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雙喜,鐘 鳴,徐 可,宋 昊
(1.中鐵十二局集團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24;2.許昌學院 土木工程學院,河南 許昌 461000)
建筑產業是我國重要的經濟支柱產業,近些年來,為國民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勁支撐。為了進一步加快建筑業升級轉型,2020年7月,住建部等13個部門聯合頒布的《關于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到2025年,我國建筑工業化、數字化等發展水平顯著提高,生產效率明顯提升,能源資源消耗大幅下降。到2035年,達到世界領先水平,進入智能化建造的世界強國行列。
模板工程是保障工程施工質量、提高施工效率、節能環保的一項重要內容,發展模板工程專業化是必然趨勢,也是升級建業產業必要組成部分。目前,鋁合金模板作為重要的新型模板,實踐證明該模板不但能夠節能環保、改善施工環境,而且還能提質提效,節約成本,并具有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1]。基于鋁合金模板系統具有節能環保、經濟適用、安全可靠等優勢,已在建筑施工領域得到大力的推廣。近幾年來,鋁合金模板逐漸成為建筑行業中非常重要建筑材料,產銷量增長的勢頭也尤為突出,越來越受到高層、超高層建筑模板工程的青睞[2]。雖然鋁合金模板逐漸廣泛應用,施工過程中如果措施不到位,也有可能造成事故的發生,存在的不足之處也需要結合新技術進行解決。
BIM(建筑信息模型)是在CAD(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后在建筑行業中出現的非常重要的計算機應用技術。BIM技術能夠提供新的理念和技術,在整個建筑工程過程中得到應用,實現對傳統模式的轉變、優化和升級,在建筑應用中具有仿真可視化、數據化等優勢,具有巨大的推廣空間,并極大地提升了設計效率,提升項目管理能力,對于建筑產業的發展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在建筑產業模板工程當中,可利用BIM技術進行建模、配模,增強模板在施工過程中的精細化調整的水平[3]。
因此,如將BIM技術與鋁合金模板系統有效結合,將能夠很好地提高綜合設計和施工水平,實現規范化操作,提質提效,適合大力推廣應用。
鋁合金模板主要由鋁面板、支架、緊固附件等構成。施工前需要根據圖紙經過深化設計將模板標準化、定位化等,隨后廠家按照鋁合金模板的設計圖進行加工,驗收合格并送往施工現場,并在施工現場完成拼接組裝。相較于傳統模板,鋁合金模板的設計和施工應用均具有技術上的革新,能有效地推動裝配式混凝土技術的發展,也是建筑業技術工業化的體現[4]。相較于傳統模板[5],具有以下優點。
1)施工周期縮短,操作方便。拆卸快捷,組裝簡單方便,并且可進行流水線施工,提高工程的施工進度,節約成本。
2)可重復利用,回收率高。雖然初次投入較高,但一套模板在規范操作施工情況下可重復利用數百次,大大節省平均成本,模板可回收再利用,減少廢棄。
3)模板承載力高,穩定性好,安全性強。鋁合金模板承載力較高,能夠滿足大部分工程需要,不易燃、不生銹,減少安全隱患。
4)通用性好,應用范圍廣。可根據工程需要,采用不同規格板材拼裝,使用過的鋁合金模板,可根據工程需要快速改造,并適用于建筑的各個部位。
除以上顯著優點之外,鋁合金模板還具有減少拼縫,精度高,拆模后外觀好,降低抹灰成本;現場施工垃圾少;回收價值高等優點。鋁合金模板具有很多優點,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現如下。
1)設計前需要反復校核,后期不宜設計變更過大。
2)后期改造成本大,一旦前期設計不當,返廠加工時間較長,影響工期。
3)外立面需少做線條,由于線腳容易造成破損的情況,線腳尺寸應控制在適當尺寸范圍內。
4)整個工程中鋁合金模板構件繁多,在施工應用時容易出錯。
鋁合金模板首次出現在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后來在加拿大、韓國等很多國家得到發展。我國于20世紀80年代首次在深圳、東莞等城市使用鋁合金模板,隨著“綠色、環保、節能”等政策的頒布,鋁合金模板逐步受到建筑行業的重視。2013年,廣東、湖北等省將其列入建筑行業的施工定額。2016年,住建部又頒布了建筑行業標準。近幾年來,鋁合金模板由于具有綜合性的優勢,其產能也呈爆發式增長,除了滿足國內市場需求,已經有多家公司開始出口國外。截止2019年底,我國共有鋁合金模板相關企業近1 200家,我國也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鋁合金模板生產地和應用市場。數據顯示:鋁合金模板2014年的產能僅為250萬m2左右,相對產能還較低,而到了2019年底產能則達了6 500萬m2左右;2014年我國的供需100萬m2左右,到了2019年需求量4 850萬m2左右[6]。在未來,國內外供需方面還具有巨大的潛力。
目前我國還沒有建立完全統一的鋁合金模板系統標準,則會影響到標準化生產和通用性,從而降低了綜合效益,因此,仍需繼續優化升級,加快工業化生產。
BIM是以三維設計為基礎的復合型技術,繼CAD之后又一革新,能夠數字信息為載體,將所有建筑信息貫穿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當中,可進行虛擬仿真,制作動畫,結合各個專業綜合分析,優化建筑設計、指導施工、監控運用過程等[7]。主要優點如下。
1)三維綜合設計性強。支持多專業、多系統共同設計,避免圖紙差錯,改善設計質量,實現數據共享。
2)可視化、直觀化強。對于設計人員,能夠直觀地查看成型方式和效果。
3)虛擬仿真效果好。可在數字虛擬中提前實現建筑的過程和結果,可對各個部件提前編好號碼,指導施工,能夠最大限度減少錯誤的產生。
同樣,BIM技術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初期投入大,需要培訓專業技術人員,設計軟件不夠統一等。
鋁合金模板符合建筑業工業化的理念,具有強勁的發展空間,對于存在的不足之處也是需要亟待解決的問題,結合BIM技術信息化、可視化等優勢可以得到有效解決[7]。如能將BIM技術有效的應用到鋁合金模板的整體設計、配模、工程施工的全過程,則能夠提高前期鋁合金模板的設計效率,優化生產模板的整體配置,提升整體管理水平,規范現場施工操作[8]。可采用自主開發三維數字建模,完成主體數據與鋁合金模板設計數據對接和實現數據間的傳遞,呈現可視化的施工動畫模擬,對模板設計進行檢查,來提高設計的準確性和工作效率。可進行模板局部優化設計,如模板支撐體系,K板接茬等。操作歸納如下。
1)設計時,將工程需要的全部鋁合金模板標準化、信息化,將各組成部分模板、配件等一體化,盡量減少整體模板使用總量。
2)施工前,輸出模板、配件等信息清單,到工廠加工生產,可對每個部件編上號碼。先在工廠內進行試裝,避免出現不必要的誤差和疏漏。
3)施工時,可利用BIM及相關技術制作的施工操作視頻,對操作工人進行培訓,并指導施工。
將兩者有效結合,不但可以保障工程施工質量,而且能夠提高施工效率。
為了完成具備世界領先核心競爭力,進入智能建造世界強國行列的目標,在建筑行業工業化、數字化等轉型升級過程當中,更要重視能源和資源的利用,重視標準化和規范化,以提質增效。模板工程作為建筑產業中一個重要環節,應利用好BIM技術的信息化、立體化優勢,來充分發揮鋁合金模板在建筑工業化中的潛能,將BIM技術的優勢貫穿到鋁合金模板設計、施工等環節整個過程中,有機地進行結合,解決鋁合金模板尚有的不足,更大程度地發揮鋁合金模板的優點,可以產生巨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不但可以保障施工質量,提高效率,而且能夠實現節能環保,促進建筑產業轉型升級、持續健康的發展。
[ID:0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