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斌
(甘肅省隴南市徽縣永寧鎮初級中學 甘肅隴南 742300)
寓教于樂的官方解釋是把宣傳和思想教育的內容滲透到娛樂活動之中,是宣傳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種方法,如通過看電影電視、講故事、學唱歌曲、欣賞音樂美術作品等娛樂活動,開展宣傳和思想教育活動。而要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老師就要在開展宣傳教育活動時,注意選擇健康、有益、向上的活動內容,形式上生動活潑,豐富多采,以此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完成初中化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目標。因此,下文主要從兩個方面來談。一是寓教于樂打造初中化學高效課堂的意義,二是寓教于樂打造初中化學高效課堂的策略。
在如今的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雖然說素質教育已經逐漸趨于成熟化,但應試教育的影響還是非常深重,仍然有很多老師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帶著功利性,太過于看重結果,而忽略了過程。并且,老師和學生也面臨著巨大的升學壓力,傳統的教學思想還阻礙著初中化學的發展。因此,寓教于樂的有效實施,就能夠使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化學知識的魅力也可以在這個過程中突顯出來,有利于真正實現學生全面發展的目標,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順利完成新課程標準的要求。[1-2]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那么在如今的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要做好寓教于樂,老師就需要把握好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學習能力,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以此引入到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去,從而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化學情境。這有利于真正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化學的魅力,直至順利地完成教學目標。例如,在教學人教版九年級下冊化學《金屬的化學性質》這一節內容時,老師就可以提前利用信息技術制作課件,然后在課堂導入環節播放“不法分子以黃銅冒充黃金進行詐騙活動”的視頻,同時展示金戒指和黃銅的圖片,讓學生思考“人們為何會上當?”這個問題,以此順利地引入關鍵內容,學生也會隨著課件逐漸理解相關化學知識。
小組合作是近幾年非常火熱的一種教學模式,由于其具有獨特的優勢,所以很多學科都開始運用這種模式進行教學。那么在如今的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為了有效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老師就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以此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這樣能夠使得學生對化學知識深刻理解,寓教于樂的意義就可以切實有效地體現出來。例如,在教學人教版九年級下冊化學《生活中常見的鹽》這一節內容時,老師就可以基于教學重難點“粗鹽的提純、對碳酸鹽的特性的認識、復分解反應概念的形成,復分解反應發生條件的判斷。”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探究學習,合作探究的主題是“為什么食鹽可以食用而有些鹽不能食用呢?”從而讓學生對“鹽”有一個真正的理解。
化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那么在如今的初中化學課堂中,寓教于樂的目的是讓學生“動”起來,老師就可以進行生活化教學,以此拉進學生與化學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可以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這樣能夠讓學生“學有所思,學有所得”,有利于真正為學生創造一個開放性、互動性的化學課堂,從而構建初中化學高效課堂。例如,在教學人教版九年級下冊化學《常見的酸和堿》這一節內容時,老師就可以聯系實際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引導學生去思考,提出“生活中有哪些帶酸味的物質?洗衣服時會有什么感覺?”等問題,順利導入新課,學生對“酸和堿”就有一個具象的認知,之后的教學會更加順利,發揮出了寓教于樂的意義和價值。[3-4]
綜上所述,在如今的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老師要真正意識到寓教于樂的重要性,并且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和制定適宜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能夠感受到學習化學的快樂。通過這個過程,學生的綜合素質就能夠得到有效提高,有利于教師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增強,直至順利地完成初中化學高效課堂的構建,從而實現每個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和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