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淑紅
(聊城市東昌府區水利局,山東 聊城252000)
王鋪灌區屬黃泛沖積平原,灌區位于馬頰河以北,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涉及梁水鎮鎮、斗虎屯鎮兩個鎮的106 個行政村,受益人口8.35 萬。灌區內農業糧食種植以小麥、玉米為主,兼做棉花、蔬菜等,對灌溉排澇要求較高。王鋪灌區骨干排水河道是馬頰河,下級排澇體系由灌排合一的灌溉渠系組成。灌區原有水源王鋪泵站,設計提水流量14.4 m3/s,共12 臺機組,配套功率960 kW,由王鋪分干、王崗分干兩條輸水干渠供水,長27.48 km,下轄支渠30 條,長97.33 km,配套建筑物177座,渠系及建筑物相對完整。通過新建李莊灌排潛水軸流泵站作為第二水源,解決灌區存在的用水矛盾,并增強排澇能力。
馬頰河位于王鋪灌區的南部,是該區域的骨干排澇河道,河內常年有水,水質清澈能滿足灌溉用水質標準,并且馬頰河下游薛王劉節制閘閘底高程26.20 m,閘門5 孔,寬度10 m,高度5.0 m,正常蓄水量430 萬m3,最大蓄水量520 萬m3,年調蓄水量2 000 萬m3。因此在薛王劉節制閘上游建提水泵站,水源有保證。
根據王鋪灌區水系分布,王鋪分干二支是向下游送水的主要渠道,由王鋪分干樁號7+140 處分出,運行9.6 km 后穿聊臨路之后繼續向東北方向延伸直到灌區最下游。擬選站址李莊泵站位于馬頰河與聊臨路交匯處下游,馬頰河左岸樁號62+945,是距王鋪分干二支距離最短處,并且該現狀位置是該區域入馬頰河排水口,適于建設排灌泵站。
2.2.1 總體設計
李莊排灌泵站位于馬頰河與聊臨路交匯處下游,馬頰河左岸,樁號62+945,是排灌泵站。泵站設計流量為3.6 m3/s,配套700QZB-70G 潛水軸流泵2 臺、500QZB-100GA 潛水軸流泵2 臺,總裝機容量290 kW。
李莊泵站包括進口段、引水管道、泵站前池、引水閘、泵室、出水管、出水池、出口排水閘、穿堤涵洞及出口段等10 部分。當水泵引水灌溉時,引水閘門開啟,排水閘門關閉;當汛期排澇時,排水閘門開啟,引水閘門關閉。泵站各部分呈直線排列,與馬頰河大堤正交。
站址處馬頰河現狀灘地寬210 m(均為耕地),內外堤腳寬30 m,堤外為聊臨路邊溝外接王鋪分干二支渠。為了少占耕地,李莊泵站除進、出口段外,所有結構都在現狀地面以下,設計為下沉隱蔽式鋼筋混凝土結構,地下隱蔽式結構的排灌泵站在東昌府區建設尚屬首次。
2.2.2 設計要點分析
1)泵站引水段設計。泵站引水段長210 m,結構形式選擇分別對明渠襯砌、砌石蓋板涵、鋼筋混凝土管3 種形式進行了比較:明渠襯砌結構施工簡便易行,造價低,但需要永久占地;砌石蓋板涵結構施工工期長,石材采購困難,造價較高,不需要永久占地;鋼筋混凝土管結構施工工序簡單,施工工期短,造價和砌石蓋板涵基本一樣,不需要永久占地。綜合以上因素,經過分析,在盡量不占用耕地的前提下,確定泵站引水管道采用2 孔直徑為2 m 的鋼筋混凝土承插管,管底高程27.86 m,上游端與進口段八字墻相連,并設鋼制攔污柵2 扇,下游端與泵站前池連接。
2)泵室段設計。在盡量少占用耕地的前提下,將電機層下沉到地面以下,設計為下沉隱蔽式鋼筋混凝土結構,操作室移到管理房進行遠程可視操作。泵室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長10.265 m,凈寬4.4 m,分為上下兩層,全部在現狀地面以下。
2.2.3 泵站水力機械設計
1)泵型選擇。根據以往工程經驗,對立式軸流泵、潛水軸流泵、潛水混流泵進行比較。選用潛水軸流泵和潛水混流泵,具有立式軸流泵不可比擬的優點,一是電機與水泵構成一體,無需在現場進行電機、傳動結構、水泵軸線對中的裝配工序,現場安裝方便、快速;二是能省去機泵間長軸和軸承,機組運行更為可靠;三是能減少泵站上部工程,從而節約工程造價。但是潛水混流泵相對潛水軸流泵揚程較高,流量較小,因此本設計采用潛水軸流泵。
2)單機流量選擇。單機流量大的水泵機組,雖然機組數量減少,廠房規模減小,但單機設備功率增大,需要的淹沒深度增加,不利于渠道水位變化時機組的調節運用;如選用單機流量過小的水泵機組,則水泵數量增多,廠房及出水池規模增大,投資增加較大。因此,根據多年運行經驗,綜合考慮進水池水位、灌區用水需求,選用兩套不同功率、不同流量的4 臺潛水軸流泵,分別為:700QZB-70G2 臺,設計流量為1.2 m3/s,配套電機功率為90 kW;500QZB-100GA2 臺,設計流量為0.6 m3/s,配套電機功率為55 kW。當水位高、用水需求大時開啟大功率軸流泵;當水位低、用水需求較小時開啟小功率軸流泵,既滿足用水需求,又達到節能目的。
3)水泵出水鋼管布置。李莊泵站4 臺機組橫向梅花型布置。水泵出水鋼管通過鋼制三通分別伸向上下游兩個方向,出水鋼管上安裝手電兩用蝶閥控制出水方向。
2.2.4 泵站遠程操作系統設計
為了便于操作,在管理房內設置了控制室和操作室,4 臺軟啟動柜呈一字型布置,啟動柜內分別設有限流器、限位器和限壓器和電機相連,進行非常狀態下的自動控制,對電機進行多重保護。在泵站進口設有水位遠程控制,與操作室的遠程控制系統相連。在泵站出口輸水區段設有自動測流儀,對泵站出水流量進行自動測量。
2.2.5 出口段輸水渠道設計
出口段輸水渠道長135 m,下游接王鋪分干二支渠向下游送水。輸水渠道設計斷面為復式斷面,輸水斷面結構形式為全斷面現澆混凝土,厚度10 cm。由于站址處地勢較低,輸水渠道設1 m高堤防,堤防為均質土堤,頂寬2 m,邊坡1∶2,內堤腳處設1 m 寬混凝土硬化戧臺,既保證了土堤的安全,也作為管理人員巡視水情的交通便道。
李莊排灌泵站于2017 年12 月底建成運行。作為王鋪灌區的第二水源,與上游的王鋪泵站共同運行,互為水源補充。以聊臨路、京九鐵路為邊界,王鋪泵站承擔邊界以西區域,李莊泵站承擔邊界以東區域的灌溉任務。項目建成后,經歷了2018 年、2019 年兩年灌溉提水檢驗,共開機4 350 臺時,提水量達到1 277.71 萬m3,完成灌溉1.06 萬hm2,春灌灌溉周期由原來的47 d 縮短到39 d;由于馬頰河常年有水,李莊泵站根據需要可以隨時開機提水,除春秋灌溉外共開機提水1 872 臺時,提水量543.45 萬m3,使王鋪灌區下游區域實現了適時灌溉,提高了灌區的適時灌溉率,每年新增糧食產量110 萬kg,增產效益達到220 萬元。李莊泵站運行兩年來,工程設備完好率、安全運行率、裝置效率、能源單耗等各項指標均滿足設計要求,運行情況良好。該泵站的投入使用緩解了王鋪灌區的用水矛盾,實現了水資源的科學調配和合理使用,解決了王鋪灌區下游用水難的問題,同時也可減少區域洪澇災害發生的頻次,降低洪澇災害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