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建明
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
《意見》中強調,要完善大型體育場館免費或低收費開放補助政策,支持體育場館向社會免費或低收費開放。要提高場館賽后利用率,通過多種方式,比如委托專門機構進行運營,加強對大型體育場館開放的支持。現在中央財政每年都安排一定數量的資金補貼大型體育場館免費、低收費向社會開放,同時也鼓勵各地政府結合本地實際,推進中小型公共體育場館向公眾開放,這樣能夠使體育場館更好為全民健身服務、為群眾體育發展服務。
社區是人民群眾生活的基本單元,所以在健身設施建設方面,我們要更多地向社區傾斜,增加社區體育設施和完善設施功能。群眾體育再提升就是要打造一個品牌,即“全國社區運動會”,這是基于各地、各社區群眾喜愛的體育活動來組織開展經常性的社區運動會。我們還要組織全國性的社區體育賽事和活動,活動要改變以往群眾體育辦賽過程中,只是在一定范圍內挑選高手的方式,更突出基于社區,基于我們平常群眾經常鍛煉的基本單元組織活動和比賽。

范桂榮
徐州市體育館館長
本次出臺的《意見》無疑于一聲春雷,喚醒沉睡的體育場館積極地參與全民健身。當下我國體育場館數量及面積有限,一些場館設施已經十分陳舊,沒有資金及時翻新。更為嚴重的是除了一部分大型場館為人所熟知,不擔心客流外,中小型場館大多面臨著舉辦賽事之外經營慘淡的尷尬境地。運營困境的關鍵在于體育場館模式已經顯現出很大的局限性,不僅無法引入更多的客流,還缺乏靈活開放的互聯網思維,管理只求平穩,不求創新。在這樣的形勢下,如何根據附近居民的切實運動需求,嘗試“一館多用”、“一場多用”,打造多功能、高兼容性、合理組合的“變形金剛”型體育運動場館,提供大眾健身,承接體育賽事,還能承接各項娛樂、展會、培訓等活動,體育場館管理者需要更多思考的方向。
更進一步說,從吸引消費者來場館參加體育運動為出發點,將與體育運動密切相關的餐飲、娛樂、體育器械租售、教練培訓等各項消費需求集中在一起,提供一站式配套服務。努力將體教娛三者整合,搭建聯動消費的平臺,培養具有當地特色的體育文化,最終實現體育文化服務綜合體,滿足普通群眾多樣化的運動、休閑需求,讓一個家庭中不同年齡段的個體從早到晚都能在一個場所找到不同層次的休閑方式,拉動整個地區體育產業的跨越式發展。

林露
運動達人
體育場館投資大,維護成本高,這是大家都清楚的事實。大部分體育場館由政府投資建設,體育部門運營,場館的運營收入大多不與工作人員的績效掛鉤,這部分人有時會缺乏努力經營的動力。
在二三線城市,很多體育場館長期閑置。一邊是市民缺少運動場所,一邊是體育場館因經營不善導致缺少維護資金。導致這一現象長期存在的根本原因是體育場館沒能放下自己的身段,高高在上,使用場館的費用過高,限制過多,把喜愛運動的群眾擋在了門外。
本次《意見》出臺,非常精準地切中要害。中央財政對場館補貼,場館低價、免費向市民開放,比較輕松地把人拉進來,但如何把人留住,還需要場館的經營者進一步提升服務意識,幫助市民養成運動習慣。

付立東
健身愛好者
作為一名健身愛好者,我遇到的最令人頭疼的事情就是健身房跑路,而且不止一次遇到過。健身房跑路不僅僅讓我們的“健身基金”打了水漂,更是嚴重地挫傷了大家的運動熱情。
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健身房都在野蠻生長,無序競爭。很多健身房為了拉攏會員,拼命壓低價格,靠招收大量會員來維持運轉。當周邊健身愛好者基本加入,無法吸收大量新會員時,健身房就無法維持正常運轉,跑路就成為了一些無良商家的選擇。
本次《意見》出臺,在補貼體育場館的同時,是否能夠惠及健身場所,讓健身俱樂部維持低票價的同時,可以正常運營,不要再上演一出出跑路鬧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