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淼
(廣州奧林匹克中學 廣東廣州 510006)
高三化學復習課就像“吃夾生飯”,教師在限定的時間內既要喚起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也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因此,為了使復習面面俱到,力求學生掌握本節內容涉及的所有知識點,整個課堂基本是在教師的掌控主導下,學生機械地記憶理解知識,缺少必要的知識互動。這樣一方面會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另一方面,教師沒有足夠的機會了解學生的學情,很難把握學生真正的學習難點和學習弱點。
大數據、物聯網、云端等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相結合衍生出了教學新形態——智慧課堂,智慧課堂以嶄新的智慧教育理念為指導,旨在培養智慧型人才[1],它的提出與發展既是信息技術在教學領域應用的產物,也是課堂教學不斷變革的結果[2]。它關注學生學習的全過程,能夠實現課前、課中和課后的全程跟蹤。同時,它能在很大程度上改變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有利于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促進教師的精準教學。
將智慧課堂應用于高三化學復習過程,主要體現在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環節。課前推送合適的預習資料、視頻或相應的測試訓練,教師根據智慧課堂反饋的數據分析學情,制定后續的教學方案,實現“以學定教”。課中通過課堂的及時反饋數據和學生的掌握情況及時調整教學方案,通過智慧課堂的多維立體互動,加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實現“以學生為主導,教師為指導”的教學策略和學習策略。課后根據生成的過程性評價為學生推送個性化的學習資料,對學生進行針對性個性化輔導,以便于學生自己內化知識,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智慧課堂的“云計算和端應用”提供的數據便于教師分析學情,實時調整教學方法,對學生的學習進行監督和指導,智慧課堂為高三化學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利于學生知識體系的構建,可提高高三化學復習課的效率。
智慧課堂的云端系統可對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行為進行全過程診斷分析,包括課前小測反饋、課堂實時反饋和評價,和課后全面跟蹤,教師通過這些數據能夠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進程和學習感受,以便合理安排后面的教學流程和實時調整自己的教學內容。智慧課堂的課中即時反饋功能可為課堂選擇題的訓練方面提供很大的幫助,教師可以通過智慧平臺系統給出的數據分析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和出現的問題偏差,進而對難點、重點和學生的易錯點進行集中突破,從而促進學生對知識系統的構建。
高三化學的實驗內容復習必須回歸課本,挖掘課本上的基本實驗和實驗現象的描述,然后拆分成小的細節應用于考題中。對于實驗內容,若是不做演示實驗,只是單純地講解,一方面學生會感到乏味,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學生對實驗現象的記憶。引入數字化實驗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溶液每時每刻的變化,這樣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宏觀辨識和微觀探析核心素養。如在選修四第二章“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因素的研究”中,探究高錳酸鉀和不同濃度的草酸反應的快慢,運用數字化手持技術——色度計可以清晰地看到溶液的褪色快慢隨時間的變化,從而得出溶液濃度大小決定化學反應速率快慢的結論。同時,利用色度傳感器還可以對比加入硫酸錳和不加入硫酸錳溶液褪色時間的快慢,從而了解錳離子對該反應的催化作用。
傳統的高三化學復習課的教學流程主要是教師梳理基本知識—經典例題講解—針對性訓練—課后鞏固練習—訓練題目講解。在這個過程中,基本上是教師在控制整個課堂的步伐,每個環節的時間,完成預設性的知識設計。學生只是按照教師的思路設計機械性地去做,沒有任何主動性可言。而智慧課堂中的翻牌功能則是完全隨機性的選擇,能更好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能更好地暴露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生成的過程性資源能更好地幫助學生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智慧課堂中的搶答功能則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有利于學生和教師在知識上、情感上產生互動。通過同屏對比展示學生的答案,既可以讓學生看到自己的不足,也可以使學生學習其他同學的優點,了解別人的解題思路。智慧課堂中的計時功能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答題,能更好地訓練學生的專注力。此外,將平板和手機引入智慧課室,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精準度,教師可以通過投屏和電腦同屏將要展示的圖片、視頻等發送給學生,可為課堂學習和課后復習提供更多資源和素材。
將智慧課堂應用于高三化學復習教學,能夠實現以往教學中某些知識無法呈現的功能。智慧課堂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和個性化,也有助于促進教師的精準教學,可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更重要的是,能在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利用化學思維去解決問題,能夠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促進學生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