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碧,郝付軍,朱永偉,蘇 昭,周永勝
(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陜西 渭南 714000)
隨著我國“一帶一路”的倡議和實施,我國將有更多的企業逐漸 “走出去”,為企業的發展贏得更廣泛的機會。作為拉動經濟、技術領先的中國鐵路,正在采用“中國標準、中國技術、中國制造、中國運營”的建設模式積極參與世界鐵路的建設。而推廣中國鐵路技術標準、培訓當地工人勝任工作崗位要求成為要解決的突出問題。
2015年以來,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啟動《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建設項目。作為重點項目,鐵道工程技術專業經充分調研,提出主動響應中國鐵路“走出去”發展戰略,引入澳大利亞職業培訓包理念,立項開發國際鐵路工務技術培訓包,積極為中國國際鐵路工程開展技術和勞務輸出培訓,為中國鐵路走出國門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職業培訓包是澳大利亞職業技術教育中比較重要的官方文件與教學法規,除了項目培訓的具體內容、課程以及培訓方式之外,對于統一國家能力標準、評估指南以及資格證書也做出了明確、詳盡、具體的規定,并對相關的輔助材料進行提供,其應用的靈活性與自由性更為突出。
借鑒澳大利亞培訓包的設計理念,職業培訓包一般包含一個素質與基礎培訓包和若干個職業崗位培訓包。在設計職業崗位培訓包的過程中,首先對企業眾多的職業崗位進行分析研究,按是否具有基本相同、相似的職業能力歸類,組建職業崗位群,以職業崗位群來劃分職業崗位培訓包。
國際鐵路工務技術培訓包開發以滿足國際鐵路工務技術人才崗位(線路工、橋梁工)要求為出發點,實施職業技能培訓與職業資格證書緊密對接,確保培訓的針對性、規范性和可持續性;以中國鐵路線路工、橋梁工職業標準為依據,與西安鐵路局等企業深度合作,深入調研工務人才需求與培養標準,著力建設“三包一體”即集標準包、指南包和資源包為一體的鐵路工務技術培訓包;以模塊化、菜單式培訓課程建設為關鍵,將職業技能培訓所需資源(職業標準、教學內容、教材開發、教學形式、考核標準、師資標準、實訓條件等)組合打包,形成規范、標準、科學的培訓模式。
針對國際鐵路工務技術培訓過程中職業技能與職業資格證書結合不夠緊密;標準不夠完善,教學資源不夠規范等突出問題,項目組加強調研,進行了一系列的重點建設。
1)校企深度合作,明確了當前我國參與建設的國際鐵路對工務技術人才的崗位要求。與西安鐵路局、蘭州鐵路局、中國中鐵海外公司等企業合作,面向中國鐵路施工與維護企業,開展中國鐵路“走出去”過程中鐵路工務技術人才的崗位要求調研,制訂出開展國際鐵路工務培訓的培養目標和要求。
2)以標準包開發為核心,構建了“三包一體”的培訓包框架體系。國際鐵路工務技術培訓包開發過程中,重視結構框架的建設,借鑒澳大利亞職業培訓包模式,構件標準包、指南包、資源包三包一體的培訓包框架。以標準包開發作為核心內容,完成職業標準、培訓標準、考核標準、師資標準、實驗實訓場地標準等,形成鐵路工務技術標準包。根據使用者的需求和關注點不同,分別開發適用于學員、企業和學校的指南包。圍繞培訓的課程、學習、信息所需的所有資源,“捆綁”打包形成了資源包,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培訓包框架體系。
3)依據中國鐵路技術標準,開發了模塊化、菜單式培訓課程。牢牢樹立以中國鐵路技術標準為依據,以培養國際鐵路工務人才(線路工、橋梁工)為目標,構建模塊化、菜單式的培訓課程,以真實的工作任務為載體,理實一體,教學做合一,以職業技能鑒定為考核標準,確保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1)組建了高水平教學團隊開展海外培訓,效果得到多方肯定。國際鐵路工務技術培訓包開發完成后,2016~2019年先后六次組織教師團隊赴肯尼亞開展工務培訓。參加培訓的肯尼亞學員憑借過硬的技術本領、扎實的專業學識、踏實的工作作風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全部被中國路橋公司蒙內鐵路公司錄用。國際鐵路工務技術培訓包受到當地學員和用人單位的高度贊譽。
2)搭建了“三包一體”的培訓包建設框架,指導校內同類專業職業培訓包建設。鐵路工務技術培訓包建設過程中,依據澳大利亞培訓包建設模式,搭建了“三包一體”的培訓包系統化建設框架;制訂了立體化開發標準包、指南包、資源包的開發流程;依據鐵路工務工作過程,構建模塊化、菜單式的課程體系,初步形成了職業培訓包開發模式,為校內同類專業開展職業培訓包提供了借鑒。
3)開發了英文版鐵路工務培訓包,提升了專業的影響力。國際鐵路工務技術培訓包的開發與建設符合國家職業培訓包建設的規定,先后在蘭州鐵路局、南昌鐵路局新進職工中進行了試點;建成以后為蒙內鐵路培訓了六期、十余個班的肯尼亞當地學員,效果良好,受到了行業企業的廣泛贊譽,成為國內同類專業關注的焦點,擴大了專業的知名度,提升了鐵道工程技術專業的影響力,為提高專業國際化水平,繼續開拓國外培訓項目奠定了堅實基礎。
1)校企深度合作構建三包一體的培訓包框架體系,助力國際鐵路工務技術人才培訓。在開發鐵路工務技術培訓包過程中,學校與行業企業、同類院校密切合作,開展調研,協作構建三包一體的鐵路工務技術培訓包框架體系,整合校、企的優質資源,使得培訓項目緊貼生產一線,強力支撐國際鐵路工務技術人才培養。
2)建成英文版鐵路工務技術培訓包,有效服務中國鐵路“走出去”戰略。以服務中國鐵路“走出去”戰略為出發點,面向國際鐵路工程所在國,以當地鐵路工人勝任崗位為目標。將開發形成的鐵路工務技術培訓包進行語言轉換,專業教師與英語教師通力協作,將全部教學文件翻譯成英文,實現了教材由中文向英文的高質量轉換,確保了外籍學員能夠自主使用全部教學資料。
3)培訓課程與職業屬性相對接,鐵路工務職業技能培養項目化。建立鐵路工務技術培訓包模塊化、菜單式的培訓課程,培訓包開設三個模塊即通識模塊、線路工模塊和橋梁工模塊。其中通識模塊是必修模塊,線路工模塊和鐵路橋路工模塊為任選模塊。培訓包融入了鐵路線路工、鐵路橋梁工的職業技能要求,體現了企業對應崗位的職業屬性,把企業對該崗位職業屬性的要求充分融入培訓包,實現了培訓過程與企業生產過程緊密結合,將企業生產項目導入學員的學習和訓練,培訓過程同時也是職業能力的培養過程。
應用實踐表明,國際鐵路工務技術培訓包集實用、標準、普適性于一體,具有很強的職業性和針對性。培訓包為企業、學校、教師、學員提供了一種新的培訓范式,豐富的教學資源、專業的教學團隊,推廣了中國標準,為中國鐵路“走出去”發展戰略提供了智力支持。
[ID:009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