億元,同比下降20.9%;黑色金屬礦采選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151.2億元,同比增長8.2%;有色金屬礦采選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094.3 億元,同比下降5.2%;非金屬采選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753.6 億元,同比下降1.7%;其他采礦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8億元,同比下降68.8%。
2020 年1-10 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0124.2億元,同比增長0.7%,1-9 月份為下降2.4%。采礦業實現利潤總額3072.3 億元,同比下降34.5%。
其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實現利潤總額1772億元,同比下降27.7%;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實現利潤總額474.3 億元,同比下降68.5%;黑色金屬礦采選業實現利潤總額303.3 億元,同比增長46.4%;有色金屬礦采選業實現利潤總額281.3 億元,同比增長9.3%;非金屬采選業實現利潤總額247.8 億元,同比下降1.5%。
此外,2020年1-10月份,煤炭開采和洗選業營業成本11307.1 億元,同比下降8.5%。采礦業營業成本22871.3億元,同比下降5.5%。
黑龍江省煤礦智能化建設現場推進會議日前在龍煤集團召開。本次會議的召開,不僅標志著龍煤集團智能化礦山建設試點工作在雙鴨山礦業公司取得成效,也標志著龍煤集團落實新發展理念依靠科技進步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正在開創新局面。
黑龍江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李海濤出席會議并講話,國家煤礦安監局行管司司長孫慶國講話,黑龍江省政府副秘書長馮昕主持會議。
李海濤在講話時強調,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上來,大力推進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設,全面提升煤礦安全基礎建設水平,早日實現黑龍江省煤炭行業跨越式發展。
李海濤強調,推進智能化建設,是落實以人為本理念、保障礦工生命安全的迫切需要,是促進煤炭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是解決煤礦生存發展的關鍵舉措。各市地和煤炭企業要堅持煤炭高質量發展主線,緊盯沖擊地壓煤礦全部實現智能開采和局部生產系統智能開采兩個目標,抓好設備和人才“兩個核心要素”,突出技術攻關、資金投入、設備維護、災害治理“四個環節”,強化戰略布局、示范帶動、組織保障和政策保障,全力推動煤礦智能化建設工作。
李海濤要求,要時刻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全力打好年終歲尾安全“攻堅戰”、元旦春節安全“持續戰”及全國兩會安全“鞏固戰”,為實現全年經濟正增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營造和諧穩定的安全環境。
孫慶國在講話時強調,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堅定信心,加快推進煤礦智能化建設。黑龍江省作為傳統煤炭大省,要統籌謀劃,綜合施策,多維度推進智能化建設。要把煤礦智能化建設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十四五”規劃計劃、目標、任務、措施,分類實施,推動煤炭行業轉型升級。要根據地區特點、災害類型,開展智能化試點工作,用身邊的典型帶動更多的煤礦走智能化道路。要加強經驗交流推廣,用先進經驗改變觀念,用先進典型堅定信心,用先進做法鞭策后進。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將全力支持黑龍江省煤礦智能化建設和煤礦機器人研發應用工作,支持黑龍江統籌做好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推動黑龍江煤礦實現安全發展、高質量發展。
黑龍江煤礦安監局局長張瑞庭就推進煤礦智能化建設提出要求。他強調,要堅持依靠智能化建設,真正實現“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發展智能化、使用機器人,是實現安全發展、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制勝之路;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下定決心,借鑒經驗、加大投入、推廣運用,通過科技興煤、科技強安,積極走上智能化的發展之路、安全之路;要看準趨勢、把握趨勢,深化科技強安理念,強化政策引導先行,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優先支持智能化煤礦產能核增,合理釋放先進產能,不斷提升本質安全水平,確保煤礦安全形勢持續穩定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