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世界煉油協會(WRA)在ERTC年會顧問委員會視頻會議上討論了新冠病毒疫情、油價下跌等當前經濟環境和遠期凈零碳排放要求對煉油行業的影響,認為碳捕集+封存+利用(CCUS)、氫能、生物燃料和循環經濟都是應對凈零碳挑戰的可選方案,但要解決當前煉油廠盈利問題,還是要靠數字化(促進能效提高和卓越運營)、產品多樣化(油化一體)和投資渣油加工技術。
在不足30美元/bbl(1 bbl≈159 L)的原油價格下,抓住了中質含硫原油和重質含硫原油更大差價的深度轉化煉油廠確實還能盈利。這種差價是因沙特和俄羅斯對原油市場份額的分歧造成的。但是,新冠病毒爆發造成了美國和西歐等大國和地區交通需求銳減,對石油的需求何時恢復、能否恢復很難預測。煉油商為應對低需求,采取了關停裝置、提高能效等措施。
為了實現遠期凈零碳排放的目標,歐洲煉油廠需要采取更加可持續的發展戰略,發現新的CO2減排路徑。關于CCUS,委員會的顧問們普遍持樂觀態度,但對技術成熟度認識不一。建議想辦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煉油廠少產CO2,而不是產出后再去捕集。氫氣在減少碳排放中將比電發揮更重要作用,很多人認為氫是未來的能源載體。關于生物燃料,煉油廠還沒有做好共加工生物基原料的準備。為了在技術上實現整合,煉油商們都很想知道有哪些處理這種新原料的新催化劑,特別是如何避免腐蝕問題。此外,發展循環經濟,回用原料、回收終端產品,經濟上更劃算,原料來源更有保障。道達爾公司最近宣布正在生產生物基塑料、回收塑料,并設定了到2030年總回收產能達30%的目標。
煉油廠的成本中大部分(50%~60%)是能耗支出,有必要搞清楚長期來看如何減少能量損失。有一位顧問說,通過對當前資產的開發,煉油商可以節省20%~25%的成本。大家都認為煉油廠將依靠數據交換來不斷提升能效,從而在全球范圍內保持競爭力。數字孿生在新冠病毒疫情爆發期間非常有用,因為它能夠預測短期和中期不同情境。病毒疫情造成石化產品需求下降,但肯定會回彈。許多國際石油公司已經投資了石化一體化項目。石化一體化或者從FCC裝置生產石化產品對于煉油商來說非常重要,可使其產品多樣化。對現有資產的最后一個投資解決方案是渣油加工技術,對于獲得高利潤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