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衛華
(東莞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系 廣東東莞 523808)
2018年教育部提出教學改革思路:“系統構建從中等職教、高等職教、本科職教、應用本科到學術研究的培養體系”,為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的實踐探索和理論研究提供政策引領和理論參考[1]。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作為應用型專業在高職教育體系下得以蓬勃發展,而在普通本科院校則漸漸邊緣化,有些綜合型本科院校已經取消該專業的招生。服裝產業在中國的發展日新月異,對高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擴大,高職教育的學生不能全部滿足服裝產業的發展需求。為了解決服裝產業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應在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設立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本文研究本科層次職業教育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有利于培養出能夠滿足現代服裝產業對高級人才需求背景下的高水平、高技能與高層次的應用型服裝人才,從而適應和推進服裝產業的快速發展。
高職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培養思想政治堅定, 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自主學習、創新創意思維、表達溝通與團隊協作綜合素質,掌握服裝設計、服裝結構工藝、服裝生產管理、品牌營銷策劃等必備知識,具備服裝產品研發、服裝版型設計、品牌銷售管理等專業能力,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溝通能力和協作能力,以及“崇德篤行、精技創新”的工匠精神和專業品質,面向地區紡織服裝行業服裝與服飾設計相關工作崗位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高職層次的服裝教育主要強調培養人才的應用能力、專業技能及創新能力。
本科層次職業教育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培養的是服裝技師、服裝高級技師及高級服裝設計師之類高層次的技術型人才,這類人才不僅要有高職教育的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還要有優秀的創新創造能力,如果說高職培養的是一名優秀的服裝設計師,那么本科職教培養的就是一名作秀的服裝設計大師,不僅能夠設計服裝,還能引領潮流,創造時尚。所以說本科職教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培養的學生要能夠掌握服裝設計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同時還能夠運用基礎知識舉一反三進行創造創新。就如德國應用型大學培養人才的目標:在理論應用、技術技能的生產生活中優化、創新和創造新技術、新技能、新方法,完成更多新的科研和技術的項目開發[2]。高職教育也會要求服裝學生有一定的創新能力,但并非重點,主要強調的還是模仿和應用,能夠盡快適應企業的生產要求,本科職教強調的是創新創造,不但要能夠馬上投入生產,還要求能夠為企業帶來新的生產力和新的產品,以滿足市場不斷發展的需求。
具有有機交織多種能力的人才稱為復合型人才。復合型人才在學校期間所學知識既要有深度又要有廣度,而高職教育強調的是知識的深度,往往兼顧不到知識的廣度。本科職教的學習年限為四年,可以兼顧到知識的廣度,可以培養出服裝復合型人才。服裝復合型人才體現在對服裝綜合知識的應用上,既要能解決生產中出現的技術及技能問題,又要能解決管理中出現的溝通、協調、合作的問題。本科職教需要開展核心能力、專業能力和綜合能力的教育,培養學生具有應用復雜知識和解決復雜問題的綜合能力。本科職教培養的服裝復合型人才應該具備的特點是:學生除了掌握服裝某一工作崗位所需的專業技能和專業知識之外,還需要學習跨學科或跨專業的技能知識,能勝任服裝多個工作崗位的工作。
評價一名大學生的培養是否成功,不僅要看其畢業當年所找工作的狀況,更要看其在工作五年之后、十年之后的發展狀況。本科職教培養的學生要著眼于其工作以后是否能夠持續學習、不斷進取,與企業及時代共同進步。中職與高職培養的學生主要是能夠符合企業的現實需求,能夠馬上投入工作并為企業帶來利潤,其可持續發展能力由于知識面偏窄很難有大的提升和突破的空間,能力和崗位的提高皆有一定的局限性。本科職教培養的學生樹立了終身學習的態度,知識面寬廣,基礎素質過硬,不但會關注服裝產業的發展態勢,也會關注國內外的社會經濟運行趨勢,既能夠做好現任工作,也有前瞻性,能夠與時俱進,幫助企業可持續性發展。如果說中職培養的學生是一名服裝導購員,高職培養的學生是一名服裝店長,那本科職教培養的就是一名區域經理,其未來發展的方向是大區總經理或銷售總監。
本科職教培養的學生需要具備創新能力、復合能力及可持續進取能力,這是本科職教區別于中高職的關鍵特質。當然不是說中高職學生就不能具備這些能力,而是在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方面,本科職教的學生要求必須具備這些能力,而中高職并不強調和要求學生有這些能力。