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為民
逆風行船
張君燕
美國詩人惠蒂埃出生在馬薩諸塞州的一個小鎮上,從小跟著父母務農,生活很是艱苦。一年,精心打理的莊稼眼看就要長成,卻因為連日暴雨而收成銳減。這件事對惠蒂埃打擊很大,他不停地抱怨和指責:“如果不是遇到如此糟糕的天氣,我就能獲得大豐收了。”
一天,父親帶惠蒂埃坐船出海,想讓他散散心。這天天氣很好,父親駕駛的帆船順風而行,一路順暢。然而剛剛行駛半個小時,海上突然轉了風向,一下子變成了逆風。“這可怎么辦?我們要被風給吹回去了。”惠蒂埃擔憂地說。他又開始埋怨討厭的海風,不斷地罵罵咧咧。
“省點力氣吧,孩子。我想,你的埋怨并不能讓海風改變方向。”父親說著,開始調整船帆的方向。當父親把船帆調整到一定角度時,神奇的事情發生了:船繼續前進了——是的,在逆風里前進!看著惠蒂埃吃驚的表情,父親告訴他,這叫“搶風行船”。接下來,父親又對他解釋了帆船在逆風中行船的原理,然后說:“經驗再豐富的水手也無法做到改變風向,唯一能做的是掌控好船帆。”
惠蒂埃沒有聽懂父親解釋的掌帆原理,但聽懂了一句話:既然無法改變風向,那就努力掌控好船帆。從此,不管遇到什么困難,他都不再抱怨,而是把全部精力用在如何解決問題上。后來,惠蒂埃從一所專科學校肄業,之后開始廣泛讀書,走上了寫作之路。
(摘自《高考季》2020年9期)
點? 睛
好水手懂得利用所有方向的風,包括逆風。那么,優秀的人也應該能從容地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不管風向如何,我們都要掌控好手里的帆。
適用話題:情緒? 困難? 從容面對? 解決問題……
椋鳥的螞蟻浴
程? 剛
委內瑞拉南部森林里有一種椋鳥,不愛清潔,身上非常臟,寄生了許多小蟲子。因為這些小蟲子的存在,椋鳥身體非常癢,但它們有一個非常好的解癢辦法:洗螞蟻浴。
某個時候,椋鳥會從天空中落到螞蟻群中,蓬松開羽毛,在地上不斷翻轉身體,讓螞蟻咬嚼身上的臟東西。只見它一會兒把身體的這一側躺在蟻群中,一會兒另一側著地,舒服得吱吱叫……原來,這些螞蟻在椋鳥落地后,便會自動爬上它的身體,尋找小蟲吃。
椋鳥和螞蟻配合得很好,雙方都受益。可有的時候,椋鳥會在洗完螞蟻浴后不久,突然落到地上痛苦地掙扎,這是怎么了呢?
原來,椋鳥第一次享受螞蟻浴后嘗到了甜頭,便會對螞蟻產生過度依賴,它身上的寄生蟲就越來越多。可前幾次它們身上蟲子少,螞蟻很快會清理完畢,然后從椋鳥身上撤下來。可當椋鳥身上蟲子越來越多時,螞蟻群清理的時間就越來越長。椋鳥可不管這些,它們享受夠了以后便起身飛走,結果導致大部分螞蟻還沒及時撤下來,便被帶到天上。等這些螞蟻把它們身上剩余的寄生蟲清理完準備撤離時,卻無法著陸了。又過了一段時間,螞蟻因為沒有寄生蟲可吃,又搞不到食物,便開始啃咬椋鳥。椋鳥因為螞蟻啃咬的疼痛而落到地上掙扎,有些甚至因為無法承受而死去。
(摘自《江蘇科技報》2020年8月28日)
點? 睛
椋鳥之所以被折磨得痛苦不已,完全是因為它的懶惰和貪圖享受。人類的生活也是如此,如果不能克制這兩個問題,痛苦便像一顆定時炸彈,隨時會在我們身邊爆炸。
適用話題:痛苦? 克制? 享受……
渾身是毒的溫柔天使
趙盛基
在南美洲的熱帶雨林里,棲息著各種各樣的蛙類,草莓箭毒蛙就是其中之一。
草莓箭毒蛙身長只有2厘米左右,一片樹葉就能托住它們。雖然是小不點,但它們通身鮮艷多彩,非常耀眼,就像萬花叢中的一朵奇葩,被公認是蛙類中最漂亮的。其次,它具有非常強的毒性,一只草莓箭毒蛙的毒性能毒死20000只老鼠,只要0.0003克就足以毒死一個人,所以又被公認是毒性最強的物種之一。
依靠美麗的優勢能吸引異性,依靠毒性強的優勢能威懾來犯之敵。的確如此,懾于它的威力,雨林里沒有什么動物敢招惹它。自然界中,除了人類,它幾乎再無別的天敵。
雖然如此,草莓箭毒蛙卻又是蛙類中最與眾不同的溫柔天使。其他的蛙類一次能產卵數百上千個,只是它們產完卵之后對自己的后代再也不管不問,是死是活聽天由命。所以,它們剛剛產下的卵常常被蟒蛇吃掉。
草莓箭毒蛙卻不是這樣。它一次只能產2-5個卵,與其他蛙類相比劣勢明顯。或許因為量少珍貴,為了確保成活,草莓箭毒蛙媽媽就格外上心。它們交配后先是將卵產在鳳梨科植物葉片構成的小“水池”,等長成蝌蚪后,再將蝌蚪放在背上,一個一個地分散轉移到不同地方的小“水池”,每個小“水池”只放一只,免得自相殘殺或者遭遇風險時被一鍋端。而且,這些小“水池”必須是媽媽認為安全隱秘和有利于蝌蚪生存成長的地方。安置好后,再在每個小“水池”排出一個未受精卵,作為蝌蚪的食物。
(摘自《天天愛學習》2020年13期)
點? 睛
草莓箭毒蛙深知自己具有美麗和劇毒的優勢,但也存在繁殖的劣勢。對于自己的優勢,它們能發揮到極致;對于自己的劣勢,它們懂得經營。因此,它們能更好地生存。
適用話題:優勢與劣勢? 正確認識自己? 策略……
麝香貓變“糞”成“金”
張達明
蒙特內格羅是菲律賓八打雁省的一名咖啡種植者,他做夢都沒有想到,他曾想方設法捕殺的麝香貓,居然幫他過上了富裕生活。
蒙特內格羅種植著80畝咖啡,盡管他與妻子辛辛苦苦勞作,收入也僅勉強維持基本生活。原因是,每年3月至5月的咖啡收獲季節,便有成百只麝香貓蜂擁而至,在夜間瘋狂偷吃咖啡果。開始,魯斯蒂科和妻子夜間輪流驅趕麝香貓,也收到一定效果。隨著時間的推移,麝香貓竟分成若干個“戰斗小組”,和他們打起了“游擊戰”。氣急敗壞的蒙特內格羅決定捕殺它們,但收效甚微,收入更是每況愈下。
一個夜晚,蒙特內格羅上網搜索關于麝香貓的習慣介紹時,其中一句話吸引了他,“麝香貓特別喜歡吃咖啡果,但在吃下后,卻無法消化果實中的咖啡豆,而咖啡豆在穿越麝香貓消化和排泄系統的過程中,受到多種酶和酸的‘歷練,能去除咖啡豆的苦澀,散發出獨特的水果芳香味。”他陷入了沉思:既然麝香貓排泄出的咖啡豆不僅沒了苦澀味,還散發出獨特的水果芳香味,如果將麝香貓排泄物中的咖啡豆用水洗凈,是否能制出味道獨特的咖啡呢?他被自己獨特大膽的設想激動得險些蹦起來。
蒙特內格羅連夜去了自己的咖啡田,打著手電拾了一籃麝香貓的排泄物,細心用泉水沖洗凈后,聞了聞,果然一股水果芳香味直撲鼻孔。他不由得心醉了,躺在地上大喊道:“可愛的麝香貓,今后就靠你們致富了。”
第二天,蒙特內格羅和妻子撿了8公斤麝香貓排泄的咖啡豆,用天然泉水洗凈后,拿到一家咖啡館,對老板說:“這種咖啡豆是我開發的新產品,你用了保證叫好,不信你可以先試試。”老板半信半疑,試著制作一杯咖啡,一口喝下后,嘖嘖稱奇地問蒙特內格羅:“究竟是什么新品種,喝一口渾身立馬清爽了許多。”蒙特內格羅故意賣關子:“這個不能告訴你,干脆點,你到底買不買這種咖啡豆?”老板說:“這么美味的豆子,為什么不要呢?”那天,蒙特內格羅收入了230美元,是普通咖啡豆售價的5倍。蒙特內格羅不再憎恨麝香貓,而視它們為發家致富的法寶,不僅想辦法吸引更多麝香貓來自家的咖啡田,更在家里養起了麝香貓,以期收獲更多的貓糞咖啡豆。
他并未獨享這個秘密,而是將這一發現告訴了附近更多的咖啡種植者。從此,當地再也無人因麝香貓偷吃咖啡果而苦惱,都將它們奉為“座上賓”而精心伺候,也都因此走上了富裕路。
(摘自《遼寧青年》2020年第9期)
點? 睛
世上沒有絕對無用的東西或失敗的事物,同一種事物,在不同人眼里,往往有不同的價值,或在不同境遇里,往往有不同的價值,只要做個有心人,善于把握機遇,即便是“糞”,也能變成“金”。
適用話題:廢物? 價值? 分享? 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