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峰
(內蒙古平莊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 赤峰 024081)
目前階段,礦業工程施工中,安全事故時時發生,嚴重威脅施工單位發展,極大限制了礦工項目施工的進度。面對此不利情況,施工單位應加強對施工風險的關注,努力提高風險管理水平,有效地降低風險的影響。在風險管理過程中,管理者應加強新知識和新理念的運用,從而不斷提高其自身的風險認識能力,及時發現在礦業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危險,并根據風險類別對其進行優化,從而減少風險的發生概率,保證礦工項目的施工過程安全,高度保證高質量的礦工項目建設過程。
由于礦業工程項目的施工過程大多處于地下,導致礦業工程項目的施工過程受當自然因素的影響較大。首先,各地區地質的差異,給礦業工程項目的施工過程帶來較大的影響。地下地質環境的復雜性,給礦業工程項目的施工過程帶來了極大的難題,嚴重威脅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其次,各地區水位的差異,也會導致礦業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事故頻發。如果水位過高,將會造成礦業工程項目的隧道施工過程困難,極有可能發生地下水倒灌狀況,給礦業工程項目的質量帶來嚴重的影響;最后,氣候狀況的變化,也是一種潛在的風險。如果在礦業工程項目的施工過程中,氣候狀況突然發生變化,將會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例如:突發強降雨,將有可能會造成礦業工程項目施工現場積水問題嚴重,影響施工效率。
除了自然因素所帶來的危險外,還有一部分是人為因素造成的危險。首先,在礦工項目建設環節戰爭開始前,需要制訂合理的建設計劃。但由于技術條件的限制,對地下地質環境勘探還存在著一定的缺陷,這給礦工項目施工環節造成了一定隱患,極易發生安全事故;第二,礦業項目的建設一般都需要較大的成本,這就使得施工單位在決策過程中面臨著巨大的經濟壓力。施工單位對市場環境的分析欠缺,既有可能導致單位資金大量消費,也有影響建筑單位正常經營;最后,施工單位本身施工技術水平不高,也會導致礦業工程項目的施工質量不能得到應有保障。同時,施工期間施工者違規作業也會造成巨大風險,影響了礦業項目的施工過程有序地進行。
礦山建設項目的確定,必然要受到煤炭資源條件的制約。煤炭資源的賦存程度、賦存條件是確定礦山建設地點、建設規模、礦井井型的前提條件。同時,礦區自然環境、地質情況等自然條件,又是決定其建設速度的重要因素。
礦山工程是一項非常龐雜的、系統的工程。任何一對采礦井均須建成通風系統,提升交通系統,排水系統,壓風系統,安全監控系統,通訊系統,動力照明系統等,才能全面投產。這些體系一方面是自成系統,各自發揮其作用,另一方面是相互關聯、互相依賴,共同構成了礦山大系統的建設。
一個礦區的建設周期短則幾年,長則十幾年,甚至更長。所需投資大,一般大中型礦山建設項目需十幾億甚至幾十億元的資金。周期長、投資大、風險高。
受煤炭資源賦存條件影響,礦山建設場地一般遠離市區,生產與生活相結合的設施欠缺,加之主體工程的施工需要地下作業,施工空間窄,操作視野不足,工作環境復雜,工作條件較難。同時,由于煤層首次被揭開,遇水、煤巖突出、瓦斯突起等危險更高;此外,其安全管理方式與生產礦井不同,危險程度要大于生產礦井。
在礦山建設中,征地、拆遷、供電和水資源的應用、公路建設、鐵道專線的修建、新鎮的設置等,都需要當地政府的幫助。同時,礦山工程項目的參建方主要是:建設單位,施工單位,設計單元,材料供應單元,監理部門,質量督導等單位,它們之間也存在這樣的或那種關系,科學合理,公正處理這些關系,才能順利完成工程的建設。協調處理與外部有關單位和建設項目的關系,是建筑單位和其上級主管部門重要的任務之一。
礦山工程建設工作完成后,需要進行地下采礦工作,這可能導致大面積地表塌陷,水位降低。此外,礦井在施工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石、廢水和污氣等,直接排放將使工程周圍的土壤,地表和大氣環境受到污染,對周圍居民的生活造成不利影響。
由于長期受計劃經濟制度的影響,使項目管理者風險意識較低,風險管理人員積極主動性較差,再加之當時風險管理環境還沒有形成,風險管理者缺乏人才,造成無論在理論上還是應用上,我國的礦山工程項目風險管理處于低水平,并存在一些問題。困難的表現如下:
在礦山工程項目的建筑施工過程中,往往缺乏對其具體風險控制的應用研究,因此此方面的知識經驗相對較少。另外對于我國從事礦山建設項目險管理研究的專業人才較少, 專業人才較少地質勘探、礦井設計、機電安裝、建筑施工等其他方面。更加側重于對技術的應用, 而忽略了對于施工的有效管理, 因此這也不利于風險管理系統的完善。
風險管理意識不強。由于國家投資在礦山建設項目資金中占據很大的比重,導致項目管理人員風險管理意識不強,不重視風險管理工作,認為只需要在項目投資中增加一筆不可預見費,就可以規避所有風險。
歷史數據匱乏,風險識別困難。六十年來,我國礦山建設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建成了不計其數的各類礦井,但卻沒有形成一份完整的行業數據報告,歷史數據相當匱乏,導致風險識別困難。
風險分析不足,風險分析欠缺。大多數風險研究還是以定量研究為主,缺乏必要的定量分析研究,數據缺乏,使得對分析的可靠性不高。
單一的風險處理。在我國工程項目管理的實踐中,對風險進行處理的手段比較多,風險控制與自留,對風險的轉移認識較少,使用得不多。
基于以上分析,通過對礦山建設項目風險管理進行研究,對于項目管理單位提高風險管理意識,建立和完善風險管理機制,重視風險管理工作,提高項目建設效益,具有重要的意義。
通過風險評估,對礦工項目在建設過程中所存在的風險進行排查,并對所發生的可能性和造成的后果進行估計,風險管理是指在礦工項目建設過程中,對其進行監控和管理,減少不確定性,降低對礦工項目施設過程風險的影響,降低對礦工項目施設過程風險的不利影響。
礦業項目規模大,工期長,施工風險較大,對整個礦業項目造成很大影響。因此,要對全部施工過程的風險因素進行鑒別和判斷,建立起一個風險管理系統,以便礦業工程的施工實現。礦業工程施工時的風險管理包括:對項目整體建設的目標和施工目標明確,對每個施工階段的目標明確,建立安全施工技術保證方案,制定風險管理的全面方針。對于在施工過程中通過風險評價得出的危險,要對其責任和功能進行分類,完善項目建設的機制。這樣就有效地規避了風險,降低了工程發生事故的可能性。
礦業工程施工過程中的風險管理,本來是一個動態管理的過程。動態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采礦項目的施工風險控制水平。礦業工程的施工技術含量高,施工條件較艱難、危險性強,使用設備多,施工時間較長,本來施工的過程就是不斷發生變化,這使得施工過程增加了許多風險。一旦工程發生,風險就會給整個項目帶來巨大的損失,針對工程變動因素的情況,先進技術和管理可以降低工程中風險的概率。因此,礦業企業應提高整體工程施工隊伍的專業技術水平和管理能力,監督整個工程的施工,減少風險發生。對此,礦業企業可通過專題演講、技術訓練和安全訓練等手段,提高施工者的技術水平和管理能力,降低技術事故發生的風險。
在施工過程中,礦業企業的施工單位應對施工環境、建筑對象、自然風險和經濟政策的變動等幾個方面進行有效管理。將其詳細分為環保風險,技術危害,施工操作危險和施工管理危險,以及建筑人員的風險,安全管理危險等。在施工過程中,要對本地的自然環境、土壤和水文環境,可能發生的地質災害,對施工環境可能存在的危險進行排查,對可能發生的危險進行排查。在施工過程中,要定時檢查方案和施工進展是否有偏差,定時勘察礦井內的地質狀況。在進行某些危險程度較高的工作,如挖掘、爆炸、排水等,嚴格監控其操作過程和規范,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
對于風險的防范要做好提前預案,進而在最大程度的防止風險帶來較大損失。礦業工程項目的開展難免會受到一些外在的危險因素影響,比較常見的有持續降雨、冰凍、洪水和地震,這些都會嚴重影響到施工的順利開展。所以根據不同風險因素的影響級別,可以對其制定更具有針對性的措施手段,進而確保工程項目能夠順利開展。比如在針對原料供給不及時、材質質量差等可能出現的問題時,則需在建筑施工項目開展之前加大與供應商之間的資質審查以及質量檢測,進而建立一條良好且穩定的原材料供應鏈,從而保障在施工過程中的穩定材料供應。在針對較為復雜的地質環境時,在開展施工之前必然需要對現場的具體地質情況進行勘測以及數據的收集,根據數據反饋情況來做出相應的判斷;針對氣候不好的問題,則分別在雨季和冬季提出了相應的施工方案;對于施工進度不完美的問題,在項目開始時使用進程控制法,對項目進行設計。同時,在采取相應應對措施的同時,還必須監控風險。而對風險監測的思想可以分別對現有風險和新的風險進行監測。其中,現有的風險是指在礦業工程中可以對風險進行監測,并制定減輕風險的措施,從而在最低限度上減少風險,從而降低項目建設帶來的危害和損失;第二,在風險評估之后,還需對其進行評價,由此確定風險控制和采取措施后的風險在可接受范圍之內。
總體而言,社會的發展離不開礦產資源源源不斷的支撐,因此為了保障社會經濟的建設與發展,必然需要加大對礦業工程的有效控制與管理,尤其是需要對在礦業工程施工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控制,否則將會導致整體工程施工效率低下,不利于整個礦業得發展,甚至還會為其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和經濟損失。所以相關政府部門以及施工單位必然需要提升對于風險因素的識別以及風險把控力,利用一系列措施手段進行風險預警,進而將其控制在可控范圍之內,加大對于各種風險因素的應急處理能力,進而保證整個礦業工程項目的順利開展,推進我國社會經濟的建設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