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雨



足球球感作為低年齡段學生需要掌握的內容,是學生學練足球技術、熟練應用足球技能的重要基礎。球感是學生身體與足球都在動態的情況下,學生對距離、方向、速度和力量的感知,此時學生可以通過利用身體不同的部位,迅速做出合理的停球、運球、傳球等動作。對于低年齡段學生來說,在設計球感練習時,不僅要具有趣味性,還要突出全面性、系統性和多樣性,從而提高球感練習的實效性。
一、快速運停球
練習目的:提高學生運、停球基本技術能力,提升身體對球的空間感知力以及場上觀察力、決策力。
適應年級:一至二年級。
練習方法:用4個標志桶圍成20m×30m的場地,10名學生1組,每名學生1個足球(圖1)。教練員吹哨后開始練習,學生在場地內以腳面或腳內側的方式進行任意方向的運球,教師隨機時間喊:腳底(腳內側等部位)停球,隨即吹哨(3聲截止),沒有停穩球的學生到場地中間,進行10s的原地快速高抬腿練習。此項練習時間為10min。
拓展訓練:在場地內任意擺放5個標志桶,學生在運球過程中碰到標志桶做2個蹲起,碰到同伴做2個蹲起;督促學生加快運球速度和拉長運球距離;區分左右腳進行運球和停球;改變停球部位(腳后跟、腳尖等)等。
指導要點:哨聲開始后,教練員必須在場地內呼喊學生連續運球,學生按照規定的身體部位去停球,不得用手觸球。提示學生運球的速度不宜太快,避免相互碰撞發生危險。
二、粘球
練習目的:讓學生體驗腳背正面與足球接觸的感覺,強化腳背正面的觸球感。
適應年級:一至三年級。
練習方法:用4個標志桶圍成10m×20m的場地,將10名學生分為2組,每名學生1個足球,學生在場地內面對面站立(圖2),學生通過“起球”將球停到自己的腳背正面(如果學生不能用腳將球踢起并固定在腳面,可用手將球放于腳面),聽教練員哨聲響起后,保持讓球在腳背上不掉,每次練習1min。此項練習時間為10min。
拓展訓練:固定左腳或右腳進行練習;練習腳離開地面約5cm。
指導要點:學生單腿支撐,要控制好自己的身體,哨聲發出后不能再用手觸球。兩側相鄰的學生應拉開距離,避免因為手臂張開保持平衡而出現相互碰撞。
三、“腳底風火輪”
練習目的:強化腳底觸球的力度和空間感,發展身體協調性。
適應年級:二至三年級。
練習方法:用4個標志桶圍成5m×5m的場地,2名學生為一組,每名學生1個足球,學生兩兩相對,1名學生左腳拉球右腳推球,向前將球傳到對面學生的左腳(圖3),同伴重復上述動作,以此類推,比一比哪個小組在3min時間內傳球次數多。此項練習時間為10min。
拓展訓練:變換出球方向,或者隨機選擇出球腳;改變練習人數或球的數量(3人1球、4人2球)等。
指導要點:動作由慢到快,強調同伴之間在交接球時要做到注意力集中和動作配合默契,且身體重心始終在支撐腳,避免重心放在觸球腳而出現摔倒現象。
四、踩球前行
練習目的:強化學生腳底觸球的力度及控制球的能力。
適應年級:一至二年級。
練習方法:用4個標志桶圍成10m×5m的場地,將10名學生分為2組,每組5名學生,每名學生1個足球(圖4),由起點開始聽哨聲輪流出發,學生前后間隔1m,左右腳交替踩球向前移動10m到達終點,最先到達終點者獲勝,先到達的學生返回本隊隊尾后,原地進行30次小步跑頻率練習,后到達的學生原地踩球30次。此項練習時間為5~10min。
拓展訓練:學生向后轉身,“倒著”踩球行進比賽;每名學生2個足球交替踩球行進等。
指導要點:提醒學生注意抬頭觀察行進路線,動作頻率要快。身體重心放置在支撐腳,避免重心落在踩球腳而出現摔倒現象。
五、頭球進筐
練習目的:強化學生頭部觸球感,敢于用頭部進行觸球。
適應年級:一至三年級。
練習方法:用4個標志桶圍成20m×10m的場地,將10名學生分為2組,每組5名學生,面對面進行練習(圖5)。每名學生5個足球并放置到身前,每組使用1個球筐(高度為1~1.5m的長方體固定器材),兩人距離球筐1.5m。練習開始后,組內學生同時拿起足球并向自己上方拋起,待足球下落到自己頭部時,將球頂到面前的球筐中。相對的學生入筐次數多的獲勝,入筐次數少的學生將筐內所有足球拿出并擺放到身前。此項練習時間為10min左右。
拓展訓練:將球拋高到3m以上增加難度;自己拋球后頭頂球變為對面學生拋球后頭頂球等。
指導要點:明確頭頂球部位和要領,鼓勵學生勇于進行頭頂球,注意判斷球的落點,避免碰到眼睛等部位,以防出現安全事故。
六、顛球能手
練習目的:強化學生腳背正面觸球感。
適應年級:一至三年級。
練習方法:用4個標志桶圍成10m×10m的場地,每名學生1個足球(圖6)。學生手拋球,球落地彈起后,用腳背正面踢球1次,球再次落地反彈后再用腳背正面踢球一次,以此類推,在1min時間內計算踢球次數。此項練習時間為10min(共10次)。
拓展訓練:增加難度,如,足球在地面上彈1次,用腳內側或外側連續踢球2次,或者球落地再顛球1次。
指導要點:強化、規范動作;用力適宜,避免力度過大,擊中頭部,造成傷害。
七、紅綠黃燈
練習目的:強化學生身體部位觸球感、反應速度。
適應年級:一至五年級。
練習方法:用4個標志桶圍成20m×10m的場地,每名學生1個足球(圖7)。學生將球放在體前,教練員手拿紅、綠、黃牌,舉起紅牌時,學生做原地左右腳交替踩球動作6次,舉起綠牌時,學生做左右腳交替腳內側撥球動作6次,舉起黃牌時,學生做左腳向后拉球、左腳向前推球、右腳向后拉球、右腳向前推球各1次,所有動作應在10s內完成。失誤或做錯的學生做2個蹲起。此項練習時間為10min。
拓展訓練:變化紅、綠、黃動作,如,踩球轉圈、踩球向前移動、原地顛球各2次等;加快完成速度,如,改為7s內完成所有動作。
指導要點:注意觀察;反應速度;避免相互碰撞,出現摔倒的現象。
八、你拋我擋
練習目的:強化學生身體不同部位觸球感、反應速度。
適應年級:三至五年級。
練習方法:用4個標志桶圍成20m×10m的場地,2名學生1組,相距3~5m,每名學生1個足球(圖8),一人隨機向另一同伴的胸部、大腿、小腿等部位拋球,接球人快速反應,利用胸部、大腿、小腿接球,并將球停在自己的腳下,每停好1次記1分,沒有停好的記0分(停在身體1m范圍內為停好球)。每人相互拋球10次,得分高的學生獲勝,得分少的學生練習10個蹲跳起。此項練習時間為10min。
拓展訓練:增大距離;增加或減少拋球力度、高度;可以針對一個位置進行多次練習等。
指導要點:強調接球時機、接球力度;拋球學生注意避免打到接球隊員的頭部,避免出現傷害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