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馨 崔 華
(北京體育大學中國武術學院 北京 100084)
武術散打是運用踢、打、摔等攻防技巧制服對方的、徒手對抗的格斗項目。中國武術具有兩種表現形式:一種是以表演為主的套路;另外一種是以競技對抗的武術散打。武術散打是作為我國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散打具有激烈的對抗性和鮮明的民族性。隨著國外體育項目的沖擊,作為民族瑰寶的武術散打現階段的發展面臨著極其尷尬的處境,教學方式老套,教學內容因循守舊,人們對散打的認識不夠全面,甚至覺得武術散打并不適合中小學生,致使大多數學生對武術散打的學習失去了興趣,這些諸多因素都不利于武術散打在學校的開展。如何解決人們對于武術散打的認識薄弱,是當前武術散打發展面臨的重點問題。
在文化方面:武術散打本身就屬于武術,是民族傳統體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他同樣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無論是在對學生的人格塑造方面,還是在培養民族精神方面,散打同樣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學習武術文化,能夠以武術散打為載體,更加透徹的理解武術文化的價值與地位,培養良好的武德,對提高個人修養和增強民族自豪感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武術散打更應該注重“未曾學藝先學禮,未曾習武先明德”的過程。
在生理方面:武術散打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學生肌肉的生長,能夠很好地改善目前大多數學生集體免疫力差的問題,能夠讓學生擁有更加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日常學習當中。同時練習武術散打能提高人的判斷力,對事情能做出準確及迅速的反應。
在心理方面:練習武術散打對人的心理具有調節作用,能讓正在處于緊張狀態的神經放松,緩解壓力,有助于睡眠;練習武術散打還能使人的心態更加積極健康、提高自信心。
解決學生對武術散打認識片面的問題,通過分析讓學生重新了解武術散打有其深厚的文化和作用,對武術散打能夠在校園里順利開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隨著時代的發展,生活節奏的加快,學生的學習壓力接踵而至,大部分學生對于難度較高的運動,只會有觀賞的興趣,并不會有親身體驗的想法,也不愿練習武術散打。在未來對學生的身體素質要求越來越高,沒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很難有所作為,武術不僅有增強人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的作用,而且武術也已經融入社會的各個方面。
武術是中華民族傳統優秀的文化遺產,其運動風格有自己的獨特之處,并且蘊含著豐厚的文化底蘊。中華民族傳統體育的健身功能也一直被社會各界所認同,一直以來武術教學在中小學的進程十分順利。通過校園武術的教育使中小學的學生對武術產生興趣,達到強身健體的效果,同時在弘揚民族精神和增強民族認同感方面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新中國成立之后,武術就一直被教育部列為中小學的體育教學大綱之中,后來又經過各種形式的修訂以增進民族傳統體育的推廣工作。2004 年4 月,中宣部、教育部頒發的《中小學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實施綱要》(以下簡稱《綱要》)規定:“體育課應適量增加中國武術等內容。”主要是強調了武術的獨特作用,他不僅有強身健體和培養興趣愛好的作用。更有著其他體育無法替代的如培養和弘揚民族精神的作用。武術散打本身作為中華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走進校園,有著其他非中華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無法比擬的作用。目前,校園武術也只是單純的武術套路,武術套路只是武術的一部分,要實現學生對武術的全面認識,應該讓武術散打盡快進入體育課堂[1-3]。
我國的武打類影視節目對當代中小學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隨著《少林寺》《葉問》的相繼播出,引起了國內的武術熱,以至于在很多青少年心目中都有一個武俠夢,從而對武術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對此,我們應該借助青少年對于武術的熱愛和興趣,采取一種有效而合理的方法便青少年了解真正的武術。反之,如果我們的方法還是以前的老一套,就會大大降低青少年對武術的興趣。通過《我國中小學武術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研究》課題組對全國各地的調查研究,有極大一部分學生對武術散打有極大的興趣。有學者認為,學校的武術課堂最大的目的就是便于學生強身健體和防身自衛。這些諸多的因素都為武術散打在校園開展創造了條件。
在教材的創編過程中應該注重文化與技術的有效結合,著重武德的教育。武術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文化內涵方面就應該與國外體育本質上分離。在散打教學中充分展現武術的文化內涵,必須讓受教者明白武術文化在武術中的重要地位。在實際教學前更應該讓受教者對武術文化有一定的認識,讓受教者深入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更好地參與到實際教學當中,增強武術散打教學在弘揚民族精神方面的作用。學校體育應該輕競技化或者去競技化,在中小學開展武術散打教學應該把教學內容設置的簡單些,著重培養中小學生的興趣,武術散打教學應以強身健體和培養興趣愛好為主,讓受教者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下學習武術散打,感受武術散打中的魅力。
競技散打的教學與學校散打的教學內容是不相同的,競技散打的教學內容并不符合學校散打的要求。競技散打教學注重技戰術,對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各方面有較高的要求,最終目的是實戰,取得優異的比賽成績。而學校散打是注重培養學生興趣,掌握基本的武術散打技能和強身健體。因此,對武術散打教學應正確認識競技散打與學校散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武術散打教師在教材創編時應注意競技散打與學校散打教學模式的混同。在教學中不斷改進教學內容,總結出一套適合中小學的教學方案,促進武術散打教學的推進。
綜上所述,武術散打作為武術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價值不言而喻。目前,中小學武術課程一直以來都是單一的武術套路,無法讓學生對武術有全面的認識。散打不僅能讓中小學學生對武術有全面的認識,更能體現武術的本質。在中小學開展武術散打課程不僅能讓學生達到強身健體和防身自衛的作用,對弘揚民族精神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將武術散打引入中小學課堂具有雙重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