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燁
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抽象思維還沒有完全形成,主要通過形象思維去認識世界,這就要求教師開展讀書活動時,充分考慮到這一特點。
優秀的繪本通過生動形象的畫面講故事,可讀性強,能夠給兒童帶來美的享受,甚至產生深遠的影響。所以,把繪本作品作為低年級學生的讀寫起點,往往會成為打開語言之門的鑰匙。
一、觀察,打開想象之窗
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求知欲旺盛。優秀的繪本不只是在講故事,還能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豐富想象。所以,想要提升學生的想象能力,可以選擇富有想象力、能夠拓展想象空間的繪本作品。
例如,《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通過插圖提供線索,讓學生觀察、想象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可以做什么。小朋友可以用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當風箏線、鳥太太把長胡子當作晾衣繩……然后讓學生展開想象,讓閱讀變得生動有趣。有趣的故事會給學生帶來快樂體驗,可以在游戲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猜想,放飛想象之翼
可以運用猜想的方法激發學生閱讀繪本的積極性,還要激發他們復述的積極性,能大大提升學生在猜想實踐中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教學繪本《可愛的鼠小弟》時,可以帶領學生走進鼠小弟、鼠小妹及其他動物朋友的生活。如《想吃蘋果的鼠小弟》,講述了鼠小弟想吃樹上的蘋果,想盡方法,模仿別的動物摘蘋果的故事。故事中出現了小鳥、小猴、大象、長頸鹿、袋鼠、犀牛等動物,它們都靠自己的本領摘到了蘋果,鼠小弟模仿這些動物摘蘋果卻屢屢失敗。閱讀了小鳥和小猴如何摘到蘋果后,我讓學生大膽猜想故事接下來會如何發展,猜想并不是毫無根據地瞎猜,而是根據繪本中鼠小弟的動作去猜它在干什么,模仿的是誰。或觀察小動物如何摘蘋果,猜猜接下來鼠小弟會怎么做,讓學生編故事。因為有了前面小鳥和小猴的鋪墊,學生有了參照,講故事時,會產生“太好玩了”的感覺。這節繪本課重在啟發學生的思維,結合對動物的認知,能更好地發揮想象力。
三、細節,架起想象之橋
優秀的繪本除了有明確的中心思想外,還有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精彩細節,教師要引導學生探索書中的細節,發現其中的奧秘,從而提升想象能力。
首先,教師要指導學生關注封面和封底的設計。優秀的繪本在封面和封底的設計上會有很多巧妙的細節,有些繪本甚至可以將封面和封底連起來,構成故事,展示精彩的細節。
例如,《螞蟻和西瓜》的封面就是故事中最重要的一幕,描繪了螞蟻熱火朝天搬西瓜的場面。封面上,螞蟻正在努力地搬西瓜,有的螞蟻忍不住大口吃,有的小螞蟻比較調皮,一邊搬西瓜,一邊玩耍。
看完封面再去閱讀文本,看到相同的圖片時,教師可以考驗孩子的觀察能力,并引導他們發現有趣的細節。這些細節可以讓學生自主探索,不斷發現圖畫中的奧秘,感受閱讀繪本的樂趣。
四、讀寫,綻放想象之花
繪本不僅是創意讀寫的依托,還是創意讀寫的遷移。由于低年級學生識字量有限,閱讀和寫作都處于起步階段,任何單純的閱讀和寫作都不能有效地激發他們的讀寫興趣。因此將閱讀、寫話和圖畫結合在一起,借助繪本理解閱讀的內容,借助圖畫展示難以表達的語言,是非常好的閱讀和寫作平臺。
《想吃蘋果的鼠小弟》的結尾是海獅將鼠小弟像球一樣拋上樹,摘到了蘋果。這還沒完,有創意的是海獅將鼠小弟和蘋果一起當雜耍一樣玩兒。讀到這樣有創意的結尾,可以將這種寫法引入到另一個故事《鼠小弟的禮物》中去。鼠小妹過生日,小動物都送了禮物,鼠小弟送給鼠小妹一個大大的氣球。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氣球越來越小,露出了尖角。真是奇怪的禮物,這勾起了小朋友的好奇心。繼續往下讀,氣球破了,露出了一張賀卡,鼠小妹看到后嚎啕大哭。為什么鼠小妹會大哭呢?賀卡上到底寫了什么,讓過生日本該開開心心的鼠小妹忍不住哭了呢?由此引出讓小朋友續寫一個富有創意結尾的寫作任務。小朋友沉浸在故事中,很樂意寫作,并將自己的創意結尾分享給大家。
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想象能力的關鍵時期,想象能力與學生的思維、閱讀能力密切相關。教師可以借助繪本這種充滿故事性和藝術性的特殊讀本,給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在他們的心中種下一棵樹,著力于對根部的培植和滋養,不斷激發他們對閱讀的熱愛和寫作的興趣,鋪就人生的重要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