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燕飛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北厙幼兒園 江蘇蘇州 215200)
幼兒園美工區是供幼兒進行美術創作的一個平臺,能讓幼兒結合各種材料開展創作,加強對美的感知和認識,提高想象力和創造力,讓這些材料變得富有生命力,可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而且,在幼兒教育中,教師應合理創造條件,激發幼兒創作的欲望,提升幼兒的藝術細胞,提高幼兒的表現能力。老師要更好地激發出幼兒的豐富體驗,讓幼兒更加喜歡創作,喜歡做美工[1]。
在大部分幼兒班級中,美工區的材料都是一些比較常見的、普通的材料。很多老師都會給幼兒提供各種美的術材料,但內容都是單一的。水彩筆、油畫筆、毛筆等都是必備的繪畫材料;塑料瓶、紙杯、彩帶等都是必備的手工制作材料;太空泥、橡皮泥也是必備的。盡管這些物品種類十分豐富,但長久下來幼兒也會厭煩,從而一定程度上限制幼兒的思維,難以有效激發幼兒的創作靈感。
幼兒畢竟年齡還小,一些材料的使用過于單一,他們還沒有充分挖掘出各種材料的各種用途,就像讓幼兒畫水彩畫,幼兒只會簡單繪畫一些事物,但并不會利用水彩進行其他創造。可以說,這樣的材料使用方式過于單一,它們是始終不變的,對幼兒的思維能力發展不利,很容易讓幼兒失去創作的熱情,也會讓幼兒的思維變得單調,對美工區的開展而言,也是失敗的[2]。
在幼兒園美工區中,教師要根據幼兒的身心特點選擇材料,讓美工區的魅力得到更好的展現。在年齡的限制上,幼兒缺乏長期不變的愛好,關注力不會持久。因此,如果一直花大價錢購買市面上的材料,不等材料報廢,幼兒的興趣就已經消失了。這樣不僅會浪費幼兒園的經費,還會讓美工區變得死板單調。而自然材料的選擇不僅能實現花樣多,還能讓幼兒保持新鮮感,讓幼兒時刻處于創造的氛圍,可激發幼兒的興趣,徹底發揮出美工區的魅力。因此,在美工區的材料選擇上,教師要在大自然中選擇自然材料,更好地激發幼兒的創作欲望,讓幼兒的思維更加靈活,在各種材料中創作合理的自然化作品。
在大自然中,有一些被視為“廢物”的材料,這些材料在美工區中都可以進行使用,不僅能讓材料的投放更加多樣化,還能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況且,《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或者廢舊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藝品等來美化自己的生活或開展其他活動。”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石頭、木棍、樹葉、沙土、以及鞋盒(木盒等各種盒子都可以),包括所丟棄的一次性筷子和麻繩等,這些都可以成為美工作品。讓幼兒在這樣的自然材料中,利用這些廢物,可提高幼兒的環保意識。可以讓幼兒以小組合作為主,創造屬于自己的森林小屋。教師應充分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讓幼兒將這些不起眼的東西合理制作,這樣既能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又能提高幼兒的思維能力,促進幼兒形成合作意識[3]。
教師在幼兒創作美工作品時,要做到的是不干涉幼兒的思路,讓幼兒將自己大腦中的想法展示出來,充分尊重幼兒。但在幼兒不懂如何創作時,老師要正確引導幼兒,開展花樣創作,提高幼兒的動手興趣。簡單的塑料瓶就能玩出不一樣的花樣,水顏料,除了可以讓幼兒用筆進行繪制,還可以結合塑料瓶進行“天然畫作”。在塑料瓶中灌裝顏料,在瓶蓋上戳一個小洞,然后將瓶子倒掛起來,根據紙張的大小進行一定幅度的擺動。在擺動期間不要干涉瓶子的行動路線,進而創作出一幅精美的畫作。這種方式可以提高幼兒的創造意識,更好地激發幼兒的創造能力,提高幼兒對自然材料的使用能力。
綜上所述,自然材料的選擇是對幼兒美術創作的一種莫大的支持。老師要保證自然材料的多樣化,徹底激發幼兒的創作熱情,更好地提高幼兒的創作能力。同時要善于給幼兒一定的指導,更好地提高幼兒的創作靈感,促進幼兒的綜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