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生態環境部會同各地各相關部門深入貫徹黨中央關于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決策部署,狠抓各項任務落實,全國空氣質量明顯改善。
“十三五”期間,產業結構綠色轉型升級取得實質成效。化解鋼鐵產能約2 億t,1.4 億t“地條鋼”全部清零,截止到2019年底燃煤電廠累計完成超低排放改造8.9 億kW。目前,全國約6.1 億t 左右的粗鋼產能正在實施超低排放改造。完成火電行業的超低排放改造后,正在積極推動鋼鐵行業的超低排放改造。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重點地區的39 個城市列入2018、2019 年“散亂污”企業清單臺賬的7 萬余家企業清理整頓開展專項排查,發現問題及時移交地方政府并督促進行整改。
我國能源結構進一步清潔化低碳化。集中力量推進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等區域散煤治理,累計完成散煤治理2500萬余戶。
我國成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領導小組和汾渭平原大氣污染防治協作小組,制定實施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汾渭平原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強化重點時段污染治理,實現精準施策。為科學精準、依法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印發了《關于加強重污染天氣應對夯實應急減排措施的指導意見》對39個重點行業按照績效采取差異化減排措施,實現精準治污、科學治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