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如今,攻擊性行為是幼兒行為問題中最為常見的問題之一。而現在大多數家庭有且只有一個孩子,不管是父母還是爺爺奶奶對孩子皆是百依百順,從而導致孩子受挫力低、占有欲強、交流能力弱等等,這皆屬于產生攻擊性行為的因素。因而,當幼兒步入幼兒園或者社會則會產生不可避免的不適應現象,對自身以及他人都有一定的影響力。為了避免這一行為的產生需要我們采取相應措施。
關鍵詞:攻擊性行為;產生原因;措施
前言
幼兒期是社會性萌芽的時期,幼兒開始喜歡和同伴一起游戲玩耍,[1]幼兒產生攻擊性行為與家庭、社會及幼兒園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因此家庭、社會以及幼兒園對幼兒攻擊性行為的正確認識有助于采取相應的矯正措施從而達到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目的。
一、攻擊性行為表現特征
1.1幼兒發生攻擊行為的頻率較高[2]
幼兒發生這一行為大多是因為交流不當無法正確傳達表達內容或是對他人的回應不滿,導致攻擊的頻率有所增加。在幼兒園往往是因為游戲材料的缺乏、單一以及空間的不足,也就是物質環境的不充分使得此行為的頻率有所提高。
1.2幼兒攻擊性行為方式的轉化
3——4歲的幼兒由于自控力、認知能力弱,還處于“自我”狀態,易出現爭奪玩具現象,而這一現象也被視為工具性攻擊的體現。而5-6歲的幼兒交往能力有所增強在對他人回應不滿時大多會有言語或行動上的敵意性攻擊。
1.3攻擊性行為在性別上的差異性
男生相對于女生自身控制力弱,性格使然受到外界刺激和影響從而沖動。來自外界的刺激可以喚起攻擊性情緒,使幼兒挫折體驗增強,當然表現的敵意也就更強烈,從而誘發幼兒攻擊性行為,而女生性格而言相對文靜內向。
二、攻擊性行為產生原因
2.1模仿行為
幼兒的年齡特點使得幼兒對一切事物都充滿好奇與模仿沖動。由于幼兒社交圈有限,從而對熟悉的人產生依賴以及信任,而且幼兒的認知能力低下分不清好壞,辯識能力較低易盲目模仿成人的行為舉止,其中父母的言行舉止以及價值觀都對幼兒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2.2教養方式
當然也離不開家庭的教養方式,其中忽視型的教養方式屬于低控制、無需求、情感上偏于拒絕的教養方式。這一教養方式相對于其他三類教養方式而言,在此類教養方式下成長的兒童更易出現不良行為問題,如:攻擊性行為。該類型的幼兒與父母之間交往甚少,缺乏父母的愛與關注,因此該類幼兒往往具有較強的沖動性和攻擊性,幼兒攻擊性行為也是幼兒教育關注的焦點。[3]
2.3資源缺乏
幼兒園中有限的游戲材料也會導致幼兒產生工具性攻擊性行為。合理需求得不到滿足進而導致其他幼兒爭搶,甚至推打那位幼兒的現象。因此幼兒園應盡量保證園內物質環境的充足,減少攻擊性行為發生的頻率。
三、攻擊性行為采取對策
3.1榜樣示范
成人應該為幼兒作表率、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營造一個幸福健康、溫馨和諧的家庭環境及教育環境,隨時注意自身的言行舉止。不僅可以通過我們成人自身作為榜樣示范,也可以將英雄人物事跡作為榜樣模范;在選擇影視動畫時更應該注意其中是否有不良現象,因為孩子的行為是不可控的。
3.2權威型教養方式
高控制、情感上偏于接納的權威型的教養方式對幼兒的心理發展帶來積極影響的。家長能提出明確的、合理的要求,并設定適當的目標,進而堅定地實施。從小控制學前兒童的攻擊性行為,對于促進個體心理健康發展和品德形成具有重要意義。[4]
3.3移情
家長的生育觀念不同于以往造就了大數幼兒屬于獨生子女,故而較難體會分享或者從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故而成人應就此問題采取相應措施,為幼兒創設相應情景,體會他人情感,從而產生共鳴,引導幼兒移情的發展,降低攻擊性行為產生的頻率。
3.4社會交往
大多數幼兒產生攻擊性行為往往是因為缺乏社會交往的能力,因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將五大領域相互融合,相互滲透,特別是在交往方面讓幼兒敢于交流,使得表達的內容能正確無誤得傳達給他人,進而避免各種攻擊性行為的產生。因此我們應該為幼兒提供交往的環境與機會,樹立與他人交往的意識;加強對幼兒的指導,掌握正確的人際交往方法從而避免產生攻擊性行為的產生。
3.5環境創設
幼兒園環境是指園內對幼兒身心發展產生影響的一切因素的總和。幼兒園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征提供充足的物質環境創設以保證每個幼兒擁有充足的玩具避免產生攻擊性行為。
四、結語
兒童的行為越是不可愛越是需要成人給予關愛;識別幼兒攻擊性行為產生的因素比了解幼兒的行為更為重要。當產生攻擊性行為時成人應及時發現并加以改正,不僅對幼兒的身心發展有一定影響,對幼兒步入社會也會產生影響。
參考文獻:
[1]魏文君. 幼兒攻擊性行為的特征及應對措施[J]. 甘肅教育, 2015(5):44-44.
[2]丁愛梅, 盧屹璇. 父母關系不和睦家庭子女現狀的調查與分析[J]. 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0(06):105-106.
[3]趙君星. 幼兒攻擊性行為產生的原因分析及矯正策略研究[J]. 四川文理學院學報, 2018, v.28;No.154(04):87-91.
[4]鮑潔, 馮銳. 學前兒童攻擊性行為的成因及對策分析[J]. 大眾文藝, 2019(21).
作者簡介:
柯賢飛(1999—),男,漢族,四川西昌市人,教師,本科,單位: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美亞蒙特梭利幼兒園,研究方向:幼兒園本課程、幼兒體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