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清亮

新賽季的CBA聯賽已于10月17日開打。此前的賽程預告上,所有和八一男籃對陣的場次后面都標注著“待定”二字,似乎預示著這支在中國體壇具有代表性的隊伍行將告別歷史舞臺。比賽開始后,八一隊果然沒有出現在賽場上,盡管人們努力尋找王治郅運籌帷幄的身影,尋找鄒雨辰、許鐘豪等奮力拼搏的青春熱血。喧囂一時、風傳多年,官宣之后,一切已塵埃落定……
八一男籃曾經創造過無數輝煌,撐起中國男籃半壁江山,承載了幾代人的記憶與使命,為新中國體育事業發展做出巨大貢獻,被中央軍委授予“團結拼搏的體壇勁旅”。在歷史和時代發展的規律面前,他們無可選擇。
感慨之余,人們都明白:告別,是歷史的進步!
在CBA之后即將開打的女排超級聯賽,八一女排的情形和八一男籃完全一樣,也不見身影了。這支隊伍可以比肩八一男籃,創造過許多驕人戰績,被總政和全國婦聯授予“三八紅旗先進集體”稱號,陳招娣、曹慧英、楊希、楊錫蘭、吳詠梅、趙蕊蕊……每一個名字都熠熠閃光,都是中國女排在世界排壇縱橫馳騁所向披靡的符號,是女排精神的發揚和傳承。比這兩支隊伍更早消失的是八一男子足球隊,在中國足球職業化浪潮中,由于無法實行市場運作,于是順應大勢,在2003年底宣布解散。那支隊伍也曾經為足球國家隊輸送過許多優秀人才,他們的名字耳熟能詳:哈增光、曾雪麟、李富勝、賈秀全……
八一男籃隸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體育工作大隊。八一體工大隊成立于1951年,成立的初衷是以體育工作為中心,以豐富官兵業余文化生活、輔導部隊開展體育活動、培養專業競技體育運動員為目標;工作宗旨為指導或者輔導部隊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增強官兵體質,豐富官兵的文化生活,促進官兵全面發展,直接生成部隊戰斗力。在近70年的發展歷程中,很好地履行初衷,完成使命,為豐富部隊官兵業余文化生活,亦為新中國體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新中國第一個打破世界紀錄的人是舉重運動員陳鏡開,來自八一,一“舉”震驚世界。中國恢復在國際奧林匹克大家庭合法席位后,一次次國際競技體育的大賽上,來自八一的運動員都是為國爭光、摘金奪銀、讓國旗冉冉升起的重要力量。遠的有馬艷紅、李延軍、李對紅等,近的有劉國梁、林丹、彭勃、肖欽等。每一個名字都不曾被忘記,也不會被忘記。
他們是運動員,更是軍人;他們有運動員的全面技術,更有軍人的特殊氣質。團結拼搏、意志頑強、作風硬朗、紀律嚴明、服從大局、甘于奉獻,是每一個來自八一的運動員的標簽。受到中央軍委嘉獎的八一男籃也不例外,他們曾經很長時間站立在中國籃球的潮頭,久盛不衰,戰績驕人,得益于在部隊的特殊體制下刻苦訓練、永不服輸的作風。劉玉棟被稱為“戰神”,就是對這支隊伍精神的準確詮釋!在職業化最初的那幾年里,同樣得益于體制的延續,吸引并集中了全軍乃至地方的優秀人才,依靠雄厚的底蘊,八一隊曾連續六年奪得CBA的總冠軍,此后還獲得過兩次第一。八個冠軍,一時風光無兩!
得益于體制,也必然受制于體制。體育職業化發展,部隊曾經的穩定和高福利越來越顯得吸引力不足。八一隊無法引進外援和優秀人才流失,實力大打折扣、每況愈下,自2009年3月15日首次無緣季后賽,到上賽季6勝40負位列CBA倒數第一,這樣的戰績很尷尬。
曾經得到無數榮譽,又不得不面對一輸再輸、體面不在的情況下,此時退出,不是退步,而是歷史的必然、時代的進步,不必惋惜。希望那些各奔東西的八一隊隊員們將長期在部隊中養成的嚴明紀律、嚴格訓練和比賽作風,帶到新的隊伍,帶動新的隊伍。
再見,八一男籃!歷史會銘記這支隊伍,中國體育也不會忘記這支隊伍。向他們致以軍人的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