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油行業過去面臨的挑戰從未像在新冠肺炎(Covid-19)危機下這樣嚴重。隨著各國實施封鎖,阻止全球冠狀病毒流行,石油產品需求已近崩潰,原油市場也隨之崩盤。2020年第二季度比去年同期全球石油需求量少了 900 Mbbl/d(1 bbl≈159 L)。Wood Mackenzie公司煉油和化學品副總裁Alan Gelder表示:“煉油廠開工率和盈利能力驟降,產量下降,利潤下滑,甚至造成少數煉油廠暫時關閉?!?/p>
能源轉型加石油需求見頂對煉油行業的雙重打擊或許會進一步惡化。自1980年以來,全球煉油增長了25%,但不同地區差別巨大。投資流向產銷強勁地區,而產能削減、煉油廠關閉的案例并不少。未來20年還會重演同樣的故事。Wood Mackenzie公司的“能源轉型展望”報告認為,盡管如此,煉油業仍會增資。發展中國家人口的持續增長和收入增速超過了車輛燃油效率和運輸車輛電氣化增速,后面兩個因素導致石油需求減少了10 Mbbl/d以上,但總需求還是增長的,目前來看,煉油行業還將長期存在。針對中東和亞洲的區域增長需求,還要增加煉油產能。而經合組織國家由于燃油效率提高和車輛電氣化,其需求降低,未來5年內煉油資產關閉、淘汰的風險越來越大。
世界級煉油廠變得越來越大,而能源轉型削弱了全球石油需求增長。如果要建新煉油廠,必須堅持大型、沿海、煉油化工高度一體化的方針,才能保持競爭力。
經合組織國家的煉油廠必須應對當地需求下降和社會及政治格局變化。液體燃料的生產和運輸碳強度居高不下,傳統的選擇性投資和成本控制手段已無法應對。可以提高煉油化工一體化的核心競爭力,打造碳捕集、碳封存、化學回收、LNG和可再生能源融為一體的“低排放能源綜合體”。
在全球氣溫上升限制在2 ℃以內的氛圍下,疫情對全球煉油業是雪上加霜。Wood Mackenzie公司的“加速能源轉型報告”預期電池技術和氫能在汽車上大有可為,區域煉油商還是要考慮周邊消費和投資環境。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在碳生命周期上下功夫當然好,但沒有萬能的解決方案,策略分析對未來發展從來沒有這么重要。無論如何,煉油行業必須把碳密集的原油轉化成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