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璐晗
(江西師大科技學院 江西九江 332020)
維多利亞時代(1837年-1901年)是英國經過資本主義原始積累和科學技術醞釀后進入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和大英帝國頂峰時期。在這一時期,英國是世界第一強國。具體來說,當時英國加上海外殖民地一共統治土地面積為3600萬平方公里。大英帝國經濟貿易占全世界總體的百分之七十。英國作為一個海洋國家,具有先進的航海技術。它當時的海外經濟進出口貿易比其余國家進出口貿易加起來還多好幾倍。
當時的英國社會,人民普遍信仰科學,種類繁多的科學技術發明層出不窮。蒸汽輪船的普及讓英國商人、士兵、旅客等可以順利地到達海外各地。英國國內廣泛鋪設的鐵路更加快了普通民眾的生活步調和文化交流。毫無疑問,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可以被看成是全世界最文明、最發達和先進的國家。
極大的物質財富豐富了英國人民的生活。不同于傳統古時英國的農民、騎士、商人、貴族、教士、國王的階級等級,在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影響下,伴隨著資本主義的興起,英國中產階級這一新興階層隨之產生并漸漸占據了社會的主導地位。在這一時期,英國人民重視道德修養和謙虛禮貌。紳士、淑女、下午茶、貴婦長裙、蕾絲服飾也成為了人們流行的話題。科學技術、經濟的昌盛也引起了文學、繪畫、藝術、教育等各個方面的發展和人民思想上的進步。本文將談談這一時代對中產階級女性教育模式的影響。[1-2]
傳統的西方女性,往往被看成是“男性的附庸”。女性沒有其獨立的人格、經濟地位、家庭地位、社會地位。中世紀的西歐女性往往是在農場或莊園里工作的剪羊毛女工、女傭等形象。這類平民女性要么被描繪成單純的善良和缺乏見識,要么被描繪成喜歡說三道四的庸俗婦女。在文學作品中,女性往往被描繪成在城堡中等待王子的公主、在宮廷里等待被追求的女王形象。女性受教育其目的是“如何成為一名好妻子”。女性受到的所有訓練和教導也會緊緊圍繞這一目的而展開,如如何做家務,如何干農活等等。隨著英國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興起和蓬勃發展,女性的教育模式也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具體分析。[3]
在維多利亞時期,一些女性本身受到過良好的教育,同時也吸收了當時進步的思想。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淀,她們無疑具有更廣闊的視角和更敏銳的洞察力。她們的思想是具有時代進步意義的。民主、自由、法制、科學等觀念深刻改變了其原本狹隘的家庭生活局限性。至此,這一部分女性成為了維多利亞時期女子教育變革的積極推動者。這部分女性看出傳統英國社會即父權主義社會對女性的偏見,也看出女性社會地位低賤,更看出女性獨立和自我完善的重要性。這部分女性進而努力呼吁并積極推動女性教育改革活動。英國中產階級女性在受到更多、更好的教育后更會發起新的一輪促進女性教育等各項權利的運動。自此,英國女性教育模式得到不斷和更好的改良。
在維多利亞時代英國教育體制中,各級學校也發生根本性的有利于女性利益的轉變:在初等教育方面,更多的初等教育學校被建立和完善,為更多中產階級女性提供了受教育的基礎平臺;在中級教育層面,更大的中級學校的規模和中級課程設置逐漸完善,這些學校使中產階級女性建立系統、完善的教育體系成為可能;在高等教育階段,政府建立了很多專門的女校和女性就業的高等院校。高校在課程安排方面也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如數學、物理等科目,傳統時代只招收男性學生,而現今則也歡迎優秀女性進入這些領域進行深入學習。倫敦大學等著名學府也認可女性的各級學位證書。[4]
中世紀的英國女性都是目不識丁,生產生活等活動都局限于家庭附近,而維多利亞時代的女性可以從事科研、文學、美術創作等各個方面的工作。女性在文學作品方面,其科學研究、藝術鑒賞等能力都普遍大幅提升。中產階級女性在見聞、知識儲備、談吐、行為舉止等各個方面都讓當時的男士刮目相看。由于中產階級女性識字率、知識儲備、社交能力都大幅提升,她們在對自身的認知、自我層面的實現方面理解力都煥然一新。中產階級女性在參與社會活動、工作就業等方面,她們的視野和參與度都大幅增廣、增多。
時至今日,我們該如何評估維多利亞時代女性教育改革的價值和意義呢?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角度來思考:
隨著維多利亞時代中產階級女性教育水平的提升和廣泛的社會活動參與,昔日男性對女性的偏見也逐漸消除。女性在更大范圍,更多種類的社會活動中也逐漸尋找到自身的優勢領域,進而能更好地促進女性教育制度的改革。這對女性教育的普及和女性優勢學科的建立、完善都起到了促進作用。隨著英國各個行業對人才需求量的增加,女性在各個領域也有了更多施展自身才能的平臺。中產階級女性廣泛地參與社會活動。與之伴隨的其家庭地位,社會地位必然也會不斷提升。
傳統英國女性只能承擔起哺乳時期至幼兒時期的護理和教育工作。稍大一些(5~6歲)的男童就會被送去接受騎馬、擊劍、讀書等傳統科目的教育。維多利亞時代的女性是不同于以往的新式女性。她們受教育的程度完全可以負擔起其子女至成人前諸多方面的教育和輔導工作。母親作為孩童的第一任老師,中產階級知識女性可以在孩童人格、道德觀念、學校各個階段各個學科等方面給予良好的教育和督導。而這些孩童相比傳統時代,他們成人后能更全面、更高素質地投入到英國社會活動中。這樣的良性循環無疑有利于英國全民素質的提升和下一輪資本主義的發展。[5]
在西歐傳統的封建社會,男女權利平等是任何人都無法想象的事情。然而,在維多利亞時代,隨著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和社會活動參與度的增加,任何人都能看出男性在很多領域內并不比女性擁有更多的優勢。中產階級知識女性對英國國家的建設也做出了巨大的、獨特的貢獻。這是任何人都不能否認的。既然如此,男女在各個領域逐漸平等也變得合情合理。男女平等觀念在維多利亞時代提出是符合時代特征的。這樣的觀念也是人類到達更文明階段的標志性產物。
近代女權主義運動興起于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其核心思想是:傳統的人類社會是建立在以男性為尊的父權體系之上的。女性在性別、工作、社會職能、政治、教育等多個方面存在歧視和壓制。女權主義則呼吁要結束性別主義、性剝削、性歧視和性壓迫,促進性階層平等而創立和發起的社會理論和政治運動。女權主義運動的發展需要其培植的土壤,而英國維多利亞時期中產階級女性教育制度的改革則起到了根本性的作用。英國中產階級女性由于知識儲備、思想上的開闊、眼界的提升、廣泛的社會活動、男女平等思想等等種種鋪墊,必然為二十世紀女性主義運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這一點也是不容忽視的。
維多利亞時代不僅僅讓英國一躍成為世界頭號資本主義強國,它更是一個奮發、積極、進步的美好時代。本文受篇幅所限,不能全面展現維多利亞時代女性教育風貌。然而,毋庸置疑,維多利亞時代女性教育制度的變革是具有深遠影響和跨時代意義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現今我國也同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一樣,正處于一個積極向上、蓬勃發展的新時代。對于維多利亞時代中產階級女性教育制度的長處,我們應仔細研究、虛心學習。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完善和發展中國女性的教育制度,更好地展現美麗中國女性的價值。讓我們共同努力,為中國女性教育制度的完善和發展貢獻更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