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敏
(重慶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第一民族小學 重慶 409900)
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喜歡聽故事,更愿意自己讀故事,在學生還不認識字的時候,他們就喜歡翻看繪本,他們的想象力非常豐富,作為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注意讓學生保持這種可貴的想象力,通過閱讀來促進學生的思考,把閱讀教學作為小學語文的一種重要內容,安排好教學,并且要做好閱讀的引導工作。教師要想提高閱讀的效率,就要善于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把閱讀的書目進行分類,結合課本中的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穿插,并且要給學生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自己進行閱讀。為了讓群文閱讀落實到實處,教師還要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借助家長的力量來實現閱讀[1-3]。
“群文閱讀”這一教學理念的出現具有時代性。在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語文要求學生的閱讀量要每年達到一定的數量,這一要求下的小學語文教師要注重學生的課外閱讀方法。現代社會中有眾多的游戲等著孩子們,他們能夠踏下心來讀書完全依靠教師的監督和家長的嚴格要求。作為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端正教學態度,尊重學生的原有知識結構。教師要想把群文閱讀教學進行得更好,就要從自身出發,重新認識語文課堂,結合自己的專業知識學習新課程理念的要求,對于所教的語文課本中的內容進行分類,把具有同一特點的內容統一教學方法,并且還要增加教師自身的閱讀量,通過教師的閱讀興趣來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另外,教師要求學生去讀的課外讀物,自己一定要先讀,只有讀了才能夠知道文章中的精彩畫面,才能夠在和學生討論時有話可說。閱讀是學生的事情,教師起的就是引路人作用,因此,教師一定要重視學生的意見,多給學生提供表達自己見解的機會,小學生都喜歡表現,好表現就說明他們頭腦中有知識,教師要給學生表現自己的機會,讓學生有一種繼續閱讀下去的沖動。為了讓教師的群文閱讀教學更加科學,語文教師應該采取集體備課的方法,同一學科、同一年級的教師進行交流,確定需要學生進行閱讀的書目,多個教師的思維總是比一個教師的觀點要優秀。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把群文閱讀作為自己的一個教學特色進行推廣,積極地進行課堂教研活動,把自己的教學經驗進行推廣也是激勵教師進行專業鉆研的一種渠道。
小學語文中有許多的素材,對于這些素材,語文教師要具有善于發現的眼睛。創造性地進行群文閱讀教學,要想讓學生擴大閱讀面,就要在適當的時機進行引導,通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時間,節省下來的時間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群文閱讀。小學生坐在教室里進行集體閱讀,遠比一個人在家里的閱讀效果要好。對于群文閱讀材料的選取,筆者認為形式可以多樣化,主要還是從學生的年齡和閱讀情況出發。挑選的群文閱讀素材應該以趣味性強為主,小學生的形象思維較強,他們閱讀的內容要帶有一定的情感色彩。如果是低年級的學生,教師可以推薦一些童話故事類的文章,讓學生閱讀一些能夠激起他們想象思維的內容,在確定群文閱讀材料時都是以課本中的內容為起點進行選擇。比如,當學生學習了寓言故事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去閱讀其他的寓言故事,當語文課前讓學生講一講自己感興趣的寓言故事,這樣做能夠滿足學生的表現欲望,還能夠督促學生閱讀,提高學生的記憶力。如果一個學生閱讀一個寓言故事,那么全班30 個同學每個同學講一個寓言故事,那么就相當于每個人都讀了30 個寓言故事,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增加了學生的詞語積累,鍛煉學生的專注力,還能夠起到監督、檢查的效果,筆者在多年的教學中發現,這種群文閱讀的方法非常能夠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語文課文所涉及的內容相對較多,且知識結構較為復雜,此現象直接導致語文課堂不具備活躍性,許多學生在此環境下學習較易產生枯燥、乏味的心理。與此同時,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具備理論性,教師僅進行語文知識的灌輸,此現象加重了學生的倦怠情緒。因此,教師在進行群文閱讀的教學過程中,應為學生構建較為愉快和諧的學習氛圍,及時構建開放型課堂,使學生能夠將自身能力在課堂中得到充分展現,使學生在遇到重點難點期間能夠積極地與教師進行溝通,形成課堂互動。為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及思考能力得到提高,應及時構建開放性課堂,保證學生能夠受到正確且合理的指導。例如: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及時優化傳統的教學模式,充分了解每位學生的個人特點及學習情況,及時制訂針對性教學方案,設計符合學生特點的知識問題,引導學生積極對問題進行思考及討論,使學生能夠在討論過程中實現思維能力及探索能力的提高,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進而形成自主思考、自主學習的模式。
當前在我國教育綜合素質培養以及小學生作業減負要求下,學生的作業時間有了明顯的減少,課余時間有了明顯增加。課余時間的增加,就為學生閱讀教學的開展提供了更多的空間。教育工作者在這些課余時間中,只要合理搭配閱讀內容,就可以保障學生完成閱讀教學目標。
在課余與家庭閱讀中,教育者并非完全不參與到閱讀過程中,而是通過一定的教學手段開展合理的教學指導工作。這些工作主要包括了以下三點:一是利用閱讀內容目錄,有效地規范學生閱讀內容;二是通過學生閱讀心得、筆記,了解學生閱讀的內容以及閱讀理解的深度;三是通過定期與學生進行交流,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并解決學生在閱讀中遇到的主要問題。最后要與家長進行有效溝通。在家庭閱讀過程中,學生家長起到了管理、監督、鼓勵等各類作用。因此教育者應與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使家長充分了解閱讀教學作用,進而很好地參與到閱讀教學工作中。
總之,小學語文的群文閱讀是教學改革的新型閱讀形式,應用相應的措施和方法進行有效開展,可以發揮其特有優勢,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和閱讀量,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同時,也促進教師對課本課文的深入分析,精心組合文章,有效地對語文閱讀教學進行延伸和補充,為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