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 超,高 文,孟 媛,張 弛
(天津市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 天津300011)
2014 年起,京津冀協調創新發展成為國家戰略,目的在于依靠科技創新深化區域間合作,提升創新動能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在京津冀地區匯集全國優質科技資源的背景下,如何充分發揮科技服務業的驅動支撐作用,將成為京津冀協調創新發展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在京津冀協同創新背景下,針對天津市科技服務業發展情況提出了發展對策與建議。
首先從國際、國內、地區、產業轉型等層面,分析天津市科技服務業發展所面臨的形勢。
①國際形勢。目前,全球產業結構由“工業經濟”向“服務經濟”主導轉變,科技服務業成為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科技發展的重要標志,科技服務業發展水平成為評估區域綜合能力的重要指標,影響到整個區域經濟持續發展。
②國內形勢。我國經濟進入轉型發展,創新性社會建設戰略的深入實施,使科技創新成為引領產業升級的重要推動力,這就對科技服務業的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科技服務業如何與現代制造業有機融合互動,如何基于自身資源稟賦條件形成競爭優勢,成為各地區必須面對的挑戰。
③地區形勢。隨著京津冀協同創新發展戰略的實施,京津冀作為科技創新和產業化的重要策源地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天津在京津冀科技協同創新發展中承接轉移定位作用,實體經濟根基穩固,產業門類齊全,科技資源富集,交通區位獨特。
④產業轉型升級。隨著科技產業創新日漸深入,制造業趨向于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方向發展,產業轉型升級,對個性化、精益化服務的需求上升,對服務標準、服務規范與服務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
歷經多年發展,天津科技服務業已初具規模,逐步形成產業聚集,整體發展態勢良好,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天津市具有較為雄厚的工業基礎,在市政府的大力推動下,形成了一大批骨干機構,在推動行業發展,帶動產業布局發展方面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截止2017 年天津市共建有6 家國家級生產力促進中心,12 家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4 家國家級的企業技術中心,35 個國家級科技孵化器。從科技服務機構數量來看,位于全國前列。
2018 年,科技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12.2%,利潤率達到7.5%。隨著科技服務業的規模與日俱增,推動了產業、技術和服務創新,使得天津市第三產業蓬勃發展,為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和新動力。
科技服務業發展主要聚集在科技服務業區域試點、科技服務體系建設、科技服務業聚集區建設等方面。通過天津市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試點建設,不斷推進科技服務業向市場化、專業化、集成化、高端化發展。在科技服務體系建設方面,支持“科淘網”等科技服務電商平臺發展;支持開發大專院校、科研院所、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等平臺之間的共享服務;鼓勵企業之間加強科技資源的共享共用,降低創業成本,激發企業創新活力。在科技服務業聚集區建設方面,加快建設區域產業發展需要的科技服務業聚集區。
“廣域分布”為天津市各行政區均分布有從事工程領域設計、勘察等業務的院所和企業,“重點集中”指的是在部分區域,初步形成工程設計企業和院所聚集發展的新態勢。專業化技術服務的整體規模不斷擴大。
從整體情況來看,天津市科技服務業人才資源嚴重匱乏,缺少全面掌握技術、財務、管理等方面的復合型人才。由于人才的缺乏,許多科技服務業機構都缺乏承接綜合項目的能力,還未能真正落實科技服務和幫扶的職能。
目前,天津市科技服務業整體呈現非職業、非專業特點,從業人員總體素質參差不齊,缺少規范的資格考核制度和退出機制。
從發展現狀來看,天津市總體企業實力不足,領軍企業中多數為科研院所或者大型企業集團形成的,由科技創業逐步成為領軍者企業的數量還很少,民營企業整體發展水平極為有限。企業總體R&D 投入不足,創新活力未得到充分釋放。此外,缺少對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缺少對大數據資源的充分挖掘和新興信息技術所帶來的新模式的培育。
以下對天津市科技服務業發展進行優勢識別、劣勢分析、機遇與挑戰研究,通過SWOT 要素組合討論天津市科技服務業整體發展條件與競爭力。
近年來,天津市政府不斷加強管理體制改革創新,加強運行機制深化改革,充分發揮天津市富集的科技資源和雄厚的工業基礎優勢。發揮頭雁效應,建成一批有核心競爭力的骨干科技服務機構。
未建立明確的科技服務業準入體系和認證制度;從未來10~15 年中長期來看,關鍵共性技術突破、公共平臺建設等方面還面臨較大障礙;科技服務業專業人才素質有待提高;企業對創新的投入不足。
科技服務業相關發展規劃和具體政策不斷出臺,體現了國家和天津市政府對于鼓勵和發展科技服務業的重視,相關的法律法規也不斷完善。目前,天津市經濟發展穩中向好,服務業比重不斷提升,整體需求不斷增加。此外,天津市科技綜合實力較強,從而為科技服務業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天津目前尚未健全適應市場經濟的科技服務業運行機制;其次,整體發展環境需進一步優化,相較其他省市,天津市目前的相關投入仍顯不足,融資渠道相對單一。由于地理位置毗鄰北京,對天津科技服務業發展具有一定的替代作用。
綜合分析天津市目前科技服務業發展的基本情況、面臨形勢以及優劣勢分析,指出天津市科技服務業的未來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為此要緊緊抓住京津冀協同創新戰略背景下的發展機遇,充分依托天津富集的科技資源,加強新經濟、新業態培養,不斷完善科技服務體系。
加強政策引導,支持科技服務業中小企業加速成長,從政策、資金、平臺等方面對具有高成長性的科技型企業予以扶持,不斷打造天津市本土的科技服務業優質品牌。
建立健全服務支撐體系,逐步形成科技服務業機構聯盟化,鼓勵合作共享。積極吸收社會資本,建立多元化融投資體系,引導銀行、創業、基金、資本市場等對科技服務企業的支持,探索以政府購買服務、后補助等方式支持具有公共性的科技服務機構和平臺建設。
清理優化相關行政審批事項,精簡審批流程,提高審批效率。
建立健全市場引導的科技服務業價格定價機制,規范科技服務成果交易、企業融資等行為。健全科技服務業動態監測和統計分析機制,在現行科技服務業統計機制的基礎上,進一步調整優化、細化行業分類,研究制定有針對性、體現行業特點和趨勢的統計制度和指標體系。
加強市場監管,不斷規范整體市場秩序,建立明確的科技服務業準入和淘汰制度,構建開放、規范、有序的整體市場環境。
注重發揮政府資金的導向作用,進一步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充分發揮稅收政策的激勵作用,使其成為政府宏觀調控、引導產業發展的重要工具。
充分結合科技服務業發展要求,加強科技服務業從業人員隊伍建設。加強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鼓勵大專院校結合市場需求調整相關專業的設置,建立“訂單式”人才培育模式。不斷深入探索和完善人才培養、考核、選拔體系。加強人才引入,建立相關人才引進政策。
天津市應立足經濟發展現狀,依托京津冀協同創新發展中的承接轉移定位,側重推進科技服務業發展。以加強政策法規、人才保障、資金支持等方式做好科技服務業提質增效。不斷提升天津市承接轉移定位作用,更好地促進京津冀協同創新發展,充分發揮科技服務業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