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泉
摘 要:初中階段,學習國學經典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增強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是非常有效的提高學生語文水平的方式。本文立足于國學經典誦讀的重要意義,就當前國學經典誦讀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現狀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且提出了二者融合的實施策略,力圖增強初中語文教學的水平,并且提高初中學生對國學經典的掌握。
關鍵詞:初中語文;經典誦讀
引言:誦讀國學經典,無論是從文學價值、學科價值,還是情感價值、道德價值上都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然而在當前的初中語文教學活動當中,學生和教師普遍對這一環節采取了相對比較輕視的態度。
一、有效利用多媒體技術,幫助學生提高朗誦能力
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技術,實現課堂教學的現代化,利用影視以及動畫音樂等形式幫助學生進行文章的理解,同時也可以尋找豐富的朗讀作品,讓學生根據作品中人物的朗讀特點進行自我朗讀能力的審視。同時在這個過程中達到自我朗讀能力的有效提高,從而提高語文學習的能力。例如,在《岳陽樓記》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制造具有特點的教學內容,比如將文章中的文字與生活中所收集到的圖畫作品相結合,制作成PPT的形式在課堂上給學生播放,同時配上與教學內容相關的音樂,讓學生在這樣多元化的教學課堂中進行這篇作品的認真體會。教師也可以在網絡上尋找朗讀這篇文章的視頻,讓學生在課堂上仔細的觀看,揣摩。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朗讀能力有針對性觀看視頻。根據好的示范朗讀來對比找出自己朗讀的不足之處。
二、運用課堂導入,營造國學經典誦讀學習氛圍
課堂導入環節是一堂課的起始階段,良好的課堂導入教學能夠迅速專注學生的眼球、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為接下來的一整堂課打好基礎。所以,初中語文教學在開展國學經典誦讀的過程中,也要重視對課堂導入環節的運用,用良好的課堂導入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進行國學經典誦讀學習的興趣,營造一個濃厚的國學經典誦讀學習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從而達到培養中學生傳統文化傳承能力的目的。例如: 在學習《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這一首詩時,初中語文教師在課堂導入環節中選擇帶領學生進行《秋詞》的經典誦讀。同樣是詩人劉禹錫的作品,教師通過誦讀《秋詞》來引出今天將要學習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并在教學完成后請學生對比兩首詩,找一找其中有沒有相似點,在兩首詩中的哪些詞句代表了詩人劉禹錫的同一觀點,等等。有效運用課堂導入的教學環節,對激發學生古詩詞學習興趣和引導學生進行深入閱讀探究十分有利。
三、拓展教學范圍,幫助學生養成經典誦讀習慣
傳統的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時間和教學范圍畢竟有限,教師想要充分的培養學生的傳統文化傳承能力并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國學經典誦讀學習習慣,就要適當的拓展教學范圍,有效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和生活中的教學資源,讓學生在進行國學經典誦讀學習的同時積累更多的語文學習經驗和學習技巧,促進中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綜合提升。例如: 在學習《范進中舉》這一課時,初中語文教師為學生布置了誦讀《儒林外史》節選段落的課后作業,請學生通過購買紙質書籍或者電子書籍的途徑,來拓展自己國學經典誦讀的知識眼界,并保證學生即使在沒有教師監督的課后時間內也能進行國學經典誦讀學習且養成持久的學習習慣。除此之外,初中語文教師還可以組織開設專門的興趣社團和興趣班,利用課余時間來充分培養學生的傳統文化學習、了解與傳承能力。
四、挖掘教材內容,誦讀國學經典
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中有許多內容直接來自于國學經典作品,這其中有古 詩詞、散文、論文等。因此,教師可以依托教材內容,深入內容分析,為學生
的國學經典誦讀提供豐富素材。在教材挖掘中,教師可以根據國學經典的體裁
進行分類整理,為學生提供集中誦讀的機會,促使學生深入理解某一種體裁在思想表達上的特點。例如,古詩詞是國學經典誦讀中最為常見的體裁,教師可以以詩詞風格為線索進行內容整合,啟發學生在古詩詞的意境渲染中體會常用的表達意象,提高學生對詩詞內容與情感的把握效果。此外,教師還可以從內容上挖掘傳統文化中的元素,并在學生誦讀過程中進行點撥,例如在《陳太丘與友期》的誦讀中,教師把握誠信守禮的關鍵詞,根據陳元與來客的對答內容進行分析,啟發學生對國學經典所傳遞出的傳統文化精髓的思考,提升學生經典誦讀的能力。
五、豐富實踐活動,拓寬經典誦讀
在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編寫中“課外古詩詞誦讀”中包含諸多經典內容,如《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采桑子(輕舟短棹西湖好)》《如夢令(常
記溪亭日暮)》《子衿》《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適當選取其中的詩篇,作為學生拓展閱讀素材,豐富學生的古詩詞積累。此外,教師還應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國學經典的誦讀活動。例如以班級為單位,組織國學經典誦讀的主題活動,鼓勵學生踴躍參加,并依靠學生的力量設計實踐方案,根據學生的誦讀效果展開評獎,從而激發學生學習國學經典的主動性,拓寬語文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范圍;組織學生參加學校或者社會教育機構組織的國學經典學習活動,利用國學在學生之間搭建交流的紐帶,增加學生學習經典國學的機會。
結論:國學經典學習,不但可以讓學生提高對傳統文化的認識,而且還能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與學習能力,因此教師應該積極地探索將國學經典與初中語文課堂融合的方式,創新教育模式,提高學生對國學經典的認知與理解,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為學生日后的生活與學習提供一定的指導作用。
參考文獻:
[1]孫民學.初中語文經典誦讀教學探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0(16):94+96.
[2]李法則.關于國學經典誦讀與初中語文教學有效整合的探討[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0(07):74.
[3]黃祁.國學經典誦讀與初中語文教學的整合措施[J].文理導航(上旬),2020(07):7-8.
[4]閆紅科.國學經典誦讀與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整合[J].試題與研究,2020(14):69.
[5]王洪山.國學經典誦讀和初中語文教學的融合探討[J].散文百家(理論),2020(05):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