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紅,劉維紅
(山西工程技術學院,山西 陽泉 045000)
BIM技術在工程建設中發揮出越來越大的作用,尤其對施工現場的管理更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BIM技術的運用,可以一定程度上彌補施工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本文詳細介紹了BIM技術在施工管理中的應用情況。通過這種可視化的管理,設立的“設定目標——模擬建造和優化——跟蹤展示——調整分析”這一流程,極大地便利了進度管控工作,確保了項目管理的效率。
工程造價在建設過程中通常有四個過程,即:建設前期過程、建設預備過程、建設施工過程以及竣工驗收過程。其中,施工階段的最突出的特點是過多的設計變化和眾多的參與建設單位,而又想第一時間傳達設計要求等相關問題。
針對這方面的問題,部分企業通過引用分布式云平臺技術,很好地解決了工作成員接受信息的難題,具體工作人員只需要將iPad連接Wi-Fi就可以收取到管理員發送的最新數據和信息,為工作人員和管理員之間創造了安全高效的交流通道,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準確度。不僅如此,云平臺技術也將模型構件和現場構件通過信息化技術聯系起來,技術人員只需操作iPad就可以找到構件的相關信息,真正做到了對大型、隱蔽構件的可視信息管理。
太原玲瓏苑4#樓施工項目開始于2015年3月,在2016年6月主體已完成,于2016年底竣工。回顧該工程項目的各個環節,不論是在項目策劃階段還是工程設計階段,不論是在工程發承包階段還是在工程施工階段,都運用到了BIM技術,包括了Revit、GICD、三維布場、廣聯達云計算等,工程造價管理中BIM的作用都是舉足輕重、無可替代的。
施工現場的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兩部分:①對施工過程中所需要使用到的設備進行分配和管理;②對施工用地進行分配和管理。通過現場的管理能夠最直接地安排物流、人流的相關轉運工作。確保了管控工作的準確性和高效性,進一步保證整個生產鏈的高效安全運轉,現場的施工情況也能及時地反饋給現場管理工作人員,從而能夠幫助現場管理工作者更好地開展相關工作。
通過在施工之前將設計模型和計量模型相融合,可以為模型構建提供很多的方式,為提高效率,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不同的方式,也可以通過模型的建立來查詢新建項目和改造項目的相關信息。
太原玲瓏苑4#樓項目的主體和管道的設計都采用了三維可視化的模擬建造,通過三維的方式將主體的建設動態地展現了出來,這樣對許多方面展示都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例如,在電氣安裝方面,反映了照明燈具的安放位置、電氣管線的線路、各樓層配電箱的位置、架橋安裝的高度;在給排水方面,展示了給排水管道的連接情況、衛生器具的安放位置以及在不同樓層之間的穿插情況,并將圖紙情況與工程量相對比查找出兩者的不同之處;在采暖通風等管道的安裝方面展示了各管道之間的連接和位置。通過建設模型,及時地對電氣管線中結構的重合部分進行了說明,進一步體現了設計單位的專業性和工作的責任心。
施工單位在建筑結構虛擬圖中也發現了暖氣管道和給排水管道設置的不合理性,這種結構緊湊的設計是不利于以后的維修工作的,專門為此,施工單位也向設計單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通過模擬建造,能夠直觀地發現影響工程進度的具體因素,方便了進度管理工作的開展,同時也確定了采用不間斷流水施工的方法,將室外裝修工作提前了近一個月。由此可以看出,模擬建造對工程施工進度的影響是可想而知的。
模擬建造也為技術交底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施工技術交底的準確度也因此得到了保證,并在此基礎之上,實現了技術交底的可視化。對于本工程的主體結構建設工作,包括樓梯配筋、電氣、給排水管道安裝等,都通過動畫的方式展示了出來。這種三維可視化的方式也受到了施工人員的一致好評,施工工作也就更加容易開展,施工技術和工藝也能在對動畫進行了解后展開進一步的討論和溝通。在工程施工過程中,通過可視化的技術交底,使得在環境整治停頓兩周的不利情況下,依然能夠在工期不延長的同時保質保量完成。由此不難看出,可視化交底對保證工程施工先進性和時效性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
在BIM的基礎上,設立的“設定目標——模擬建造和優化——跟蹤展示——調整分析”這一流程,極大地便利了進度管控工作,減輕了生產人員管理工作的難度,最大程度地縮減了施工進度管理工作的時間。通過這種可視化的管理,設計方案的目的和內容都能夠直觀地展現給工作人員,確保了項目管理的效率。
[ID:009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