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文明
(西山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鐵路分公司,山西 太原 030053)
鐵路作為國民經濟的大動脈,其存在和國計民生息息相關,保障鐵路運輸安全非常重要的。鐵路的運輸安全離不開日常養護,這就對鐵路養護管理提出高質量的標準,為此,在加強鐵路工務線路管理工作的同時,還應提高鐵路工務線路工作的安全度與可靠性。
隨著科技的進步,鐵路工務線路養護也應順應時代發展和創新。此外,由于自然氣候、地形、列車負載等影響,鐵路設備的技術水平也會處于波動狀態。為確保鐵路運行處于正常水平,以安全性與可靠性為出發點,對鐵路工務線路養護管理予以重視非常有必要。應將新的技術、管理措施應用到鐵路工務線路的養護,提升工務養護水平,推動鐵路工務養護維修的理念創新,完善線路養護管理體制。
現階段,鐵路工務養護主要有“修養分開”與“修養合一”兩種模式。修養分開采用機械化設備對鐵路線路進行綜合養護,并由工務段進行配合,對重點線路進行修補;采用工務段帶領的機械化維修養護團隊進行綜合維修養護,配以養路領工區作為輔助手段。而修養合一則是采用專業化的機械隊伍分區段對鐵路進行綜合養護維修。
鐵路行業逐步引入多元化的新興技術及設備,無縫鐵軌、無砟鐵軌、板式鐵軌等,這也意味著要對鐵路工務線路的養護標準提出更高的要求。但從實際情況來看,盡管我國鐵路系統已逐步引進新技術、新人才,以期助力鐵路行業的發展,但對于鐵路工務線路的養護,相關職能部門并未充分結合現實需求變更思想。在預防性養護、培訓養護職工的養護水平、安全管理體系等方面都處于不理想的狀態,導致鐵路各工務段的養護效果受到一定影響。由于養護思想存在滯后性,鐵路工務線路養護質量及水平也由此受到影響。
在鐵路工務線路養護過程中,通常需要利用相應的數據采集工具對檢測之后的數據予以收集,以此作為養護手段的參考依據,軌檢車、車載添乘儀就是常用的工具。但是,僅僅只在路軌檢查之后做數據統計顯然無法滿足鐵路工務線路養護的實際需求,從安全角度考量,軌檢車與車載添乘儀的數據采集并不能從根源解決鐵路工務線養護問題,無法對各工務段的病害及早預防,更不能及時提出解決方案。在數據采集工作結束之后,還需要對鐵軌參數予以分析,與此同時,工務段人員需要依據相關參數進行系統化的深入分析,由此才能制定與之相符的養護措施及方案。然而,在此過程中,由于檢測手段缺乏創新,依然沿用之前的檢測手段,鐵路養護人員自身缺乏創新意識,導致檢測數據結果不準確。在缺乏快速傳遞信息情況下,車間工作人員無法制定系統、全面的鐵路工務線路養護措施。
鐵路軌道不同工務段的自然環境及地形地貌存在差異性,意味著鐵路工務線路的養護方式也應多元化,如此才能滿足實際需求。正是由于自然因素及地形地貌因素的影響,各工務段的鐵路軌道結構不盡相同,這也軌道結構零部件、軌道幾何整正、道床以及鋼軌等方面的養護工作更為復雜且難易程度不相同。例如,高原地區的鐵路工務段與平原地區的鐵路工務段的養護工作就存在較大區別,鐵路養護人員在開展工作時,需要結合當地的自然環境及地形地貌以及鐵路軌道的不同特點予以分析,由此才能制定與之相適應的養護方案,在預防性養護、矯正性養護以及綜合養護等方面予以完善,避免因軌道斷裂等現象而影響交通運輸安全。
隨著鐵路工務線路養護的改革,應進一步優化思想,從思想意識方面激發鐵路工務線路養護工作人員的創新意識及責任擔當,以提升鐵路交通運輸安全為己任,主動尋找適應時代環境變化的鐵路工務線路養護創新方式。同時,相關職能部門應加強度鐵路工務人員的專業培訓工作,從創新角度提升鐵路工務人員的職業能力及專業水平,使其能夠更好地在鐵路工務線路養護工作中發揮應有作用,提升養護工作質量和效果。
對于鐵路工務線路養護管理,鐵路系統相關部門應清楚認識到當前時代環境的變化對養護工作有著更高的技術要求。為此,應重視更新技術,對鐵路工務線路加大檢測手段予以改革。首先,需要依據鐵路的實際建設需求及各鐵路各工務段的特點制定科學、合理的檢測方案。在此過程中,要對軌道網、軌道結構予以深入了解,并利用先進的檢測設備,對軌道的參數予以測量,然后將參數導入GIS系統,利用現代化技術對參數進行分析,在經過數據清洗、分析等過程之后,依據數據結果制定出各工務段的線路養護方案。對于經參數分析之后存在較大安全隱患且易于反彈的鐵路工務段,尤其需要加強監控力度,其相應的鐵路工務線路養護方案也應注意給予后續階段的持續關注。值得注意的是,在檢測過程中,鐵路工務線路的檢測人可以利用非接觸式高速渦輪傳感器進行軌道縱斷面的檢測工作,采用此方式,不僅可以大大提升檢測數據的精準度,而且可以有效促進檢測工作效率的提升。
鐵路工務線路養護需要以靈活、多元化的方式深化改革,鐵路部門應積極求變,加強鐵路工務線路養護。具體而言,要做好預防性養護、矯正性養護等方面的養護工作,確保鐵路工務線路的安全運行。在預防性養護方面,主要是根據制定好的養護計劃來實施鐵路工務線路養護,其周期較為固定。鐵路工務線路養護人員定期對相關的設施在運行之后的損傷、復合等情況予以檢測,并結合安全實際需求對設備予以修繕。這種預防性養護通常是將設備的損耗控制在鐵路運行的可接受范圍內,以此做好鐵路工務線路的提前養護。在矯正性養護方面,通常是在發現相關設施的問題之后,對其予以事后養護。這需要結合鐵路工務線路的檢測數據以及不同地區的養護標準來實施,對于危害鐵路運行安全的設備及器材,需要盡早處理。
鐵路工務線路養護改革任重而道遠,需要優化思想,創新養護意識;更新技術,改革檢測手段;積極求變,加強養護及維修,以此進一步提升鐵路工務線路養護質量與水平,進而提高鐵路保持在正常運營水平。
[ID:009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