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種被稱作“凡爾賽文學”的文案引發熱議。凡爾賽的出處是日本漫畫《凡爾賽玫瑰》,這是日本漫畫家池田理代子創作的以法國大革命為背景的浪漫歷史劇。該漫畫的主要內容是講述路易十六妻子的上流社會生活,很有貴族氣息。而“凡爾賽文學”起源于某一網紅微博,內容主旨大致為“炫富”或“秀恩愛”。但表達過程有一定講究,要含蓄不能直白,巧妙地利用第三視角側面烘托出自己的高品質生活,比如“我還奇怪為啥開不了門”,配圖是一把正在開門的豪車鑰匙;“在學校里,能停車嗎”,配圖是露出豪車標志的方向盤……文案要抓住先抑后揚、明貶暗褒、自問自答等技巧,于無形之中給人留下生活優渥的印象。
有網友總結了“凡爾賽文學”的精髓——“用淡薄又抱怨的口吻,在不經意中炫富”。此文體一出,引得無數網友競折腰,有跟風的、有解構的、有諷刺的……一時間刮起了“凡爾賽文學”的網絡龍卷風。
觀點
人生不靠“凡爾賽”
正如一些網友所說,“凡爾賽文學”其實就是“拐著彎炫富”,在自問自答、先抑后揚的話術中,讓人感受到一種按捺不住的炫耀感。
相比赤裸裸的炫富,“凡爾賽文學”低調了不少,但“凡爾賽文學”不是文學,秀的也不是普通人的生活。與前段時間引發討論的“名媛拼單群”類似,“凡爾賽文學”往往曬出的是對奢華生活的迷醉,主人公們搭建出來的,是一個用各種消費符號堆砌出來的海市蜃樓。這是一個向“錢”看的世界,一個充滿了物欲氣息的秀場。
有人說,生活往往容易陷入兩大誤區,一是看別人生活,二是生活給別人看。秀優越、曬生活是個人的自由,自娛自樂也無可厚非,但如果被“凡爾賽文學”蘊含的價值觀牽著走,難免會陷入誤區,甚至走偏人生的方向。
社會在發展,時代為人們提供了寬廣的舞臺,人生擁有各種可能性。金錢和財富并不是唯一的價值尺度,物質生活也并非人生的唯一追求。一些網民發起“凡爾賽文學創作大賽”,以嬉笑怒罵的方式,對炫富之風進行反擊,在輕松幽默的“玩?!边^程中完成了對“凡爾賽文學”的反思——這不是真誠的表達,也不是真實的生活。
向往更好的生活,是每個人的自由和權利。既要敢于做夢,還應勤于追夢。人生不靠“凡爾賽”。用勞動創造價值,靠奮斗成就夢想,青春的未來處處充滿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