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雷
(長春市九臺區第一中學 吉林長春 130500)
我國作為擁有全部工業體系的大國,近年化學工業的發展勢頭迅猛,發展速度過快也導致出現了許多負面影響,大量的化學生產和實驗出現的“三廢”,對環境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氣候變化、水體污染等,破壞了人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因此高中化學滲透綠色化學理念非常重要,應該遵循可持續發展理念[1-3]。
傳統化學教學并不重視綠色化學理念,許多教師對綠色化學理念并沒有深刻的認識,學生基本不知道綠色化學為何物。化學科目包含了許多結構、性質和組成結構等內容,但是很少涉及從環境角度考慮化學工業造成的污染問題,當前全球范圍內氣候變暖、臭氧層空洞往往都是這部分原因造成的。
綠色化學理念可以遵循傳統高中化學教學模式,滲透環境保護知識,引導學生形成綠色化學的學習理念,高中化學滲透綠色化學理念目的是最大程度上減少化學有害物質的產生,實現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當前高中化學教材很少涉及綠色化學理念,也不會作為課程重點,在課堂出現往往也是一筆帶過,導致學生對綠色化學的知識和理解都不深刻,對高中化學滲透綠色化學理念產生一定影響。
受應試教育觀念影響,導致化學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更加關注化學知識和實驗的教學,學生受這種教學觀念影響,在進行化學實驗的過程中,也不會基于綠色化學角度進行,對“無污染、節省資源”基本沒有概念。
我國教育活動不斷發展,教師技能水平不斷提高,對學生的認知愈發清晰,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從高中化學教學實際來看,學生對化學實驗涉及的各種化學成分和化學比例都不清楚,導致在進行化學實驗時,就會出現化學藥品浪費的情況,這就與綠色化學理念不符,對后續學生形成綠色化學理念不利。
化學因素受人的因素影響,不注意實驗細節,或者是學生操作過程出現問題,就可能發生實驗事故,產生相應的具有毒性的化學產物,如果這些化學產物未經過處理,直接排放,就會對環境造成負面影響,甚至可能會對教師或者學生的人身安全造成一定影響。換言之,如果教師沒有正確的理念處理用過的化學產品,會導致許多廢物沒有辦法處理,與綠色化學理念背道而馳。
滲透綠色化學理念,必須要將課堂作為主陣地,根據主要授課內容,融入合適的綠色化學理念。事實上,高中化學教材涉及了許多可持續發展的內容,受傳統教學思維影響,教師對這部分內容持忽視態度。因此實現綠色化學理念滲透,教師需要充分利用這部分知識點,逐漸引導學生進行綠色化學實驗和學習意識,并且結合課堂授課內容進行滲透,讓學生更有效地了解化學品對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
課堂教學應該是與生活緊密相連的,課堂的點滴都可以作為綠色化學的載體,課后的作業布置也可以選擇與綠色化學相關的內容,例如“怎樣處理化學實驗的殘留物質?”等問題。
高中化學知識點許多都是從實驗中得來的,除了通過課堂教學傳授綠色化學的基礎理論知識,還應利用化學實驗滲透綠色化學知識。化學實驗經常會遇到具有污染性的藥品,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實踐,盡可能較少或者消除藥品的污染性,達到無毒無害進行化學實驗的目的,幫助學生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
高中化學實驗會產生許多殘留,例如金屬物“銅、鐵、鋁”,液體“煤油”等,這些物質不經過妥善處理,不僅存在安全隱患,對環境也是一種破壞,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用比較濃的NaOH 對其進行處理,重新得到CCl4和煤油。
如果確定在高中化學滲透綠色化學理念,那么在備課階段,教師就應該思考如何在本節課中滲透綠色化學理念,考慮課堂教學與綠色化學教育的結合方法,對原有的教學計劃進行調整,加入綠色化學教學內容,為學生形成綠色化學理念提供基礎。
例如“制備氯氣”實驗,就是會產生殘留有毒物質的化學實驗,教師在上課之前,應該教會學生怎樣處理實驗殘留,在學生掌握廢物處理的方法之后,才能夠進行下一步的教學計劃。另外,化學實驗一部分殘留物質經過處理可以實現重復使用。長此以往,學生形成了綠色化學意識,后面進行化學實驗時,就會主動處理實驗殘留,形成資源循環利用意識,進而達成高中化學滲透綠色化學理念的目的。
習題課是學生夯實基礎和拓展拔高的關鍵環節,可以有效幫助學生梳理知識結構。現階段,社會存在諸多過量開發自然資源、過量排放的不良行為,導致環境污染、生態平衡已經成為全球性的問題,每個人都應該履行保護環境的義務和責任。高中教育要緊跟社會發展的腳步,在化學教學中推行綠色化學理念,這是每一位化學教師的責任。
在化學習題課上,教師可以篩選與環境保護有關的試題,例如“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工業和人類生活燃燒煤、石油的過程中,排放大量的甲氣體造成的;溫室效應是生物呼吸和人類生產、生活排放出大量乙氣體造成。甲乙氣體分別是什么?”答案很明顯是SO2和CO2。因此,滲透綠色化學念理,教師自身就應該明白綠色化學的含義,然后通過化學試題,潛移默化地融入綠色化學理念,這種形式下的高中化學習題課,會和綠色化學形成深刻的聯系。
當前社會工業發展需要化學,因此高中化學有必要滲透綠色化學理念。高中教育對學生影響非常深刻,此階段形成的理念往往會銘刻在學生骨子里,這種影響不僅僅體現在知識學習上,更體現在意識形態上。學生具備綠色化學意識,從事相關行業,會主動將綠色意識融入進去,為我國可持續發展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