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 森 ,劉均國 ,邢繼國
(1.聊城市河道工程管理處,山東 聊城 252000;2.聊城市水利局,山東 聊城 252000)
聊城市農村飲水工作先后經歷了農村人畜飲水工程、農村飲水解困三年攻堅、農村通自來水工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5個階段,特別是2019年以來實施的農村飲水安全攻堅戰,總投資13億元,新建水廠5處,2處蓄水加壓泵站,鋪設各級供水管網7500km,進一步提升了全市農村飲水工程的規模化布局,農村集中供水率、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8%。同時工程建后管理也逐步走向良性運行,農村供水城市化、城鄉供水一體化格局已初步形成。
1)平原水庫供水工程。平原水庫供水以長江水、黃河水為水源,建設凈水廠,通過凈化處理和消毒后,經加壓泵站供水到戶。涉及臨清市、冠縣、莘縣、高唐縣、度假區、東昌府區等,受益人口370萬人。
2)優質地下水供水工程。主要依靠東阿等沿黃一帶優質地下水為水源,通過城市管網延、建設集中供水廠等,經過相對簡單水處理后進行供水,涉及東阿縣、茌平區、東昌府區、開發區、高新區等,受益人口130萬人。
以縣為單位,實行“一個部門主管,一家企業運營”工程管理體制。“一個部門主管”即:聊城市11個縣市區水利局均成立縣級農村供水專管機構,重點抓好農村供水的總體規劃、工程實施監督、運行管理監督,提升農村供水監管水平。“一家企業運營”即:按照建立健全以縣級農村供水公司為主體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良性運行管護長效機制”的總體思路,通過整合、委托、新建等方式組建縣級農村供水公司,負責農村供水工程的建設實施、運行管理、經營維護,解決供水管理不規范、不專業、服務不到位的問題。目前,聊城市11個縣(市區)均已成立縣級農村供水公司。
1)縣級公司直供。農村供水公司直接供水到村到戶,直接管理,并按統一價格向用戶收取費用,該模式是以智能化水表安裝為前提,以信息化建設為支撐,前期工程投入較大,需較高的管理水平,如東阿縣。
2)分級轉供。通過總表計量,由縣級農村供水公司將處理后水輸送到鄉鎮供水點,將水批發給鄉鎮供水點,再對村莊用戶供水,主要由鄉鎮供水點對鄉鎮以下管網進行管理,縣級供水公司壓力較小,如高唐縣。
聊城市絕大部分縣(市區)農村供水具備了實現“同網、同源、同質”的條件,推進鄉鎮水廠和單村供水整合并網聯網勢在必行,但現有鄉鎮水廠和單村供水權屬多樣,建成時間和經濟效益狀況各不相同,涉及鄉鎮水廠及單村供水經營者利益,推進工作難度大。
村內供水管網大部分建于2003—2008年間,設計標準低,供水管道為PVC材料,管道接口為承插式連接,老化嚴重,導致現狀供水管網不能按原設計工作壓力運行,在用水高峰期無法保證村民正常用水需求。管網漏損率逐年加大,村民用水成本也越來越高,導致出現限時供水、斷水、停水現象。據調研,聊城市有2.37萬km村內管網急需改造提升。
項目投資多用于供水工程建設,在信息化、智能化平臺建設上投入少。僅有部分縣市區建立了水廠內部、村級管網信息化管理系統,市縣兩級行業主管部門的信息化管理平臺尚未建設,農村飲水管理還停留在人工讀表抄表、人工收費的層面上,工作量大、成本高、效率低。據調研,聊城市12處規模化水廠急需安裝信息化監測系統。
農村供水點多線長面廣,管網覆蓋范圍大,工程保護難度大,尤其是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村村通公路建設,沿線的供水管網損壞較多,還有部分管網被埋入路中,后期損壞后無法及時發現,且搶修難度大。
要完善農村供水工程體系,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改造提升村內管網,建設信息化管理平臺,推進智能化水表改造,經初步估算至少需要30億元資金。目前,省級及以上補助資金逐年下降,主要靠地方解決。但是農村供水經濟效益差,市場吸引力低,社會資本參與積極性不高,資金缺口大,難以滿足工程建設需求,資金短缺仍是制約聊城市農村飲水建設管理的最突出問題。
以縣為單元,綜合考慮農村供水工程規模、分布、供水能力,進一步完善農村供水格局。在縣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推進同源、同質、同網工作,加快推進鄉鎮水廠和單村供水工程整合、聯網、并網力度,做好相關協調工作,妥善處理好相關利益,歸并現有農村供水工程,實現同源、同質、同網的供水目標,穩步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
謀劃好“十四五”農村供水保障規劃,加快老舊管網改造提升,解決村級管道老化漏損、承壓能力不足的問題,提升水網的標準,全面采用PE管道代替PVC管道,使供水管網更加經久耐用,解決農村供水建設管理“最后一公里”問題。
農村供水信息化涉及很多方面,要按照先急后緩、急用優先、逐步建設的原則,統一規劃,精心設計,科學論證,加快信息化建設。首先,建設水廠系統管理中心。對水廠進行實時監測、預警、分析,對供水管網壓力、流量等信息全自動監控和檢測,實現了制水管理的高效化、便捷化、智能化。其次,建立運營管理信息系統。推進村頭和入戶水表智能化改造,建設運行管理系統,對用水戶用水情況的遠程監控、遠程抄表、自動扣費、自動控制開關,實現用水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便民化,為“按表精準計量、水費應收盡收”提供有力支撐,
要加強水利、交通、自然資源等部門的溝通協調,在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農村公路建設等建設規劃中綜合考慮供水管網因素,促進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與其他工程對接和協調。同時分級明確供水設施保護責任主體,進村管網、村級管網及附屬設施保護責任主體為供水單位,在供水管網及附屬設施附近應設置明顯保護標志、預留聯系電話。加大農村飲水安全宣傳力度,提高廣大群眾對供水設施的愛護意識。
要搶抓目前國家擴大專項債券新增額度的機遇,做到應報盡報、應爭盡爭,用足用好地方債券資金。同時通過“縣財政列支一塊、涉農資金整合一塊、社會融資一塊、爭取國家和省補助一塊、市級獎補一塊”等多元化的資金投入機制,破解工程建設資金難題,為工程建設提供資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