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閏
近年來,隨著大家理財意識的提升,“月光族”以及一些初入職場的新人也希望通過理財實現財務自由。與此同時,他們也會心生疑問:低收入人群怎樣理財比較好呢?
想要理財,首先得要有財可理。雖然不管錢多錢少都能理財,但要理財自然還是錢多一些比較好。因為有些理財是有門檻的,錢多一些選擇就更多一些。那是不是錢少就不好理財了呢?也不是,錢少也有錢少的理財方式。
正常來說,月收入3000-4000元,可能也就剛好夠花,當然對于有些人來說可能不夠。可如果真要想省錢的話,一個月省個1000-2000元也不是不可能,而且如果想要有財可理的話,還必須省出點錢來。如果一個月能省出1000-2000元,就可以有以下幾種方案可選。
保守型理財最重要的就是保障本金的安全,收益的高低是其次的。而能夠保障本金安全的理財產品,無非就是存款、結構性存款、國債和國債逆回購,不過這里要把結構性存款除去,因為目前的結構性存款最少是1萬起投,顯然買不了。
存款、國債和國債逆回購這三種,可以做一個資金分配,部分資金用于期限較長的存款和國債上,因為期限較長收益會更高一些。部分資金可放在較短期限的存款和國債逆回購上,這部分的資金雖然收益不高,但可流動性較好,可當作日常的備用資金使用。此外,貨幣基金雖然不承諾保本,但一般本金也很難出現虧損,也能和短期存款、國債逆回購一樣作為短期理財配置。至于具體選哪種,可根據當時各產品的收益率來確定。
穩健型理財是兼顧收益和風險的理財風格,雖然要求穩健,但也不一定非保本不可,不過在收益上要比保守型理財更高一些。適合這種風格的理財產品,有銀行理財、保險理財、信托理財、債券基金等。考慮到門檻的問題,大部分的銀行理財、信托理財都不符合要求,只有從小部分的銀行理財、保險理財和債券基金中選。
銀行理財和保險理財其實差不了很多,大多數都有一定期限,可作為定期理財來配置部分資金,債券基金一般都沒有固定期限,只要是在交易日都能買賣,可作為活期理財來配置部分資金。
激進型理財注重的是收益,為了高收益可以承擔較大的風險。對于錢不多的人來說,通常都有通過投資理財讓資產快速增長的想法,因為就算是虧錢,也沒多少錢可虧。有這種理財想法的,可選項就有股票、股票基金、期貨等。
期貨雖然更適合以小搏大,但門檻較高,錢少不適合。股票和股票基金門檻都沒問題,可如果是對股票不是很了解的話,選擇股票基金比股票更優,因為買股票基金是讓懂股票的基金經理幫你理財,總比自己亂投資要好。堅持做基金定投的話,賺錢的概率還是比較大的。不過,無論是選擇股票還是股票基金,都不要挪用生活費或借錢,不然一旦虧損就會陷入窘迫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