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
摘 要:自從我國施行了新教改以來,社會各界教育人士愈發看重在高校體育教育體系中融合“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因為這樣才能將學生的本體地位還原,讓他們化被動為主動,成為課程之中正真的主人。為了豐富大學生的個人情操與興趣愛好,健美操課程開始搬入大學校園,同時讓每個學生的身體素質也得到了強化。不過就實際情況來看,很多高校的健美操教學依舊存在不合理的地方,若不及時加以改善,很有可能會影響學生未來的健康發展。鑒于此,本文就高校健美操課程“研究型”教學模式的創新路徑展開深入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高校;健美操課程;教學模式;創新路徑;探究
前言:進入信息化時代之后,各種豐富多彩的智能設備開始涌入大學校園,如今的大學生幾乎都是人手一部智能手機,一方面這些智能設備讓學生有了更為直接的渠道來接觸各種網絡訊息,但另外一方面也讓許多自控能力比較差的學生成了“低頭族”。為了盡可能改善這種情況,學校為學生開設了健美操課程,期盼他們能夠將業余時間更多的去參與體育訓練,以此來改善新時代大學的精神面貌,讓他們能夠成為高素質綜合型人才。因此,筆者將結合自身多年來相關體育教育工作實踐,首先就創新高校健美操教學模式的必要性展開簡要概述,分析當前我國高校健美操課程的教學現狀,并以“注重個性化發展,導入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加強理論知識的引導”、“營造輕松教學氛圍”、“創新教學評價體系”等多個方面為切入點,分別探究高校健美操課程“研究型”教學模式的創新路徑。
一、創新高校健美操教學模式的必要性
客觀而言,健美操其實就是一種在有氧運動基礎上,將音樂與形體動作相結合的一類綜合型體育活動,它看重的是思維、動作以及音樂互相結合的整個過程。將健美操課程導入到高校教育體系之中,必須要追求創新性,否則很多動作就會淪為死記硬背一般,使學生做出來的動作缺乏美感。在傳統健美操的教育模式之中,大部分時候都是由教師將幾個固定的動作首先示范,然后讓學生在下面進行模仿自己,進行反復的訓練,此類教學模式明顯過于刻板化,讓學生始終都處于被動地位。也正因如此,新時期的高校健美操教學模式必須要進行大膽創新,這不僅是為了順應時代教育潮流,更是為了學生未來能夠發展的更加全面。
二、當前我國高校健美操課程的教學現狀
(一)課程設置不合理
就實際情況來看,盡管很多大學已經開始將健美操課程引入,但是落實到具體的課程設置工作上時則顯然極為不合理。具體而言,很多學校對于健美操這門課程并沒有拿出足夠的重視,很多時候健美操只是作為學生的選修科目之一,而且在健美操的課程時長設置上也存在不足。既然在高校教育體系之中新增健美操這門課程,那么肯定有其背后所隱藏的深刻含義,教師必須認真思考如何將課程進行科學合理的編排。若課程設置不合理的現象得不到有效改善,必然會讓某些學生對健美操的學習失去興趣,最終導致教育成效大打折扣。
(二) 對健美操的認知不夠深入
進入新時期之后,大學生的業余生活變得越來越豐富,很多學生雖然聽說過健美操這項體育項目,但是在潛意識里總是認為健美操與當前較為流行的廣場舞應該類似,因此認為這些體育項目應該只是中老年人才應該積極參加的。也正是因為對健美操的認知不夠深入,很多學生在選修科目的時候都不愿意選擇健美操這門課程,特別是一些男同學,他們不好意思讓自己的身體包裹在緊身衣之中,因為在他們看來這項運行根本不適合男性。諸如此類的錯誤認知,都導致健美操課程在后續的教育工作中無法落實到位,嚴重影響了健美操的推廣與教育應用。
(三)教學手法過于單一
通常情況下,高校健美操的很多教師基本上都是由傳統舞蹈教師轉型而來,盡管這些教師本身的舞蹈底子非常不錯,但是健美操畢竟是一項系統化、專業化的體育項目,其中有很多需要細節性講解的內容。而這些教師由于自身能力有限,再加上某些年紀較大的教師對健美操認識不足,因此在健美操教學的時候顯得放不開手腳。另外,還有些教師在開展健美操教學的時候采用的教學手法過于單一,基本上就是沿用過去老一套的模式,不僅教師在教學的時候累的滿頭大汗,學生也無法緊跟教師的教學步伐,最終影響了課堂教學品質,對健美操這一優秀運動文化的推廣也有極為不良的阻礙作用。
(四) 師生之間缺乏靈性互動
在現實的高校健美操教學中,很多教師與學生之間互動都缺乏靈動性,整體課堂氛圍讓人感覺沉悶不已。在這種情況下,學生自然無法打起精神,有很多學生在課堂上走馬觀花,根本沒有集中注意力聽講。另外一方面,某些教師雖然自身業務素養過硬,但是沒有深入了解如何將健美操的動作要領傳達給學生,甚至在授課的過程中幾乎只是簡單的進行詢問,無論是教師與學生還是學生與學生之間都缺乏密切的溝通交流。
三、高校健美操課程“研究型”教學模式的創新路徑
(一) 注重個性化發展,導入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
新時期的大學生不同于上個時代,這些年輕人的意識非常多元化,對待各類新鮮事物也保持著好奇心與探索欲。在這種情況下導入健美操課程,必須要懂得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在教學過程中融合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步愛上健美操,并感知到其中蘊含的無窮魅力。舉例而言,在開展健美操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科學分組,分組采取“內向性格與外向性格搭配”的原則,讓不同性格的學生都能夠參與到健美操教學活動之中。同時,教師還可以對全班學生展開以此深入性調查,將每一個學生的興趣特長都進行詳細記錄,比如有些學生喜歡武術、有些學生喜歡街舞,那么在后續的教育工作中大可以將這些學生喜歡的運動文化進行巧妙融合,以此來發揮每個學生的個人特長。
(二) 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 ,營造輕松課堂氛圍
很多學生對于健美操都有一定的誤解,認為健美操只需要實地訓練便可,然而這門課程同樣包含各種系統化的理論知識。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必須注重理論知識的傳達,考慮到學生對于各類枯燥乏味的理論教育容易心生厭惡,因此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現代化科技手段來帶動學生,讓學生將注意力集中。舉例而言,在講解健美操理論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到多媒體教室,利用各種優美的健美操視頻、圖片來進行輔助教學,讓學生充分了解健美操對人體健康的積極意義有哪些。同時,教師還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盡量多安排一些寓教于樂的健美操活動,比如“男女搭配”這種類型的教育方式就可以將課堂氛圍變得更加活躍,消除彼此之間的距離感。
(三)巧用網絡課程資源,融合多元化教學模式
巧用網絡課程資源,其實主要看重的就是互聯網資源的綜合性、共享性、交互性等優勢,利用好這些優勢往往可以在健美操課程教學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成效。舉例而言,教師可以到網上將一些民族舞蹈、藝術體操、健身操等進行匯總,然后利用網絡剪輯軟件將這些動作進行剪輯,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大膽創新,之后再將各種舞蹈動作進行結合,以此來打造多元化的健美操教學模式。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將自己創新出的健美操舞蹈上傳到學校的教育平臺,讓學生通過在線教學的方式來進行健美操訓練。久而久之,學生自然而然會逐步愛上健美操這門課程,課堂教育質量也會更上一層樓。
(四) 創新教學評價體系
之所以要對健美操課程的教學評價體系進行創新,主要是由于當前很多考試都趨于形式化,大部分時候都是通過幾個既定的動作要領考核為主,整體下來不僅讓健美操考試顯得刻板而生硬,也會給學生帶來很大的考試壓力。因此必須要在原有的考核體系上推陳出新,比如可以讓學生自己編排舞蹈動作來進行考核,教師的考核標準要覆蓋到理論知識、平時舞蹈表現以及基本動作要領三個方面,這樣可以讓健美操教學評價體系逐步完善。
結束語:總而言之,隨著時代不斷進步,未來的高校健美操課程教育體系勢必將向著越來越多元化、創新化的方向發展,身為大學時期的體育引路人,教師理應不斷充實自身,敢于沖破傳功教學模式的舒適圈,力爭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到極致,同時還可以從國外某些成功的健美操教育案例中汲取經驗,以此來幫助學生強身健體,成為德智體美勞各方面均衡發展的棟梁之才。
參考文獻:
[1]張文玉.高校公體健美操課程教學優化改革的思考[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1):93-94.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20.01.093.
[2]劉暢."健康中國"視域下高校健美操選項課程的優化與創新[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13):164-165.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20.13.164.
[3]鄒淼.網絡教學模式引入普通高校健美操課程初探 ——以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為例[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0,(4):172-173.
[4]唐潔.高校公共體育健美操課程體能訓練的有效性探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10):77,79.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20.10.077.
[5]王柳雁.民族健身操引入昆明高校健美操課程的可行性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0,(3):120-121.
“河南省高等學校青年骨干教師培養計劃”資助
項目編號:2017GGJS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