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婷婷
作文一直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寫作興趣、發展語言能力的重要時期,應遵循新課改要求,對學生作文提出個性化、創意性、自主性要求,促使學生提高作文能力。本文從素材、情感、表達三方面進行分析,研究提高作文教學效率的具體策略,以提高學生的整體寫作水平,促進語文教學良性發展。
一、開拓視野,積累素材
小學生正處于探索世界、學習知識的重要成長期,唯有不斷獲取知識才能提高自身能力。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重視素材的重要性,引導學生從不同途徑獲取語文知識,豐富寫作素材。教材是向學生傳遞基礎知識的優秀文本,也是學生寫作的重要啟蒙,教師要引導學生重視課本。同時,也要啟發學生開闊眼界,觀察生活,閱讀課外讀物,讓語文成為生活中的伙伴。
寫作靈感來源于生活,我們應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讓學生熱愛生活、熱愛生命,透過自己的眼睛看到自然界、生活中的美好,產生用語言表達情感的愿望。
比如,在教學三年級下《我們奇妙的世界》后,筆者布置了小練筆任務,要求學生先讀一讀“雨后,我們會看到地上有許多水洼……”這段文字,品味文字的內容,并要求學生續寫一段文字,思考對夏天的印象,然后描寫自己眼中的奇妙世界。在小學生眼中,夏天總是有許多美好的回憶,有人傾聽過蟬鳴,有人觀察過螞蟻上樹,這時可以啟發學生思考:你最喜歡的景物是什么?你覺得它有哪些獨特的地方?將生活與寫作結合后,學生會逐漸養成觀察生活、從生活中積累素材的習慣,寫作時也能靈活運用素材,從而準確表達自己的感受。
課外閱讀不僅能讓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同時也能鍛煉思維,在閱讀中開闊眼界,是提高語文素養的重要手段。小學階段,教師要根據學生能力和年齡推薦優質讀物,以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教學時,可就閱讀內容展開討論,邀請學生分享近期閱讀的書目,說一說最喜歡書中的哪些故事,最喜歡哪個人物,通過組織活動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為寫作積累素材。總之,閱讀與觀察是積累寫作素材、豐富作文內容的有效手段,也有助于培養語文興趣,可以通過摘抄積累、小練筆、朗讀等形式幫助學生加深印象,從而在寫作時文思泉涌,靈活運用素材,寫出生動別致的文章。
二、科學引導,豐富學生情感
人在真情流露時更容易寫出打動人的作品,只有豐富學生情感,使其主動接觸生活,增強感悟,才能促使學生發自內心地寫好作文,準確表達自己的想法。小學生對生命話題缺乏深刻的思考,只是憑自己的喜好觀察生活,對生活和生命的思考并不全面。教師要做好引導,讓學生去思考生活中的現象,觸發學生情感,使其對喜怒哀樂有準確的理解,這樣在寫作時就能做到“情感真”,不至于千篇一律。
生活中處處藏著驚喜,教師要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繪看到的事物,大家站在不同的角度觀察,就會產生多種結果。比如在教學三年級下第三單元后,組織學生寫一篇與傳統節日有關的作文,有的學生想到了春節,有的學生想寫一寫中秋節。教師先要肯定學生對傳統文化的了解,接著啟發學生整理思路:想一想為什么你喜歡這個節日?你知道哪些習俗?在節日里發生過哪些讓你印象深刻的事?你從中收獲了什么?通過有效引導,學生對作文的思考更加全面,可以充實自己的作文內容,也能把對節日的真實感受寫到作文中。
有些時候,學生對自己的情感變化缺少認識,教師要通過設定情境啟發學生,使學生準確把握自身情感變化,進而將這種感受融入到作文中。
比如描述開心的心情時,教師可以啟發:過年時家家戶戶燈火通明,大街上掛著紅燈籠,街上的人們都喜氣洋洋的,這時候你的心情是怎樣的?如果用一種動物來描述此時的心情,你能想到哪種動物?學生能聯想到歡快飛舞的小鳥、蹦蹦跳跳的小兔子。通過教師的啟發,學生的文字更生動,能用更準確、更靈活的手法表達自己的心情,使作文更有活力。
在生活中,教師也要抓住特定的事件進行講解,啟發學生深入思考,豐富自身情感。比如經歷疫情后,就要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和家國情懷,使學生對疫情有正確的認識,提高思想認識水平。
三、加強訓練,培養語言能力
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對寫好作文至關重要,很多學生的詞匯量較少,交流能力較差,寫作時就會內容單一,寫不出有感染力的文章。因此,不僅要引導學生主動觀察生活,也要在表達時更勤奮,不能偷懶。教師可以要求學生用做加法、換角度的方法描寫景物或人物,使作文更豐滿,語言更生動。
比如,有的學生寫“太陽升起來了”,讀來毫無生氣,非常單調。這時可以讓學生細致描述景象,加入適當的形容詞:(紅彤彤)的太陽(緩緩)地升起來了。添加適當詞匯后,句子顯得更生動,讓人仿佛看到了太陽升起的景象,更容易打動讀者。
除了增加生動的描寫外,也要從不同角度把從獨特視角獲得的感受記錄下來,可以使描寫更鮮活、更有趣、更有層次。
比如在描寫春天時,教師可以啟發學生從“風”的角度去描寫,當春風吹過柳枝,你能看到什么?當春風拂過湖面,有什么有趣的現象?當春風輕撫“我”的臉頰,那感覺又像什么呢?進行科學指導后,學生能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描寫,也可以深度挖掘自己的內心感受,使思維得到鍛煉。
除了布置小練筆這類寫作任務,也可以通過游戲鍛煉學生語言能力,讓學生在游戲過程中積累知識,鍛煉思維,學會靈活運用詞匯。學生比較喜歡玩成語接龍、妙語連珠等游戲,游戲能鍛煉反應能力,使學生感受到語言的樂趣。玩妙語連珠游戲時,學生自制紙條,每人制作4個紙條,分別寫上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然后收集紙條并根據內容分類。游戲開始后,教師選一名學生抽紙條,并將自己抽到的紙條展示給大家,然后再選一名學生對紙條內容進行解釋,在游戲中,學生會特別開心,課堂氛圍十分融洽。玩過游戲后,學生思維更加敏捷,在寫作中也能放開手腳,可以加入更多細致準確的描述,使作文“活”起來。
寫好作文不僅需要真情實感,也需要語言的積累,唯有正確引導,使學生找到提高寫作能力的方向,才能提高其語言能力,寫出優秀的作文。寫作是學生表達情感的渠道,培養寫作能力可以促進其情感與文化素養的發展。教師應重視新課程改革指導下的寫作教學,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