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辰
(蘇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江蘇蘇州 215000)
小甲(化名)同學,在剛剛入學時是一個積極上進的學生。她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校學生會的一員,在校學生會的各項活動中發光發熱,3 年時間內小甲同學成為一名出色的學生干部,幫助學校組織了很多活動,并且獲得了很好的影響。可能是她的努力和表現讓她獲得了學校師生的認可。而這份認可,導致了她忽略了在班級中所應該進行的學習任務,小組作業很少參與。更忽略了身為班級一分子應該負起的責任;這份認可,更讓她覺得自己獲得了一些“特權”。慢慢地出現到班遲到的壞習慣,那段時間還經常收到她的請假條,有一次竟然連續一周申請請假。
小甲同學的家庭條件良好,在家里她是最小的孩子,家人對她的態度主要以她的心情開心為主。家長對于孩子經常請假的情況不做表態,認識不到這件“請假小事”的嚴重性。通過了解、分析小甲同學的具體情況,包括在校表現、心理表現以及學生的家庭情況后,快速制訂出適合學生的處理方法,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此案例反映的是學生在各方面獲得認可之后,表現出來的各種盲目自大心理的表現。因為這種心理表現導致的學業成績下降,學習態度不端正等問題。
此案例反映了學生家庭的寵溺,家長無法嚴格管理學生行為習慣。逐漸使學生養成了散漫的心理個性。這種心理表現不僅導致學生不能在各個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對學習、工作的松懈,更助長了學生的盲目,不能夠真正認識到自己的不足。
如何讓學生正確認識到盲目自大的心理狀態。并引導她走出這樣的不健康的心理狀態,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改變錯誤。
改變家長的觀念,認識到寵溺對孩子的危害。做到能夠嚴格要求學生,做到家校緊密聯系,改變學生缺點。
如何讓學生正確樹立人生觀、價值觀,端正學習態度。讓較優秀的學生看到學校外更寬廣的世界,不斷進步。
讓學生思考自己的未來規劃,不能止步不前。
有一次周五,小甲同學一如既往地請假了,但是因為上午有一個科目需要期末考核,考核之后她跟我說她身體不適,她母親一會來接她回家。向班委了解了具體情況之后,我詢問她連續請了多少天的假,她回答5 天。我問她請假的原因,她回答身體不舒服需要休息。當天并看不出她有不舒服。我問她:“你難道不擔心你媽媽在這么冷的天還要請假來接你會凍感冒嗎?”聽了這句話小甲同學沉默了。“難道你覺得你媽媽在公司里請假和你請假一樣容易嗎?”小甲陷入了沉思。在等待學生母親來學校的過程中。我和小甲談了一下關于她未來的規劃。并告訴她人生路不可能永遠有人為她護航,父母總會慢慢老去。并且告訴學生,她很優秀,但如果盲目局限于自己現在的成就,以后發展就會更加的艱難。
她母親來了之后,我跟她母親談了談,關于小甲近期的請假問題以及學習問題。家長表示自己知道孩子連續請假一周的事情,但是因為身體狀況并不會阻止她。我向家長談了一下關于進入社會上班之后,孩子總要變得強大,今后不可能為了一點身體不適而請假一周。她母親認識到了小問題的嚴重性,并表示今后會盡量嚴格要求孩子,不讓孩子養成自由散漫的個性。讓孩子面對困難時可以更加堅強地面對。讓家長意識到我們更加應該做的是鍛煉她迎接困難的能力和面對問題的毅力,而不是一味地寵愛。
通過觀察,我發現小甲同學只是因為這份師生的“認可”盲目了眼睛,她心中還是有一個積極上進的自己。在本學期設計課的外出調研課上,我安排了一個匯集了國內外優秀設計的家具購買地點。讓她感受到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自己知識面的渺小。后來通過個人談話,讓她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以及做得不好的地方。并且,經過這一次談話之后,小甲同學的學習態度很快地端正了,不光繼續在校學生會中發光發熱,在班級中也能貢獻自己的一分力量。
并且小甲同學她很愛她的家人,后來她向媽媽主動道了歉,承認了錯誤,反思了自己任性行為。并且認識到了自己身為成年人所應該擔起的責任和所應該面對的挫折與困難,不應一味地尋求最愛自己的人的幫助。
在與學生相處的過程中,我們常常會發現學生的問題。但是發現問題后的處理方式,并不是馬上提出他的錯誤。而是應該循序漸進地尊重學生感受,從這件事件的影響開始慢慢引入,這樣才能更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缺點與錯誤,才不會產生逆反的心理反應。
在循序漸進的提出問題后,應該信任學生可以自我改正缺點,使效果更加深入學生的心中。要相信信任是一種人格力量,它可以促使學生更加努力,使之改正缺點,成為一個更加優秀的人[1-2]。
每個學生都是一個自由發展的個體,學生隨時會在豐富的校園生活中迷失自我,這時我們不能一味地責怪學生,要正確地觀察學生的情況,找出其中的根本原因。并且尊重學生人格,循序漸進地提出問題,在改變過程中信任學生的自主能力,正確看待學生的心理問題,并且盡快制訂出適合學生的解決方案。此外,在認識問題的過程中,更不能忽略學生本質的優點,而要善于利用孩子的積極面促進缺點的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