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亞麗
(吉林省長春市第七十二中學 吉林長春 130051)
英語這一門學科,是屬于一門外來的語言學科,有著自身的特性。在英語教學活動中,閱讀教學占有很大的比重,對促進初中生英語文化水平有著顯著的作用。雖然英語閱讀越來越受到各位初中英語教師的關(guān)注,但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還是存在一些不足,讓英語閱讀的教學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從而影響到學生的整體英語水平[1-2]。
在日常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作為閱讀材料的引領(lǐng)者和解讀者,卻不管文章中的情境、美感、思想感情,而是直接將重點的單詞、短語、語法直接整理出來,讓學生去死記硬背。久而久之就導致學生們沒有了自己去進行閱讀的興趣,只會死板地等待教師的知識灌輸,沒有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和解析,這很影響以后學生對待文章的閱讀理解能力。而且,這種教學模式?jīng)]有將學生作為課堂主體,只教給了學生知識,卻沒有教給學生學習方法。
雖然伴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開展,很多教師都革新了自己的教學方式方法,但是英語閱讀教學還是沒能形成有體系、有效果的方式方法。依然還在沿用傳統(tǒng)的那套單一的教學方法,嚴重地阻礙了學生閱讀興趣的迸發(fā),讓學生無法做到融入教學文章內(nèi),去體會文章主旨,從而不能整體地提高綜合英語素質(zhì)。
初中階段的學生知識儲備偏低,對各類英語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都比較差,詞匯量和積累都偏少,導致閱讀時不能很準確地把握住文章的主旨和核心,影響閱讀效果。而以上幾點則大幅制約了學生的閱讀能力,有些學生在進行文章閱讀時,將文章讀了好多遍也沒找到其中的關(guān)鍵點。還有一些學生因為詞匯量的限制,導致經(jīng)常遇到?jīng)]看到過的詞匯,從而無法理解文章意思,使得閱讀速度和閱讀效果非常差。
英語閱讀教學不應該僅僅局限在教學活動以內(nèi)和教師的安排之中,而是應該讓閱讀成為學生的基本能力和本能,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英語課外閱讀,然后教師通過引導,讓學生能將課內(nèi)外的英語閱讀有機結(jié)合在一起。教師先通過增強課內(nèi)閱讀訓練的教學,讓學生自然而然地向著課外閱讀過渡,讓學生的閱讀量增加,不斷通過英語文章的閱讀增加自身素材的積累。這就需要教師多去了解學生、關(guān)注學生,要知道學生的英語能力、閱讀水平和興趣愛好,為學生推薦一些課外英語讀物,鼓勵學生去進行閱讀,有針對性地展開學習。教師更應該讓學生學會閱讀技巧和方法,讓學生能真的在閱讀中有收獲。這是有效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辦法,讓學生在日積月累中增強自身的閱讀能力,教師在閱讀課內(nèi)為學生講解方法和技巧,提高學生閱讀能力,課外要求學生根據(jù)閱讀方法和技巧去進行有目的性的閱讀訓練,并做好閱讀筆記,提高自身英語素養(yǎng)。
學生對待知識點的時候,興趣往往能起到?jīng)Q定性的作用,而且初中生對待新鮮的事物能表現(xiàn)出更多的好奇心和學習欲望,教師也可以通過這一點來“做文章”。教師針對學生的這一特點,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加以利用,就能讓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大幅改觀,變得積極主動起來,然后自然就愿意跟隨教師的步調(diào)融入教學中來了,對待閱讀也就會更加主動。比如教師就可以通過網(wǎng)絡(luò)和多媒體的形式,為學生營造良好舒適的閱讀環(huán)境,制造新鮮感給學生刺激,讓學生的閱讀從被動變?yōu)橹鲃印?/p>
另外,要想讓學生閱讀能力增強,閱讀變得更加順暢,英語詞匯的儲備量和英語語法的了解程度也起到了關(guān)鍵性作用,當學生在閱讀時,能夠輕松暢快地閱讀完文章,找到內(nèi)在重點后,就能大大增加學生的成功感和愉悅感。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進行語法和詞匯的講解時,一定不能只讓學生死記硬背,而是要結(jié)合著語句等來讓學生更清晰地看到,才能有效地帶動學生的情緒,讓學生融入教學情境中來,讓學生對詞匯和語法能夠做到真正地掌握,并且能夠熟練地運用。
隨著初中生自身的詞匯量的不斷增多,閱讀能力也就會隨之提升。而當初中生在閱讀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不理解的新詞匯時,學生就應該去查找字典,了解這些新詞匯的詞性和含義,并去記住和掌握這些詞匯。這樣不但能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學習能力,還能讓學生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而教師在日常閱讀教學活動中,去幫助學生了解新英語詞匯的知識點,讓學生理解和熟記,也是為學生的閱讀能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教師在引領(lǐng)學生擴充詞匯量時,可以通過教學生將詞匯進行歸類,比如把食物類的詞匯歸為一類,文藝類的詞匯歸為一類,讓學生記憶的時候更方便。或者是通過英語句子的結(jié)構(gòu)進行歸類,根據(jù)不同語境來分析詞匯,然后來判斷詞匯。
教師還可以通過文章內(nèi)容,為學生設(shè)計相關(guān)問題,問題內(nèi)容結(jié)合學生的學習底蘊進行設(shè)置,由淺及深地層層遞進,讓學生根據(jù)問題去閱讀文章,促進學生的理解,讓學生在閱讀時能更深層次地進行思考,這不但降低了閱讀難度,還讓學生加深了印象。然后教師根據(jù)學生閱讀后的反饋,來改進問題,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學習。
教師要及時對學生的閱讀情況和效果進行科學的分析。根據(jù)每個學生不同的學習能力,充分結(jié)合閱讀素材。針對所得出的結(jié)論,對閱讀教學進行改進,促使學生能更好更快地進行英語素材的積累,改善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能力,增強學生們的整體英語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